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洛杉磯和中國上海的工會組織宣布建立夥伴關係,幫助兩座城市的工人妥善應對全球化問題。兩地的工會組織都表示對方有值得學習的地方。
*首次建立正式聯繫*
這是美國重要的工會組織勞聯產聯下屬的洛杉磯縣勞工聯合會跟中國上海市總工會首次建立正式聯繫。洛杉磯縣勞工聯合會有會員80萬,上海市總工會有600萬會員。
洛杉磯縣勞工聯合會秘書長瑪麗亞.杜拉佐在上海舉行的電話會議上簡要介紹了雙方協議的內容。她說,洛杉磯和上海都是環太平洋地區規模最大的經濟體,兩座城市的勞工面臨同樣的挑戰。
瑪麗亞.杜拉佐說:「我們認為企業的行動規劃都要從全球角度出發。現在勞工們的行為和規劃也要有全球意識,才能保護我們的利益。」
*組織結構不同但不妨礙互通信息*
杜拉佐說,美國和中國的政府體制不同,工會的組織結構也不一樣。中國的工會由政府維持,而美國的工會是獨立的組織。不過,杜拉佐說,這並不妨礙它們有共同的利益,因此,兩國的工會組織打算在勞資談判的手法和戰略問題上互通信息。
杜拉佐指出,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工會組織只是最近才跟以謀利為目標的企業打交道,它們希望從西方工會長期積累的經驗中學到一些東西。
中國工會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功。它們在沃爾瑪、麥當勞和肯德基建立了工會組織,發展工會會員,而這三個企業在美國本土都抵制工人成立工會。
*中國官員承認維護工人權利是一大挑戰*
大量外國投資在給中國帶來繁榮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問題,比如收入差距問題,民工從鄉下大量湧入城市的問題等。中國最近加強了立法,聲稱要保護工人,不過,杜拉佐指出,中國官員和工會領導人都承認維護工人權利是一件困難的事情。
杜拉佐說:「毫無疑問,他們遇到的挑戰當然是法律的執行問題。他們自己也承認這一點。」
洛杉磯縣勞工聯合會秘書長杜拉佐表示,面對全球化給美國工商企業帶來的變化和中等收入就業機會大量喪失等問題,她領導的勞工聯合會將採取走出去的辦法,在那些跟洛杉磯有貿易關係的亞洲和拉美地區,加強與當地工會組織的夥伴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