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網
英國前陸軍參謀長、直接參与2003年英美聯軍出兵伊拉克決策過程的邁克·傑克遜,在即將出版的自傳中以激烈言辭「炮轟」駐伊美軍和美國前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傑克遜說,拉姆斯菲爾德在伊戰中的決策「純屬腦子進水」。

2006年4月18日,美國國防部長唐納德·拉姆斯菲爾德在五角大樓舉行的新聞會上回答記者提問。 新華社/法新
「智力崩潰」
英國《每日電訊報》9月1日報道,傑克遜在自傳《士兵》一書中說,拉姆斯菲爾德是「最應該對伊拉克目前(惡劣)形勢負責任的人之一」。
傑克遜說,拉姆斯菲爾德在出兵伊拉克之後制定的政策就像是「智力崩潰」,他提出的駐伊美軍「不必致力於伊拉克國家建設」的策略「荒謬可笑」。
傑克遜披露,拉姆斯菲爾德和五角大樓在薩達姆政權倒台後,一直拒絕在伊部署充足兵力,以維持伊拉克安全和穩定。他認為,如果維持伊拉克穩定,至少需要40萬名聯軍士兵。儘管美軍近期增兵伊拉克,但駐伊聯軍數量不足40萬的一半。
傑克遜說,拉姆斯菲爾德對如何組建伊新政府的詳細計劃不屑一顧。他還說,布希當初應該在發動伊戰後把伊拉克政策制定權交給國務院,而非五角大樓。他說:「美國國務院先前費盡心思制定完成的伊重建計劃付諸東流。」
他還說,英軍方官員在推翻薩達姆政權后反對解散薩達姆時期軍隊,但美國五角大樓一意孤行,造成伊政府如今遭遇軍事力量不足的困境。「(這一決定)鼠目寸光,」傑克遜說,「我們應維持成形的伊拉克安全部隊,把他們納入聯軍體系。」
傑克遜坦言,布希整個反恐計劃的「缺陷」在於過分依賴軍事力量。
撤離之爭
傑克遜在2003年伊戰打響前1個月出任英國陸軍參謀長,2006年8月卸任。從決策、出兵到後期重建,傑克遜參與了伊戰初期整個過程,因此他對伊拉克問題頗有發言權。
《每日電訊報》說,這是傑克遜首次公開表達對美軍的強烈不滿,表明伊戰開始前後英美軍方存在「根深蒂固的」矛盾。傑克遜的最新表態也將進一步擴大英美軍方近期在伊拉克政策上的罅隙。
英軍內部近期傳出消息,駐伊英軍打算年底前從主要駐地、伊南部城市巴士拉撤出,把這一地區交予伊拉克軍隊管理。這一計劃遭多名美國官員抨擊。美軍官員稱,這一行為無異於向巴士拉的反政府武裝勢力投降,反映了英軍在伊行動的失敗。
傑克遜在自傳中也談到有關英軍撤離巴士拉計劃的爭論。他說:「我完全不同意(美方)這種評價。無論是伊南部地區還是全境,(聯軍)首要任務是,只要聯軍對伊安全部隊的訓練和部署感到滿意,就應把(管理權)交於伊拉克人和伊當局。」
美軍接手?
英美軍方在英軍撤離巴士拉問題上的口水戰愈演愈烈,最後不得不由布希出面「打圓場」。布希8月31日發表講話說,理解英軍這一計劃。布希說,英軍撤出巴士拉並非「徹底撤軍」,「他們將留在那裡直到幫助伊政府完成交接」。
布希的講話似在為英軍最終撤離巴士拉「鋪路」。而英國媒體說,英軍撤出巴士拉是為最終徹底撤軍「鋪路」。儘管英國首相戈登·布朗多次拒絕設定撤軍時間表,但撤出巴士拉的計劃至少表明,英軍有意加速從伊脫身,把安全工作交還伊政府。
但美軍想法似乎和英軍截然相反。美國五角大樓8月30日說,鑒於英軍打算撤出巴士拉,駐伊美軍已準備進入伊南部,接手英軍管轄地域。
美國國防部行動計劃制定部門負責人理查德·舍洛克說,駐伊美軍行動指揮部門「將考慮重新部署兵力,以避免喪失在伊各地取得的(軍事)進展,包括巴士拉和整個伊南部地區」。(耿學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