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加強外匯管理以控制熱錢流入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6-28 09:4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中國金融管理當局目前正在全國範圍內加強銀行的外匯管理,嚴格控制短期投資性資本流入,力圖減輕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壓力。但是,有國際金融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問題才是當前中國經濟過熱、外貿順差過大的根本原因。

*外匯管理局重點監督熱錢流入*

中國的國家外匯管理局星期二公布了銀行外匯管理的檢查通報,對2006年年度檢查發現的19家中資銀行和10家外資銀行違反外匯管理規定的行為進行了處罰。外匯管理局的通報表示,對於2007年銀行自身外債和自身收結匯業務專項檢查中發現的違規問題,目前正在處理之中。

中國中央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鬍曉煉在通報中指出,當前中國的國際收支不平衡的問題日益突出,外匯管理的任務非常繁重。她強調,外匯管理局要重點監督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入,強化對跨境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控和管理,依法對沒有實際投資背景和虛報出口交易額的外匯流入進行查處。

所謂「短期投機性資本流入」就是中國和國際金融界長期討論的「熱錢」問題。國家外匯管理局在通報中指出,一些境外投機性資金假借貿易或投資等渠道流入中國,甚至變相進入房地產和股票市場。金融管理部門擔心,以人民幣升值為投機對象的境外資本有可能在中國經濟過熱的問題上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推動中國房地產價格節節攀高,股票市場的綜合指數連續兩年以超過100%的速度增長。

據中國公布的統計數字,2006年中國的中短期外債增長了16%,其中短期外債佔57%。美國彭博新聞社引述利曼兄弟公司經濟學家的話說,中國政府甚至懷疑境外流入的熱錢是中國已經超過1萬2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繼續快速增長的原因之一。

*分析:為堵住熱錢湧入的漏洞*

約翰.霍布金斯大學高等國際研究院的經濟學家安妮.克魯格教授認為,中國外匯管理局目前採取的措施就是為了堵住熱錢湧入的漏洞。

她說:「中國擁有比其他東亞國家都更加有力的資本控制體系。當然這種控制體系並非完美無缺的,不過,要是沒有這種體系,中國的金融狀況可能會更糟。當銀行系統出現資金過剩的問題時,政府往往會收緊對境外資本流入的控制,爭取在銀行系統內部解決問題。」

根據最新的統計數字,今年第一季度,中國GDP同比增長了11.1%,外匯儲備比去年同期增長了37%。為了控制銀行借貸和投資過熱的現象,中央銀行今年兩次提高利率,5次提高銀行準備金率。國家外匯管理局今年3月又裁減了銀行允許受理外債的數額,到6月30號以前,中資銀行受理短期外債的限額將削減到去年水平的45%。到明年3月,短期外債的限額將進一步下降到去年水平的30%。對外資銀行裁減的幅度更大,分別為85%和60%。

*分析:投資過熱根本原因在匯率*

國際金融界學者對於中國銀行系統採取的措施表示歡迎,但是,大部分專家認為,這些措施僅僅是皮毛,而不是問題的根本。

華盛頓智囊機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莫里斯.戈德斯坦認為,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打算解決投資過熱和國際收支不平衡問題,但卻總是事與願違,其根本原因就是沒有從人民幣匯率這個根本問題上下手。

他說:「問題在於,被嚴重低估和操縱的匯率使得實現這些目標變得更加困難。政府難以限制投資,理順需求,也不能通過提高利率來控制貸款,因為在提高借貸利率的同時也必須提高儲蓄利率,這就會進一步刺激境外投機性資本的流入,升高匯率的壓力。」

戈德斯坦指出,匯率偏低是中國經濟宏觀調控成效不明顯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不解決,中國的固定資產投資過熱和國際收支不平衡等問題就都不會得到根本的解決。

*分析:經濟轉型應從匯率改革入手*

匹茨堡大學經濟學教授托馬斯.羅斯基同意中國經濟轉型應該從匯率改革入手的看法。

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最近中國政府宣布了減少中國貿易順差、增加進口的計劃,並且提出推動經濟增長從出口和投資驅動型向內需拉動性轉變的目標。但是,中國的匯率制度限制了政府調整國內經濟政策的行動自由。如果美國和其他主要市場經濟體出現了經濟過熱,政府就會減少貨幣投放量,提高利率。雖然中國政府最近兩次提高利率,但幅度太小。政府擔心大幅度提高利率將吸引更多的國外熱錢流入。這是中央政府對人民幣過去長期實行的固定匯率制度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2: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