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行走的畫帝:張大千眼中的美人圖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9-6 03:2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張大千的仕女畫(資料圖片)

    的確,張大千自己也曾謙虛地說過:他不敢說自己最能欣賞女人的美,他只是在觀察、欣賞美麗的女人以搜求畫稿時,比別人更仔細、更留心罷了。

    他的仕女畫之所以能雅俗共賞,成為他繪畫題材中大受歡迎的一類,與他對美人的「美」刻畫得淋漓盡致、神髓逸出,密不可分。

    他眼中的美人標準可要比常人苛刻得太多,不僅要長得美,而且氣質要「嫻靜娟好,有林下風度,遺世而獨立之姿,一涉輕盪,便為下乘」。因此能入他畫中的美女,當真是絕對美極了的。

    著名的京劇大師梅蘭芳上妝后的臉譜及身段被張大千認為「渾身都是畫稿子」。因為這種臉譜和身段凝結了唐宋以來古人們審美的全部精華。如美人的臉要「三白臉」才好看,也就是額頭、鼻子和下顎是白的,這樣才能襯托出臉頰的紅潤和健康。這種認知很符合自然美的原則,顏色的深淺會突出臉形的輪廓,中國人的輪廓大都顯得扁平,而「三白臉」正好表現出了線條輪廓的對比度,當然就顯得美。因此戲妝便尤其突顯出這個特點來。

    對於外國人認為中國女人鳳眼好看的審美認識,張大千自有一番見解:「其實大家都弄錯了,鳳眼並不是像我們四川人所說的『絲毛綢子上拉了一道口子』那樣的細長,所謂鳳眼是指女人的眼神要溫柔,不要瞪大眼睛,顯得一副兇相。」

    可能只有大師才能如此入木三分地透過狹義上的「鳳眼」形狀,以眼神的種種流盼說出真正的「鳳眼」含義。

    五官之外便是人的身材,一個美人的高矮胖瘦該如何定下標準呢?張大千認為以中國人的審美習慣來看,並沒有特別的偏愛「胖子」或「瘦子」。所謂「環肥燕瘦」的典故強調的其實是「骨肉勻停」,勻稱就是美。

    國畫中的美人穿的都是古裝,飄逸輕盈,因為古代女人的衣服有彩帶、有水袖、有流暢的線條美,因此入畫。而時裝本身總在變,所以時裝的美都是暫時的,便有過時之說,因此不容易入畫。

    張大千說衣服穿得一臃腫,人就不美了。所以棉襖是入不得畫的。

    20世紀30年代在北平時,張大千和梅蘭芳是相互欣賞的好友,梅蘭芳曾請教大千教他如何畫美人,大千當即回答:「你自己就是一個最標準的美人,你只要把你戲台上的各種樣子畫下來就行了,千萬不用再參照別的樣子了。」

    梅蘭芳也是個對美精益求精的人,在他的練功房裡四壁都鑲滿了鏡子,每一舉手投足都力求達到最美的效果,甚至連唱時都要研究怎樣才不影響嘴形的美。

    除了臉和身材外,手是僅次於眼睛的傳遞情感最重要的工具。中國畫中有「畫人難畫手,畫樹難畫柳,畫獸難畫狗」的說法。道出畫手的難度。

    張大千在敦煌臨摹壁畫時,看到唐朝人畫女人時,不論丫頭、小姐還是太太,都把手畫得細膩傳神,絕不偷懶。

    古人的治藝嚴謹讓張大千欽佩之餘更感身受鞭策,因此也練就了畫手的絕活。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0: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