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星期在華盛頓舉行的第二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取得的一些成果,讓高度關注這次會議的美國製造業人士感到高興,但是他們也指出,在人民幣匯率的問題上,中國仍應加快升值步伐。在美國製造業基地之一德克薩斯州,官員表示,為了迎接來自中國的挑戰,德州州長佩里已經把創造就業和經濟發展作為他執政的基礎。
*製造業協會:補貼匯率等遠不如人意*
全美製造業協會國際商務部主任米爾斯女士說,「我們很高興,對話在金融服務,能源、環保和民航開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不過,米爾斯也指出,美中雙方的對話在某些方面還缺乏進展。
她說:「在某些棘手的方面,例如市場准入,政府補貼,人民幣匯率等還遠不如人意。當然,會談前,我們注意到人民幣浮動區間在擴大,但我們希望這不是做給對話看的,而是一個新政策的開始,在未來的數月後會導致人民幣比較大幅度升值。」
米爾斯女士說,全美製造業協會希望中國儘快解決人民幣幣值過低,出口企業享受政府補貼等問題,讓美國的企業能跟中國企業在一個公平的平台上競爭。
*輪胎老廠從裁員到遷廠*
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第746L地方工人工會主席萬斯利說,正是中國企業在對他們非常有利的條件下跟美國企業競爭,才使美國的一些製造業不得不關閉或向海外轉移。
「毫無疑問,中國企業不公平的競爭讓在『泰勒』市的兩家美國企業深受其害。其中,泰勒鋼管工業公司,由於他們的很多產品轉移到中國生產,導致很多工人喪失工作。我所在的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也裁掉了很多工人。」
位於泰勒市的「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是一家有45年歷史的輪胎老廠,當年投資了三億美元。但是,自從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1994年9月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后,該廠就開始日益走下坡路。
工會主席萬斯利說,10年來他們一直在設法跟資方談判,追加投資,生產高增值的輪胎。他們甚至在去年10到12月舉行了三個月的罷工,以挽回工廠被關閉的命運。但是他說,儘管他們這家廠是公司最有效率的兩個工廠之一,固特異輪胎橡膠公司還是計劃把工廠遷到海外。他說:
「我們工廠的大約1千2百個工作將流走,這個地區每年近10億美元的經濟將受到重創。不僅如此,工廠每減少一個工作,就會影響跟工廠有直接關係的2至5個社區,就會連帶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結果將因地方財政收入減少,由納稅人來承擔。」
萬斯利對美國之音說,最令人不能理解的是,我們把所有製造業的能力都給了中國,讓他們反過來對付我們。他說,必須制止這種做法。
*就業機會東流去*
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不久前公布的一份報告說,美國對中國的巨額貿易逆差,導致六年來美國凈工作流失達180萬。德克薩斯州是繼加州之後全國減少工作第二多的州,達13萬6千9百個。
*貿易意味著工作和機會*
為了解決德克薩斯州某些工業因全球化所受到的衝擊,州長佩里把增加就業和發展經濟作為他執政的基石。德州州長辦公室經濟發展和旅遊部亞太地區主任陳中說,
「德州政府專門撥款三億美元,設立『德州企業基金』,另外拿出兩億美元成立『新興技術基金』,吸引外資和技術來德州,希望以此能給德州的經濟發展和就業注入新的生機。」
德州政府2005年向符合條件的企業資助了大約兩億八千萬美元,吸引了超過65億美元的資本投資,給德州新增就業3萬4千269個。
德州經濟發展和旅遊部亞太地區主任陳中說,對德州來說,貿易意味著工作和機會。德州2006年在全球範圍內的出口總額達1500億美元,為全美出口收入之首,其中對中國出口就高達66億美元,名列全美第三。他說,德州政府近期將再度派企業到中國訪問,希望能進一步擴大德州跟中國的貿
德州州長辦公室官員陳中(右)和助手
易額。
*四州之行 兩派之見*
過去幾天來,美國之音記者行程上萬公里,到伊利諾伊州、田納西州、北卡羅來納州和德克薩斯州採訪各州的政府官員、公司企業負責人、以及工會代表。得出總的印象是,官員們都大力主張擴展同中國的貿易關係,非常願意幫助本州一些中小企業擴展他們在中國市場上的份額。同時,他們也清楚地認識到,雙邊貿易在給一些企業帶來實惠和發展的同時,也會對某些傳統的製造工業帶來衝擊或重創。
但是他們理解,在貿易全球化的影響下,企業追逐最大利潤和最小成本的必然結果,是一些產業的外流和轉移。不過,他們指出,應對這種挑戰,企業必須調整他們的發展策略,確定他們適合新貿易環境和形式變化的發展重心,為企業的生存創造新的生機。
不過,工會組織的代表們則認為,美中發展貿易關係固然是很好,但中國不公平貿易競爭,人民幣匯率定價過低,中國勞工權益被踐踏,環境保護被無視等原因,才是導致一些製造業關閉、外流,工人失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