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胡錦濤擊中香港盲點 教協也促強化國民教育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7-3 08:5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本文由 Atlantician 在 2007-7-2 00:41 發表於: 倍可親.美國 ( backchina.com )

據明報報道,國家主席胡錦濤今天結束訪港行程。友好相告,今天胡主席在特區主要官員就職禮上的致辭將會帶出一些重要信息,但礙於領導人的講話肯定屬於國家機密,所以沒有人願意提早透風。連日來,胡總的講話也有值得注意的部分,昨日本欄談過他呼籲曾班子中人要「形成良好團隊作風」,到昨晚,他又點中了特區政府的一大盲點﹕「國民教育」。這回,至今還未能返回內地的教協會長張文光卻率先響應胡主席的倡議,要求特區政府要認真正視中國歷史教育在香港愈來愈薄弱的慘?。

  胡錦濤昨晚在特區政府為他而設的晚宴上明言,「我想特彆強調的是,青少年是香港的未來和希望,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

  上述談話可說一擊即中特區政府的一大盲點。現時在本港學校里,既沒有國民教育科,連中國歷史科在高中里也不是必修科,以至學生只能在中一至中三階段有機會學習中國歷史。更不像樣的是,回歸10年以來,會考生選讀中史科的人數不但不升反跌,而且自7年前起,持續大跌(見圖)。此外,在高級程度會考,每年報考中史科的預科生,過去10年一直徘徊在5000之數,亦即只約佔每年考生兩成左右。

  教協會長張文光形容回歸10年來,香港學校里的中國歷史教育愈來愈薄弱,因此即使沒有胡錦濤昨日的呼籲,教協也想找政府談談此事,特別是在2009年開始實施的「三三四」學制里,中史的地位恐怕會進一步削弱。

  他指出,新學制下,高考只有中英數及通識等4科是必修科,而在通識科,中史也不是必修部分,因在政府擬定的通識科環節里,只有「現代中國」一個環節是與中史有關,但這個環節既不是純粹教中國歷史,也不是必選部分,所以他擔心有一天香港新一代連吳三桂是誰也不知道,遑論知曉國家5000年的豐盛歷史文化。

  正因如此,張文光建議政府要名正言順地把中史定為新學制下通識必修的環節,這樣一來,既可避免加重學生負擔,也可令香港下一代更有效地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

  不然的話,不久的將來,香港的年輕人再不會明白國寶《清明上河圖》所描繪的汴京是什麼地方,更不會知道北宋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繁盛的朝代。

  馬鞍山的梁氏夫婦前日向胡主席投訴屋?蚊患后,翌日政府便大舉派員為他們的屋?滅蚊。如今,教育界正期望特區政府能以馬鞍山滅蚊的高速,去回應胡主席及教育界對國民教育的殷切期望。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4-29 13: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