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所謂民主的台灣實為政治黑暗,外交官講真心話就招打擊報復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7-8 12:3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前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特派代表胡為真離任前夕接受本報專訪,除了回顧台灣與新加坡關係的進展,也敞開心扉談到個人對目前台灣外交政策的看法,其中批判執政的民進黨政府近期動作頻頻「去蔣」及「去中國化」的部分最引人矚目,結果不出所料在台灣政壇引起極大爭議。

  胡為真的坦率確實令人注目。雖然他過後向其他媒體澄清,專訪不是由他主動要求,媒體要如何取捨重點,不是他所能控制,而台灣外交部也對外消毒說他駐外多年,「對台灣的變化,對島內的政情和政治的變遷不那麼敏銳」,但以胡為真身為資深外交官的經驗,加上超過30年公務員的歷練,面對媒體時理應深諳個人身份、訪問時機和課題立場的細膩之處,對於「個人意見」和「國家利益」之間的拿捏不應失准。

  因此選擇在去職前的關鍵時間點表達一番「肺腑之言」,胡為真展現的姿態難免耐人尋味。

  在技術層面,胡為真其實大可要求在他返台或辦理退職手續后再讓訪問內容見報,儘管屆時引發的關注很可能只是程度上的不同,但至少卸下公職后不會被過分質疑其言論的正當性。無心還是有意如今已不再重要,台灣內部對相關專訪內容的兩極解讀:既是一種理念的認知與堅持,又是一種經過計算的意識形態包裝,最終還是讓作為傳統外交官的他所透露的「真心話」,成為加註在自己身上的政治標籤。

  也因為被認定擁有特定的政治顏色,無論胡為真說什麼,都有一部分的台灣人聽不下去,尤其是他對於兩岸關係的詮釋,更註定在台灣的藍綠符號政治學的話語環境中迷失。然而反思這次的「胡為真事件」,不應只局限在檢討他的個人行為和動機,畢竟對於兩岸關係的現況和前景,他依然有敏銳的觀察。

  胡為真形容兩岸關係「互為因果」,精準且深刻地勾勒出當下大陸和台灣之間的矛盾邏輯。台灣主體意識幾年來不斷強化,多少跟大陸的打壓有關,而內部對大陸反感的情緒也隨著被打壓的力度和頻率增加進而逐漸升高,導致雙方關係陷入惡性循環。要改變膠著狀態,胡為真認為,大陸方面首先要改變對台灣的心態,台灣方面也要改變外交工作方式。

  胡為真的想法可能過於一廂情願,但最可惜的是,其觀點最後並沒有獲得台灣或大陸媒體重視,在一般關於國家認同和懷疑其個人動機的報道切入點之外,一直看不見有相關的深入討論,讓人感覺十分納悶。

  任何問題肯定不只有一種檢驗方式。大陸不突出報道胡為真對兩岸關係的意見其實不難理解,不過對攸關台灣生存的兩岸關係是全體台灣人不能迴避的宿命,台灣媒體傾向集中報道胡為真對政府的批判,也許就真的錯過一次機會,再次清楚傳達台灣民意的走向。

  從經濟到外交,兩岸關係至關重要,什麼才是真正符合台灣的利益?台灣選民必須在明年總統選舉中,根據候選人所代表的主張中作出決定。漸行漸遠的兩岸關係有沒有機會拉近距離,套用虔誠教徒的胡為真一句話:「將來的一切,就交給上帝」。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5 21:3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