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nternational Energy Agency, IEA)日前作出一項,警言石油及天然氣供應在短短全球經濟增長的必要水平。
IEA是監督全球26個最發達經濟體能源狀況的國際組織。該組織周一早些時候公布了到2012年的能源供應中期年度預測,其中就包括了上述悲觀論調。
IEA表示,未來數年石油供應緊張形勢要比原來預期的更為嚴重,而且情況出現緩解的可能性很小,除非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需求出現下降。
IEA沒有對油價作出具體預測,不過其最終的結論暗示,消費者當為能源成本上漲壓力繼續存在做好心理準備。
IEA報告中稱,油氣價格壓力看上去未來數年還將繼續存在,如果經濟增長步伐緩於預期,或還可能提供一絲喘息之機,但是顯而易見,如果需求曲線本身不發生變化,則更高的價格很可能會逼迫其發生變化。
上周五,國際原油價格朝著去年此時(7月14日)創下的77.03美元的歷史高點又接近了一步。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八月原油合約價收漲1.00美元至72.81美元。
不過,目前原油價格與經過通貨膨脹因素調整后的27年前高點相比還有相當的距離。按照5月份美國消費者價格指數推算,1980年4月創下的原油高點價格相當於每桶101.26美元。
IEA目前預測,石油輸出國組織(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 簡稱:歐佩克)的富餘產能到2012年將所剩無幾。此外,非歐佩克產油國和生物燃料生產國的能源供應增速料也會在2009年後開始減緩。供應增長乏力同樣也會使天然氣市場吃緊,從而使消費者在石油和天然氣之間調整消費結構的能力受到限制。面對這樣的情況,石油和天然氣需求在現在到2012年這段時間內卻仍將保持快速的增長。
以下是IEA最新中期報告中作出的幾項關鍵預測和觀察結果:
•到2012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將由今年的8,613萬桶增至9,580萬桶,年均增加190萬桶,增幅2.2%。這一預測是基於全球經濟年均增長4.5%的假設作出的。石油需求增長最快的料將是亞洲和中東地區。
•如果從現在到2012年期間全球經濟年均增幅降至3.2%,對歐佩克石油的日需求量可望減少200萬桶左右,但這也僅僅是將全球石油需求增長超過產能增長的臨界點推遲一年而已。
•到2012年,非歐佩克產油國的石油日供應量將由2007年的4,998萬桶增至5,256萬桶,這一速度要低於2001年以來的增長水平,並且只有預測需求增速的一半左右。
•作為全球能源系統安全調節閥的歐佩克剩餘產能在2010年之前將一直維持在有限的尷尬水平,到2012年則將萎縮至最低限度。屆時所有成員國的剩餘產能加在一起只相當於全球需求的1.6%。儘管IEA並未言明,但過去10年中,歐佩克成員國剩餘產能的迅速縮水,令石油市場對想像中可能危及供應的任何一點點風吹草動都會作出草木皆兵的反應,如此,市場和價格何以一直振蕩不穩也就不難解釋了。
•到2012年,全球煉油產能將大幅增長,這也意味著世界將原油加工成諸如汽油等可用油品的能力將大大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