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知道的加拿大名人,前三名竟然是白求恩、大山、賴昌星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10-6-30 06: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Atlantician|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南方人物周刊特約撰稿丁果的文章說,中國通過與加拿大的經貿交往、資源合作,會讓自己的影響力在美國的後院真正紮根。全文如下:

  中國和加拿大,既近又遠。我在北京上海廣州三地大學演講,問媒體專業或者國際關係專業的學生,加拿大的總督總理外長分別是誰,能回答出來的人鳳毛麟角,他們知道的加拿大名人,前三名是白求恩、大山,還有竟然是逃亡在溫哥華的遠華案主犯賴昌星。



  但是,這種狀況就要改變了。因為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到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並參加二十國集團峰會,胡錦濤主席對加拿大的訪問,不僅是對加國總理哈帕去年對中國破冰之旅的回訪,更重要的是,他帶去了數百人的企業家及行政人員,儼然是一個龐大的國家團隊訪問,這無疑會帶動中加關係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外人或許會猜測,中加關係為何在停止了5年之後,隨著雙方高層的互訪,突然進入高潮?當然,這裡面有二十國峰會的時機因素。加方這次耗費頗具爭議的10億保安費,主辦峰會,顯然有藉此提升外交能見度的打算。而除了主辦國之外,美國和中國還是會中當仁不讓的主角,無論是歐洲債務危機還是人民幣升值問題,中美的較量會成為會議中的亮點,也是輿論聚焦的主題。在這樣重要的峰會中,主辦國在會議進程和議題順序的選擇上,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勢必成為美國和中國爭相拉攏的對象。

  但是,在選擇偏向誰的問題上,加拿大有了新的算盤。

  本來,地大物博、人口稀少、生活安逸的加拿大,是美國的鄰國,也是最堅定的盟友,同時,加國經濟的8成依賴美國市場,雖然加拿大人對美國的霸權也頗有微言,但在中美之間的選擇上,自然是追隨美國,無論是人民幣升值還是貿易逆差,都是跟美國同調。但是,形勢比人強,目前美國由民主黨的奧巴馬執政,與加拿大執政保守黨在理念上有差距,而美國失業率高企不下,墨西哥海灣漏油事件影響擴大,讓其無暇關顧加拿大這個鄰居。更為嚴重的是,美國經濟衰退,讓本來依賴美國市場、向美國出口資源的加拿大遭遇重大的打擊,這就迫使加拿大向亞洲市場,尤其是像中國、印度那樣的國家尋找新的出路。

  而更加巧妙的是,在時機上,最近一個階段以來,中美之間在對台軍售、貿易戰爭、人民幣升值等問題上,與中國爭議很大,中國拒絕美國國防部長蓋茨訪華,美國也婉謝中國高層訪美,這就讓加拿大有了左右逢源的巨大空間。

  儘管加拿大是最早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也是西方七國集團之一,中加關係也源遠流長,但實話實說,中國對加拿大的重視相當有限。從現實來看,中加貿易的數量不大,在經貿為主的時代,加拿大在中國外交優先的排名上無法掛號;其次,中國對加拿大的定位是,在國際舞台上是美國的附庸,唯美國馬首是瞻,只要理順了中美關係,也等於是順便搞定了中加關係。但金融海嘯之後,中國對加拿大的外交思路發生了重大變化,首先是認識到加拿大是資源的超級大國,尤其是石油、天然氣、木材和其他礦資源,對中國未來的發展意義重大。其次,加拿大本身沒有全球戰略,但它作為西方大國和美國的鄰國,如果對華友好,那將很大程度地影響美國的對華政策,尤其是美國民間對中國的印象。

  因此,胡錦濤特意選在二十國峰會之前對加拿大進行國事訪問,並帶了數百人的企業家和行政人員共同出訪,並會簽署許多重大訂單,具體落實加拿大最盼望的旅遊目的地協議。從元首到民間,全面打開中加關係的大門,這樣的大陣仗,對加拿大無疑是好消息。長期而言,中國通過與加拿大的經貿交往、資源合作,也會讓自己的影響力在美國的後院真正紮根。當然,中國並不期望與美國對決,也不會相信一旦美中對決,加拿大會站在中國一邊,相反,中國希望用「軟實力」贏得加拿大的信任,並通過加拿大,把這種影響帶到美國,與美國和平相處。

  中加關係迎來了歷史上最為重要的起飛,這對加拿大近150萬華人來說,也是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他們為中美關係完全壓倒中加關係傷心過,也為中加關係的改善不斷地努力,如今,中加兩國走上了「雙贏」的正確軌道,華人的前景也頓然開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trump 2010-6-30 06:38
哈哈,如果是體育迷,可以加上納什(NBA),歌迷,可以加上席琳迪翁,世界盃足球迷,可以加上柯南(《旗幟飄揚》的作者)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7 19: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