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值得借鑒的不僅是運作模式,還有其全球視野的投資眼光
(中國)《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韓潔 羅沙
近日,新出爐的《淡馬錫2007年度回顧》顯示,金融領域仍是淡馬錫在中國投資的重頭,但有跡象表明淡馬錫已經開始將投資新目標瞄準中國飛速增長的新興行業。
在國際投資領域,新加坡淡馬錫控股(私人)有限公司一直以其獨特的運作模式取得優異的業績而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從成立初始的3.54億新元(約17.7億元人民幣)投資組合到目前的1640億新元(約8200億元人民幣),33年來淡馬錫的投資項目從新加坡延伸到整個亞洲,以及歐洲、美洲等較發達國家,公司凈值增加460多倍。
在淡馬錫新一輪全球投資布局中,經濟飛速增長的亞洲地區,尤其是增長潛力巨大的中國市場正成為其投資的重點領域。作為擅長全球投資策略的淡馬錫,其一舉一動正引起中國、日本、韓國等越來越多國家的關注。
在淡馬錫發布其報告的第一時間,淡馬錫投資暨中國高級董事總經理唐葵在位於北京國貿大廈的淡馬錫駐北京代表處接受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的專訪,披露了淡馬錫獨特的商業運作模式以及在中國市場的最新投資策略。
全方位投資中國
「中國高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和快速增加的收入,為淡馬錫在房地產和消費品行業創造了良好的投資機會,與此同時,中國經濟10%以上的高增長也推動了能源及資源業的持續需求增長,這也是淡馬錫重點投資這些領域的原因。」唐葵對本刊記者說。
資料顯示,1978年到2004年,中國城鎮化水平由17.9%提高到41.8%,城市人口由1.7億增加到5.4億。按國際慣例,城鎮化水平在30%至70%之間,屬於城市化快速發展的時期,顯然中國已步入了城市化的「高速通道」。
唐葵介紹說,在2006財年(2006年4月1日至2007年3月31日),淡馬錫在中國新增投資約11億美元,多數集中於民用住宅開發、消費品、能源與資源行業的少數股權投資。他強調,對中國經濟未來繼續保持高增長的預期,是淡馬錫近年來頻頻對中國金融領域和部分新興領域作出長期投資承諾的重要原因。
作為近年來淡馬錫在中國一系列投資動作的見證人,唐葵指出,在2006財年,淡馬錫對數家中國新興企業進行了投資,如5000萬美元入股中高檔鐘錶分銷商之一新宇亨得利;投資中國第二大太陽能設備製造商英利綠色能源。
此外,根據年報,淡馬錫還增持其在中信資源的股份到11%以上,成為該公司繼中信集團之後第二大股東。同時,淡馬錫還入股中國鹽業大企業之一——四川久大鹽業(集團)公司及民營林業公司嘉漢林業國際有限公司。
在房地產領域,淡馬錫重點關注中檔大眾住宅的開發。唐葵說:「新加坡80%的居民都居住在中檔大型社區里。這也是中國市場的一個發展趨勢,是改善居住條件的有效途徑。」在碧桂園地產香港上市之際,淡馬錫作為基石投資者以價值約25億人民幣的資金入股該公司。此外,淡馬錫還直接投資了恆大地產和綠城集團,以及房地產基金。
值得關注的是,在拓展新興投資領域的同時,淡馬錫仍將金融服務業作為其最重要的投資領域,在中國市場也是如此。這多半也是由於中國銀行業巨大的發展潛力所致,據普華永道發布的報告,中國國內信貸將在2010年前趕上英國和德國,在2025年前追上日本,在2050年前逼平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銀行業市場。
繼近年來斥巨資收購中國民生銀行、建設銀行和中國銀行部分股份后,過去一年中淡馬錫不斷加強和中國銀行業的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中國國有銀行改制。除此之外,淡馬錫還看好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在中國投資了數個新建的私募股權基金,如中信資本中國基金及摯信資本基金。
以亞洲為重心
淡馬錫在中國投資的持續增長是其近年來積極調整全球投資組合的結果,凸顯了淡馬錫對亞洲地區的高度關注。「以中國為代表的亞洲經濟飛速增長,為淡馬錫帶來了更多直接投資機會。」唐葵說,目前按市值計算,淡馬錫在亞洲的投資已增至2900億元人民幣,5年間年複合投資回報率高達38%。
亞洲開發銀行行長黑田東彥日前談到未來亞洲經濟增長前景時指出,亞洲經濟2006年的增長率為8.3%。其中中國的經濟增長率為10.7%,印度的經濟增長率為9.2%,兩個國家對整個亞洲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70%。從中國和印度的經濟規模和增長前景看,亞洲經濟很可能在今後一段時間裡繼續保持高速增長。
此外,激增的外部市場需求和日益頻繁的亞洲內部市場貿易往來,也有利於重新拉動昔日亞洲四小龍韓國、台灣、香港和新加坡的快速發展,同時區域合作的增強也帶動泰國、馬來西亞等東盟十國2006年實現平均5.4%的經濟增長速度。
唐葵介紹,目前淡馬錫在新加坡的投資占其投資總額的比例已經從上一年度的44%下降為38%,同時淡馬錫在新加坡以外的亞洲市場的投資已經達到40%,而在2005財年和2004財年,該地區占淡馬錫全球投資總額的比例分別為34%和19%。
他指出,自2002年以來,亞洲地區一直是淡馬錫的重點投資市場,除中國外,印度也是淡馬錫的重點投資地區。在淡馬錫的遠期規劃中,亞洲(不含新加坡)將與新加坡及其他地區「三足鼎立」,在淡馬錫的全球投資組合中各佔1/3。
隨著亞洲經濟的迅速發展,淡馬錫希望通過調整投資組合,積極投資於領先的或新興的亞洲企業,並作為積極的股東,創造價值。據透露,過去一年,淡馬錫主要通過四大投資主題擴大對亞洲經濟的參與。這四大主題分別是增長的亞洲市場、壯大的中產階層、強化的比較優勢和新興的成功企業。
以比較優勢主題為例,唐葵強調,根據各個市場的特點,淡馬錫在各國的投資重點各有不同。在印度,淡馬錫的關注重點是IT產業外包;而在能源需求持續擴大、積極尋求節能環保的中國,可再生能源則吸引了淡馬錫更多的視線。
「淡馬錫還重點支持潛在的行業龍頭企業。當這些企業尋求擴展機會時,我們則適時參與投資合作,協助這些企業成為區域乃至全球性企業。」唐葵說。
正是這種積極的投資理念使得淡馬錫在過去33年間股東複合回報率超過18%,其中派發給公司股東——新加坡財政部的現金股息收益平均每年超過7%,實現了資產穩定增值。出色的表現和良好的風險管理也使淡馬錫和日本豐田集團,成為亞洲僅有的兩家同時獲得標準普爾AAA級和穆迪AAA級兩個最高級別評估的企業。
從淡馬錫的投資名單上可以看出,目前其投資已廣泛涉及電信與傳媒、銀行與金融服務、房地產、交通與物流、能源與資源、基礎建設、工程與科技,以及生物科學與醫療保健等眾多領域。當然,金融服務業仍是淡馬錫最重要的投資領域,占淡馬錫投資組合的38%。
資料:淡馬錫「淡化」政府色彩
近日,日本宣布正在考慮仿照淡馬錫建立一隻特殊的投資基金,管理日本9090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部分資金。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立法機構今年6月同意發行1.5萬億元特別國債,中國國家外匯投資公司正式啟動的腳步日益臨近,有關外匯投資公司是否應借鑒「淡馬錫模式」的爭論也日漸增多。而這些以國家中央政府支持的投資資本,一律被西方資本市場打上「主權財富基金」的符號,引發了今年來一些國外相關機構針對「主權財富基金」的保護主義情緒。
但是一貫被外界認為具有主權財富基金特徵的淡馬錫,卻對此否認。「儘管是國家控股公司,淡馬錫並非主權財富投資基金的一種。」唐葵介紹說,實際上,淡馬錫只是遵循新加坡《公司法》的一家投資公司,完全按照商業原則運作。雖然財政部是其投資人,但政府並不會對其投資決策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我們的投資決策違背了商業原則,我們會立刻遭到標準普爾和穆迪的質疑,我們的評級級別也會立刻受到影響。因此,這兩個機構長期給予我們AAA評級也是對我們運作模式的一種肯定。」唐葵認真地說。
談及淡馬錫運營模式的獨特性,唐葵認為市場化是最突出的特點。33年前新加坡政府將國內資產轉交淡馬錫管理,初始資金只有3.54億新元。隨後資金主要來源於公司在市場中不斷成長。過去5年,主要有三方面資金來源,一方面是投資企業的紅利,另一方面是減持一些企業股權所獲得的資金,還有就是新投資產生的回報。
唐葵說,本著尋求最持久投資回報的目的,按照市場規則,淡馬錫在投資方式上既可以進行長期投資,也可以集中持股。同時,淡馬錫一貫抱持開明的態度,通過購入、售出、交換、重組或合理化等方式增加、持有或減少在投資組合中所持的股份。
而在公司治理方面更是遵循市場原則。淡馬錫作為股東為所投資公司創造價值的一個重要途徑,是支持並建立高素質、具有豐富商業經驗和多元化的董事會,配合傑出的業務領導班子和敬業的職員,以促進這些公司提高管理水平。但是,淡馬錫決不干涉所投資公司的日常運作。「雖然我們是新航的大股東,但是新航想要買空客還是波音是不需要我們批准的,」唐葵笑言。
在唐葵看來,從創立的初衷來看,中國外匯投資公司似乎更接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後者負責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主要投資在公共市場和房地產領域。據悉,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成立於1981年,其主要任務是管理新加坡的外匯儲備,資金基本上都是投入海外市場,目前管理的資產超過1000億美元,投資遍布全球30多個國家2000多家上市及未上市公司。
但他指出,儘管如此,這家類似中國外匯投資公司的政府背景公司,在具體運作中,同淡馬錫一樣,政府主管部門不過問公司的具體經營,只問業績,要求其年底不少於一定的回報率。這種儘力市場化、淡化政府色彩的特點,是確保其成功運行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