中國將啟動國家投資基金引發關注
中國將在星期六正式啟動高達2000億美元的國家投資基金,這將是國際金融市場上最大的一筆政府資金。國際金融界正在密切關注中國國家基金的去向以及可能造成的影響。
*國家基金投資公司星期六成立*
國際金融界長期關注的中國國家基金投資公司星期六正式成立,據消息人士透露,這個機構的名稱叫做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掌管中國政府從1萬4千億美元的龐大外匯儲備中撥出的2000億美元。今年7月,中國財政部宣布將陸續發行1萬5千5百億元人民幣的特別國庫券,用來向中央銀行購買20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預計星期五之前,財政部就能把2000億美元國家投資基金的近半數交給新成立的這個投資機構。
自從中國計劃設立國家投資基金的那天起,這筆2000億美元的龐大資金的動向就一直是國際金融界關注的焦點之一。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中國官方目前對這筆資金的用途意見也不統一。有人主張這筆資金應該用於純粹的投資目的,扭轉目前中國外匯儲備絕大部份投入到安全係數較高、但收益偏低的外國政府債券的狀況。
但是另一部份官員主張把這筆資金視為戰略性投資手段,用以幫助國有企業收購外國公司的股份。
*分析:中國外匯儲備投資意向重大轉變*
美國亞歷桑那州立大學商學院國際金融項目主任約瑟夫.布拉達在接受採訪時說,無論中國把這筆數目龐大的投資用於何種用途,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中國外匯儲備的投資意向發生了重大的轉變,中國對美國經常賬赤字的支撐作用將會逐步縮小,而全球股市將可望得到大筆新的資金。
布拉達說:「中國已經選擇建立投資基金,而不是選擇把它繼續投入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政府債券,這將意味著世界各地的股票和證券市場以及國際投資項目將得到大筆新的資金。這標誌著一個重要的國際投資者投資戰略的重大轉移,從主要是美國國債領域轉移到股市和海外企業和公司等領域。」
*國家基金投資引起國際社會恐慌*
就在中國政府決定組建投資公司,幫助中國外匯儲備在海外尋找出路的同時,俄羅斯和中東一些近來靠原油發財的國家也把外匯儲備的投資目標瞄準國際市場。這種國家基金的投資項目引起國際社會的恐慌。
路透社的報導顯示,歐洲、北美和一些亞洲國家的政府官員紛紛發表談話,表示將抵制類似中國投資公司這樣的國家資金在有損於國家經濟安全的領域裡投資或併購企業。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國際金融專家布拉達指出,國際社會主要擔心這種基金的國家掌控性質。
布拉達說:「我認為外國政府和金融界主要擔心的是這種政府基金的角色,當然中國不是設立政府投資基金的唯一國家。他們擔心接受中國投資的公司的決策將受到中國政府的影響。外國投資總是一個敏感的問題,尤其是當這個投資者是外國政府而不是私人投資的時候,這個問題就會變得更為敏感。」
中國政府顯然了解這個問題的敏感性,北京對於來訪的外國官員一再強調,中國在海外投資的目的並不是尋求對外國公司的控股權,而主要是參股。中國媒體也透露,新成立的中國投資公司將把670億美元,約佔全部2000億美元國家投資基金的三分之一,用來購買政府手中的大型國有銀行的股份。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報告顯示,國家基金投資購買銀行和金融服務業的股票已經成為一種流行趨勢。過去一年中,國家出資購買銀行股份的金額已經達到350億美元。
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商學院的布拉達教授認為,目前全球出現的金融震蕩導致金融類股的價格非常誘人,他預計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基金將繼續流入國際金融市場,增加金融界人士對於國家干預國際金融的擔心。
*基金在大舉投入金融服務部門*
布拉達說:「看一下包括中國在內的國家資金的流向,你就會發現,這些基金正在大舉投入到金融服務部門。目前由於金融市場動蕩,西方金融公司和銀行對於普通投資人並沒有太大的吸引力,它們的股價也下降了許多。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的國家基金會大舉投入到一些大型國際銀行。考慮到由此可能產生的國家干預和控制,這可能會引起國際金融界的擔心。」
今年5月,中國投資30億美元購買了美國從事私人融資業務的黑石集團10%的股份,引起美國一些國會議員的不滿,他們擔心中國持有美國金融服務公司的股份會危害美國的國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