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檢閱駐港部隊
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三天的訪港行程每天都有主題。前天是親民、昨天是政治、而今天將是主持儀式。當中,以昨日的檢閱解放軍駐港部隊最重要,向全世界再宣示中國對香港的主權。
胡錦濤昨天在香港的政治活動非常繁忙,以至一些過去也由訪港最高領導人主持的活動,如外交部駐港特派員公署成立十周年酒會、大熊貓送贈儀式、及參觀金管局等,都由他人代勞。
昨天上午,胡錦濤身穿中央軍委主席的軍服,首先到昂船洲海軍基地。在解放軍駐港部隊司令員王繼堂中將的陪同下,他首次以中央軍委主席身份在香港進行檢閱。
在軍樂隊演奏閱兵曲下,胡錦濤步入軍營,隨後向軍旗行注目禮,三軍儀仗隊包括陸軍方隊、海軍方隊、空軍方隊、裝甲車方隊、以及直升機方隊,以整齊一致的敬禮向胡錦濤致敬。
為了隆重其事,參與檢閱儀式的1900名部隊人員,全部換上新設計的制服,包括軍服上顯示軍階標誌,質料也比以往挺身及耐用。
由今天開始,駐港部隊將率先換上新制服,在大陸的解放軍反而要在8月1日才會更換制服。檢閱儀式后,胡錦濤參觀了營地,了解駐港部隊的日常生活。
前香港政務司長陳方安生、及曾參與香港特首選舉的公民黨梁家傑,均獲邀進入軍營參觀閱軍,突顯胡錦濤的政治手腕。
胡錦濤還在返回酒店后,接見了前香港特首、現任中國全國政協副主席董建華,對董給予高度評價,包括在任近八年,為一國兩制在香港的成功實踐做了大量開創性工作等。
下午,胡錦濤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會見來自香港各界約200名人士。他在致辭中表示,十年的時間令人堅信,香港會有更美好的未來。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管理和建設好香港。
胡錦濤衷心希望,香港各界人士珍惜目前的良好局面,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促成香港社會和諧。
之後,他又接見了中央政府駐港機構代表及香港中資機構的高級行政人員。然後,他出席了特區政府的歡迎晚宴。歡迎晚宴約有500名嘉賓參加,包括60名立法會議員,但「長毛」梁國雄其後表示,收到港府通知,不獲准進場。
在晚宴致詞時,胡錦濤強調,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構思一國兩制,不僅解決歷史問題,更是長期保持香港社會繁榮穩定的最佳方案。
他說,實現一國兩制,對香港、中國,以及各國投資者及區域經濟發展都有利。香港是多元化社會,香港要穩定發展,必須要求同存異,包容共濟,希望各階層及不同背境的人士,愛國愛港,團結一致,共同奮鬥,共同為促進及維護香港的繁榮穩定努力。
胡錦濤特別提到 香港青少年是中國的未來棟樑,是香港的希望。因此,應加強香港和中國青少年交流,也要重視青少年的國民教育,令愛國精神薪火相傳。
在香港提出四點希望
在2004年12月澳門回歸五周年時,胡錦濤對澳門特區政府和各界人士提出四點希望:第一,要以人為本,不斷提高政府的管治水平;第二,要集中精力,大力促進澳門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第三,要著眼長遠,加緊培養澳門發展所需的各類人才;第四,要維護安定,努力建設包容共濟的和諧社會。
這次,他在香港也是提出四點希望:第一,全面、準確地把握和實施「一國兩制」,嚴格地按照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辦事;第二,忠實地履行「以民為本」的施政理念。第三,善於總結經驗,掌握規律;第四,加強團結,勤政廉潔,務實高效,開拓創新,形成良好的團隊作風。
兩者最大的分別是,今天的胡錦濤更強調以法施政。因此,有學者指出,今後在跟香港泛民主派就 普選議題的爭議上,北京將會大打法律戰。
如今「井水」與「河水」相連
十年前,香港回歸前夕,中國國家前主席江澤民說:「我搞我的社會主義,你搞你的資本主義,井水不犯河水……」
選擇不移民(不出走)的香港人,面對回歸,堅持不後退,卻不知前往何方。他們感到彷徨、空虛、反叛。
在井水與河水之間,隔著兩重關口。前香港政務司長陳方安生曾反對24小時通關,然而今天,皇崗口岸全日暢通無阻,充分體現中港兩地相連的關係。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指出,隨著中港經濟整合而產生的政治效應,「水乳交融」才是目前兩地關係最貼切的形容詞。
回歸十年,香港人到中國公幹,以至舉家北上發展的人越來越多。一些香港人,過去較為抗拒北上,是因為「恐共」,現在卻紛紛改變態度,把握機會北上大展拳腳。
北京對港人不信任?
不過,十年來北京曾為香港《基本法》三度釋法。有人認為,勉強來說,可以把頭一次的釋法,強調為「居港權釋法」,是為香港人口政策著想。但是,第二次及第三次的釋法,就未免太過火了。2004年的第二次釋法,是對香港政制改革的解釋,誰都知道是因為2003年的50萬人「七一遊行」之後,北京對港人不信任的反彈。一年後,北京的第三次釋法,僅是為了補選特首的任期是兩年還是五年加以澄請,顯然是北京連香港特首也不信任。
香港回歸初期,在「一國兩制」的原則下,北京遵守不干預香港的承諾。但五、六年之後,北京由「完全不管」,變成「事事都管」,甚至重申「中央給香港多少權,就有多少權」。
對此,香港人感到無奈。十年人事幾番新,今天中港關係更緊密,而香港的社會環境,也加速「去殖民化」。
十年間,港人曾經歷金融風暴、樓市泡沫爆破、負資產、失業、沙斯肆虐、和50萬人上街遊行;同時,又享受了恒生指數衝上2萬2000點、港股集資額全球第二、CEPA(更緊密經貿安排)和QDII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使經濟迅速復甦、及有港人當上世衛總幹事等。
香港回歸十年,港人就像坐了一趟過山車。未來十年,不知會坐什麼車。
「看著《老港日記》,我哭了」
轉眼間,香港回歸中國十年。
過去一星期,無論政府還是民間,都舉辦了多姿多彩的活動。與十年前一樣,除了必須去的採訪外,我並無走入人群中去「慶祝」或「請願」,而選擇了和家人靜靜度過。
唯一例外的是,曾主修傳媒學(電影研究)、熱愛電影的我,走進戲院看了兩部與我(和大部分港人)引起共鳴的電影,這就是《千言萬語》和《老港日記》。 兩部電影都是香港回歸后的製作。第二次看《千言萬語》,看后仍是感慨萬千;至於《老港日記》,則是獻禮給香港回歸十周年的首輪電影。與許多現場觀眾一樣,看著看著,我哭了。
過去十年,香港的政治形態完全不變,基本上還是「泛民主派」與「愛國愛港」兩大陣營在對抗。
《千言萬語》拍出了「泛民主派」的產生背景;而《老港日記》則道出了「愛國愛港」如何對國家、民族的無限忠誠。
其實,「泛民主派」和「愛國愛港」都是為民請命。所不同的是,一方站在香港立場;而另一方則堅持先愛國后愛港。經過這麼多年的對抗,兩大陣營都呈現疲態,甚至是雙輸。
在《千言萬語》中,一群社會運動分子,意圖在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香港殖民土地上,搞「忘記」、「革命十年」、「不會忘記」的街頭社會運動,結果感到處處碰壁和被壓制。
對於他們的生活片斷,我是非常熟悉的。因為,八十年代初剛當上記者時,我幾乎每天都和他們見面。
我也曾探望過艇戶,也採訪過「水上新娘」、「無證媽媽」、 「劉山青事件」等。當然,我也認識被稱為「甘仔」的甘浩望神父。
至於《老港日記》中的人物,對我來說就更有親切感了。因為,我的成長經歷跟主角「老左」差不多,也認識許多「丹心一片」的老師、或工會的一些大叔大嫂 。
電影中的老左,在經歷了四十年風雨,眼看香港發展得愈來愈繁榮安定之際,卻愈來愈發現自己原來顯得過時和失落。 跟老左不同的是,我不但去過天安門,還到過澳洲留學。
兩部電影都非常真實地描寫香港人的生活,反映了在繁華香港的另一面,其實並非處處黃金,處處鶯歌燕舞。當然,也並非處處都是警察和黑社會。 十年前香港回歸時,有部分泛民主派人士聲言不敢離開香港,擔心一旦走了就無法回來;同時,也有一些愛國愛港人士以為,終於可以當家作主了。
他們都錯了。
十年過去,原來香港沒變。香港人的自由度仍是很大,但爭取民主之路,就仍需努力。
香港已回歸中國,殖民地成為香港的歷史,中國也向資本主義開放。無論老左派和泛民主派,都要在歷史中尋找新的交匯點,邁向一個民主的中國和香港。
歡慶 請願 示威 各團體不同方式表達意願
今天是香港回歸中國十周年,香港一些團體昨日紛紛用不同的方式迎接這個大日子。
在香港體育館,來自兩岸四地的約一萬名青年,以及為數三十多個的表演單位和團體,出席了由香港民政事務局、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以及香港青年協會合辦的「龍聲鼓舞—萬人青年音樂會」,一起慶祝香港回歸中國十周年。
不過,四百多名前線醫生則選擇用另一種方式迎接香港回歸十周年。他們昨天一起穿上醫生袍,由中環遮打花園遊行至政府總部,向特區政府遞交兩千名醫生簽名,呼籲當局在慶祝回歸中國十周年的同時,也要顧及醫生的感受。請願團體「前線醫生聯盟」主席羅智峰指出,在2000年後才入職的醫生薪酬,與2000年前入職醫生相比,少了四成,這種薪酬制度令香港公家醫院的醫生流失率在近年不斷上升,導致醫生青黃不接。該組織呼籲港府向醫院管理局增撥資源,調整整體員工的薪酬,特別是提高2000年後入職醫生的薪酬。
另一邊廂,支聯會、前線及學聯三個政治團體合共五十多人,昨日也在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劉慧卿及梁國雄帶領下,由灣仔修頓中心出發,準備遊行到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下塌的酒店示威,要求「平反六四、爭取民權」。但他們出發后不久便被警員包圍。
香港警方發言人解釋,出於保安考慮,禁止遊行者前進,並勸吁他們改用其他路線。但遊行者不接納,雙方對峙,並多次推撞。直至傍晚,示威者才和平散去。
香港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指出,這十年來,隨著經濟起起伏伏,不少香港打工仔的工作時間較以往長,工作壓力大,嚴重影響家庭生活。據他所知,香港精神科門診的數字在過去十年大幅上升了九成。
香港中文大學亞太研究所副教授王家英也表示,回顧過去十年,雖然有不少民意調查指香港市民較以往開心,但其實社會的貧富懸殊仍然相當嚴重,基層生活實際上並沒有太大改變,仍要面對不少生活困難。
他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港府未來需要制定一些針對不同階層需要的政策。
陪同胡錦濤到訪香港的國務委員唐家璇出席海洋公園大熊貓贈送儀式時表示,大熊貓是友好吉祥象徵,北京中央政府繼八年前贈送安安及佳佳兩頭熊貓給香港后,這次再送上樂樂和盈盈,顯示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別關愛及祝福,也體現大陸人民對香港的關懷。他希望盈盈及樂樂能夠為香港帶來吉祥歡樂。
即將離任的香港政務司司長許仕仁則表示,相信在行政長官曾蔭權領導下的特區政府,會以民為本,在重要政策上廣納民意。「而從各項民意調查顯示,本次特首選舉,曾蔭權以高民望、高提名、高票當選,顯示市民認同他的施政。」
- (圖文)腐敗高官職業情人盧嘉麗 照片曝光 [2007/08]
- 他低估了美國的心狠手辣,世界500強企業就此被肢解! [2019/05]
- 谷歌「斷供」,還傻乎乎相信「科技無國界」嗎? [2019/05]
- 胡錦濤和平攻勢打懵了陳水扁 [2007/10]
- 生於不義,死於恥辱:文化嬗變與美國政治秩序的崩潰 [2019/05]
- 美國加州一個餐館老闆的傳奇故事, 經驗是買不來的 [2007/08]
- 關於美國兩萬億美元重啟基礎設施建設:全球經濟迎來增長新動力 [2019/05]
- 美國正滑向一次決定性的失敗,其嚴重程度堪與1941年的英國相比 [2008/05]
- 他是溫家寶弱勢內閣中的唯一強人 [2008/06]
- 傑克遜性騷擾案當事男童父親飲彈自殺, 該死該死,死得其所 [2009/11]
- 有紅顏知己 別瞞妻子 [2009/04]
- 中國城市新女性標準:斗得過二奶 [2010/01]
- 決定你生男還是生女的因素 [2009/06]
- 嫁給不同的男人後的得與失 [2009/07]
- 來自東方的歌曲...... [2009/07]
- 沒想到美國的蝸居完了也有這麼可怕的後果 [2010/01]
- 文憑造假誰之罪 [2010/07]
- 佚名: 女海歸上訪:很天真很執著 [2009/06]
- 身為人父意味著什麼?---這篇文章思路新穎 [2009/06]
- 值得尊敬的鄉村女校長 [20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