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準備立法鼓勵從事高風險科研 不用害怕因科研失敗而影響他們的待遇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8-29 1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中國人大正在準備通過立法,鼓勵中國的科學家從事高風險的科技研究,而不用害怕因科研失敗而影響他們的待遇。不過,海外中國問題觀察家認為,近年來由於中國教育產業化,科研成果和科研人員的待遇直接掛鉤,所以導致中國科學界出現造假的現象。

*新華社:首次立法體現「寬容失敗」規定*

據中國官方的新華社報導,首次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草案》中相關條款規定,「對於探索性強、失敗風險高的科學技術研究開發項目,原始記錄能夠證明承擔項目的科學技術人員已經履行了勤勉盡責義務仍不能完成的,不影響該項目結題。」 

新華社表示,這個首次在立法上體現的「寬容失敗」規定,目的是鼓勵中國科學家在創新過程中放下思想包袱,勇於冒險,大膽探索。

*BBC:只敢報喜的態度釀成學術做假風氣*

英國廣播公司的評論說,中國科學家「只敢報喜」的態度影響了科研的發展,更釀成了學術做假的風氣。

中國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就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草案做說明時也說:「科技進步應當依靠自主創新,自主創新需要寬鬆的學術環境,使科技人員敢於大膽探索。」

科技界批評說,研究人員思想壓力太大也是當前盛行的學術作假和學術腐敗的原因之一。

*程曉農:根源在於教育產業化*

不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當代中國研究主編程曉農博士指出,中國的學術腐敗風氣蔓延,根源在於近年來在中國大陸盛行的所謂教育產業化,或者說教育商業化。他說,高等教育本來是一個教書育人的神聖殿堂,現在這個殿堂充滿了銅臭的味道;中國高等院校不但在學術研究上面做假,現在甚至連文憑都能夠用錢買到。

程曉農說:「教育產業化帶來了大學學校教師待遇提高,高校內部資源多了之後,教師的待遇、教師的住宅都和教師的職位和職稱掛鉤,所以就開始出現了學術腐敗。為了提職稱,為了增加職位,就開始出現剽竊論文等等。這樣的現像我們就聽得越來越多。

「很多人都知道,連大學文憑都是可以買得到的。人民大學的學生處長說,他就在人民大學門口的立交橋上站著,一會兒工夫,就有好幾個人向他兜售從人民大學到北京大學的畢業文憑。幾百塊人民幣就是一張。他買回來拿來鑒定,居然沒有一張是假的。偽造功夫極好。唯一的還沒有看見在黑市上賣的文憑是北京外語學院的文憑。原因可能是北外的文憑可能不那麼容易拿一張文憑混飯吃。你真的要會外語才行。

「另外,還有名人、幹部,還有企業家付出高價換文憑、換博士學位等等。這叫真的假文憑,還有假的真文憑。這種文憑造假、學術腐敗的現象導致中國的文憑越來越不值錢了。」

中國學術造假最典型的一起事件是所謂中國獨立自主研製成功的「漢芯」事件。曾經在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工作過的測試工程師陳進海歸回到上海之後,利用關係在美國購買了十片摩托羅拉公司的MOTO-freescale56800晶元,然後找幾個民工將晶元表面的摩托羅拉公司的標誌全部用砂紙磨掉,讓浦東的一家公司將表面光滑的晶元打上「漢芯一號」字樣。

假晶元磨好后,陳進通過種種關係,加上了「由國內設計(上海交大)、國內生產(上海中芯國際)、國內封裝(上海威宇科技)、國內測試(上海集成電路設計研究中心)」等種種假證明材料,騙取了國家科技部、信息產業部、國家發改委等方面的信任,並通過種種手段搞定了集成電路行業中國國內知名專家的鑒定會。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國家科技部、上海市政府為此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漢芯一號」是所謂中國首個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端DSP晶元。

而陳進則靠這幾片農民工打磨的假晶元當上了上海交大博士生指導教授、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上海知識產權交易中心CEO、上海市計算機和集成電路設計主題專家、上海市信息委專家庫成員等等。其造假天才令人嘆為觀止,種種矇騙手段更是令人觸目驚心!在這個騙局被揭穿之後,2006年5月,上海交通大學解除了陳進的聘用合同。

*中國媒體:學術論文很多是剽竊抄襲產物*

然而,中國科研學術造假現象並沒有因為陳進的漢芯事件被揭穿而絕跡。美國華爾街日報援引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發表的一篇報告指出,日益激烈的競爭在中國學者中間掀起了一股發表論文的潮流,中國學者每年發表的科學論文數量從1988年的4千619篇增加至2003年的2萬9千186篇,增長了6倍多。中國媒體承認,這些學術論文中,很多是剽竊和抄襲的產物。

華爾街日報援引新華社的相關報導說,一位中國政府官員稱,根據對180名研究人員進行的最新調查,有60%的被調查者表示曾經出錢在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有60%左右的人表示他們有抄襲他人成果的行為。

*新法律草案對學術不端決不姑息*

這次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科學技術進步法修訂草案》對打擊學術腐敗也做出相關規定。草案認為,寬容失敗與寬容學術不端是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法律草案對學術不端決不姑息。草案提出,對科技人員要建立學術誠信檔案,作為申請項目的依據。

據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的消息,這個基金委員會8月初通報了13起學術不端行為,包括引用文獻未標註、抄襲、申請基金項目時虛報已有研究成果等。自2005年起,該委員會開始通報學術不端行為,至今已通報4次。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1: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