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樣一個晴朗春日,在科羅拉多州的洛基山脈滑雪再好不過了。
而且,維爾村(Vail)的中午,由於陽光和白雪晃眼,你基本上不會注意到通常那些令人生疑的景象──玩滑雪板的十幾歲少年,穿著毛皮大衣的拉美貴婦,還有推著嬰兒車的加勒比保姆。
不過有一樣你肯定會注意到:建築工人。街頭和腳手架上,穿著熒光黃色馬甲、頭戴白色安全帽的工人成群結隊,為維爾的豪華分戶公寓市場添磚加瓦。
美國各地的高端房產都深陷低迷。威廉•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位於公園大街的複式公寓開價剛剛降了一半多,至1,200萬美元。
不過,在這個常住人口不足5,000的度假小鎮,開發商卻在為一幢新建四季酒店公寓(Four Seasons)、一幢新的麗思卡爾頓(Ritz-Carlton)公寓和一項巨大的多功能新建項目Solaris做最後的修整。
這是一項有229套公寓的新建住宅項目,營銷口號是「豪華度假公寓」。 Solaris面積6,500平方英尺(約604平米)的頂層公寓售價為1,950萬美元。在麗思卡爾頓,一套有三間卧室的公寓只要花360萬美元。此外,麗思卡爾頓的後面就是車流熙攘的70號州際高速公路。
總計算下來,維爾的新建房地產項目規模達10多億美元。其中大部分都不太可能會很快售出。
不過,像維爾這樣一個無與倫比的世界級度假勝地,這可能並不重要。通過我和家人最近的維爾之行判斷,豪華度假活動和房地產投機等仍是美國富人難以改掉的老習慣。
當然,股市對富人堅信不移。過去一年中,蒂芙尼(Tiffany)的股價上漲了120%,蘇富比拍賣公司(Sotheby's)漲了250%。相比之下,上市公司Vail Resorts的股價漲了100%就不足為奇了。奢侈品、奢侈運動和豪華房產是美國老式物質主義的典型代表。
當然,維爾在美國經濟困境中也無法倖免。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s)倒閉后的冬天對美國滑雪勝地來說是個「寒冬」。今年,維爾山上所有價格不菲的餐館都推出了9.95美元的「特價午餐」。
不過,其實,一旦你花了數千美元把你和家人送到了山頂,午餐的花費就只是一個零頭了。我還是花了3.50美元買了一瓶味道不怎麼樣的佳得樂(Gatorade)。
像維爾這樣的豪華度假地就是用這種方法讓你掏錢的。過去八年來,我和家人都是到這裡來滑雪。如果你和我們一樣熱愛滑雪,維爾就像是滑雪天堂一樣──有5,289英畝樹林覆蓋或空曠的滑雪場地。每日的纜車票只要98美元,這看起來價格並不高,卻可以在魔幻般的Back Bowls享受在新鮮鬆軟的雪地上滑雪的樂趣。
所以,我和其他富裕家庭年復一年地來這裡滑雪的原因就一目了然了。同時,也很容易明白美國富人是如何把對滑雪的熱愛與對房地產投機的熱愛結合在一起的。
上周的某一天,晚飯過後,我和一個朋友在村子中漫步,我一邊向他解釋維爾的房地產泡沫是如何破裂的。
高端房產從2003年的每平方英尺1,000美元漲到了2008年3,000美元的峰值,如今跌到了2,000美元。我說,這個跌幅很大。
不過,我朋友打斷我說,你為什麼要看跌幅?你最好是問:價格為什麼仍然比2003年的水平漲了一倍?
此話妙也。我怎麼會沒有注意到這個問題?過去七年來,股市當然沒有上漲一倍。所以,豪華房地產──無論是在紐約州長島的漢普頓(Hamptons)、科羅拉多州的阿斯彭(Aspen)還是維爾──為什麼仍漲了一倍?
想想這個:維爾的麗思卡爾頓一套3,091平方英尺(約287平米)的新公寓總價為596.5萬美元。相當於每平方英尺1,930美元,實際上比曼哈頓豪華公寓市場上的平均價格要高。
而這是富人在70號州際高速公路附近山裡的第二套或第三套房子。
把麗思卡爾頓公寓的全部成本分攤到使用期限內,你會發現住在自己的房子里,每晚還要花上1萬美元。這筆錢足夠你住維爾最豪華的酒店套房,再加上幾十天的滑雪纜車票。
如此瘋狂、幾乎失去理智的經濟形勢意味著:要麼美國富人無法擺脫房地產泡沫的思維定式,要麼就是有足夠多的美國富人非常富有,他們對錢毫不在乎。
如果股市繼續上漲,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哪種解釋更加接近事實。當然,除非維爾的開發商無法賣掉新建豪華住宅、而開始降低價格。
維爾可能自詡為「地球上獨一無二的滑雪勝地」。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不會像地球上其他地方一樣受到基本經濟規律的制約。
Evan Newmark(編者按:本文作者Evan Newmark曾在華爾街工作了20餘年,目前已遠離各大投行、自己在進行股票投資。本欄目文章選自他在Deal Journal上的博客Mean Street。欄目內容都與華爾街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