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使12000億美元外匯儲備的投資多樣化,中國開始出售持有的美國國債。4月份拋出了58億美元美國國債。這是7年來的最大規模。因此,紐約市場即刻有了反應。10年期國債的收益率(利率)猛然超過5%,創下了2002年以來的最高值。於是,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羅伯特-基米特匆忙趕往中國,委託對方不要出售美國國債。中國利用外匯儲備等購入了4140億美元美國國債,排在日本之後,是世界上持有美國國債第二多的國家。可以說「世界工廠」中國現在正發揮著 「美國的銀行」作用。
美國政府之所以因國債問題感到緊張,是因為美國內部的情況。美國國債是美國國內各種利息的標準。如果國債利息上漲,美國房貸者的利息負擔就會立刻加重,企業的借款利息也會隨之上漲。因此,想要用經濟繁榮來撫慰伊拉克戰爭留下的傷口的布希政府自然是十分焦急。
中國表示,將利用僅第一季度就增加136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向國債以外的其他高收益商品投資,因此,也不能埋怨中國。但是,以中國為首的中東、亞洲、中南美國家一致減少美國國債比重后,美國的緊張感不斷加重。
洛杉磯(LA)韓美銀行行長孫聖源表示:「美國害怕的是中國出售國債后利用這筆資金直接向美國企業投資。」因為,利息提高會使經濟變得不穩定,而沃爾瑪、通用、福特等美國企業的利潤則會原封不動地轉移到中國。中國已經決定向美籍私募基金黑石集團投資3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黑石基金通過「獵企」獲得了莫大的利潤。
中國和美國看待美國國債波動的角度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美國強行展開貿易報復措施的同時,對人民幣升值施加壓力,但中國也具備不甘示弱的反擊力。
實際上,美國人的「恐中症」正逐漸加重。美國人認為,因為巨額債務和老齡化現象,後代子孫會比祖先生活得好的時代已經結束。但是,中國卻是後代會越過越好的國家,如果借用亞當斯密的話,中國就是「國民因為經濟感到最幸福的國家」。
中國的威力如此之大,中國領導人理應對美國提高聲音。至少也應該以最近的韓國為標準。但是,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行事非常謹慎。他在去年4月訪問美國時就美中關係表示:「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意思是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國領導人越是出言謹慎,似乎越有威嚴,美國的恐懼感也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