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16日
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議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雖然在峰會上各方同意在能源領域加強合作,但中國、俄羅斯和哈薩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分歧。
上海合作組織高峰會議星期四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舉行。中國領導人胡錦濤在峰會期間會晤了塔吉克和烏茲別克等國領導人。胡錦濤同俄國總統普京的會晤計劃晚間舉行。此外,胡錦濤還會晤了參加峰會的上海合作組織觀察員國家伊朗和蒙古的領導人以及作為來賓參加峰會的阿富汗總統卡爾扎伊。
有俄國媒體報導,這次上海合作組織峰會的焦點其實是中國和俄羅斯兩種力量的較量。中國希望上海合作組織帶有更多的經濟色彩,這能為中國在中亞地區獲取能源提供方便。但俄羅斯想讓上海合作組織帶有更多的政治軍事色彩,使上海合作組織成為對抗美國和北約的工具。俄羅斯還試圖促使上海合作組織共同對抗美國在東歐布署反導防禦系統的計劃。
*俄中分歧與競爭*
在是否吸收伊朗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新成員問題上,俄羅斯態度曖昧。中國反對讓伊朗成為該組織成員,不願意看到上海合作組織變成反美俱樂部。俄羅斯戰略問題專家魯基揚諾夫認為,在中亞地區,中國和俄羅斯確實存在著利益競爭。他說:「在中亞地區,中國和俄羅斯在經濟領域彼此競爭。雙方都在競爭對中亞地區的影響。」魯基揚諾夫說,上海合作組織無法解決和處理中俄之間存在的這些分歧。
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查里辛認為,在上海合作組織範圍內中國和俄羅斯也有很多共同利益,這促使雙方能把分歧局限在一定的範圍內,不會擴大。他說:「至於說雙方在中亞地區政治和經濟領域的影響力程度,雙方在這些方面肯定存在競爭。但考慮到中俄關係的特性,我認為,中俄將會使用政治手段,通過談判來劃分影響力。」查里辛說,中國和俄羅斯在中亞地區的共同利益就是都希望中亞地區穩定。
俄羅斯總統普京是最後一次參加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普京在峰會上再次稱讚了多極世界理論,並同時抨擊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奉行單邊主義。普京還提議在上海合作組織範圍內成立能源俱樂部。普京說:「考慮到所有成員國的利益,擴大在能源領域中的合作,這將特別有助於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的發展。」
*能源俱樂部*
有俄羅斯媒體報導,過去僅有中國等國感興趣組建上海合作組織能源俱樂部,俄羅斯對此反映冷淡,但俄羅斯的立場現在發生變化,因為俄羅斯想嘗試在中亞地區組建類似於歐佩克那樣的能源組織,以便控制當地的能源資源。
俄羅斯中亞問題專家古謝夫說,上海合作組織能源俱樂部可以把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聯合在一起。他說:「在上海合作組織中,主要能源生產國是俄羅斯、哈薩克,其次是烏茲別克。此外還有該組織的觀察員伊朗。主要的能源消費國是中國,另外還包括觀察員印度和巴基斯坦和蒙古等。所以,組建能源俱樂部的這項決定非常重要。」
在這次峰會上,中國和哈薩克在水資源的利用上也出現了分歧。哈薩克希望在峰會上討論邊境地區河流的使用問題。哈薩克認為,在邊境河流的使用上應該照顧各個成員國的利益。哈薩克不滿意作為上游國家的中國過多使用水資源,從而使位於下游的哈薩克面臨缺水問題。中國對哈薩克提出的水資源利用問題不感興趣。中國表示,這是兩個國家之間的問題,不應該在上海合作組織範圍內討論。
上海合作組織這次第一次邀請了能源資源豐富的土庫曼的總統參加峰會。分析人士說,土庫曼未來很有希望能成為上海合作組織新成員。上海合作組織下一次峰會將在塔吉克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