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孫子兵法的文學價值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5-22 10:0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呂羅拔
  上個月,我在新加坡美芝路瓊州大廈作了一場《孫子兵法精讀與應用》講座,請座上300名聽眾一起隨我朗誦其中的《虛實篇》。大夥兒一讀即朗朗上口,越讀越起勁,韻味無窮。

  這說明,孫子兵法除了包含軍事哲學以外,其實也具有很高的文學性,有語言藝術上的成就。

  我這麼說,並不是要迴避《孫子》談兵法的高度,也並非請大家同來咬文嚼字。只是想說明,誕生於百家爭鳴的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孫子》,文章的特色是縱橫參議,精鍊緊湊,文句整齊,氣勢通暢。

  《孫子》的文句總能抓住問題的核心,作反正、虛實、利害、強弱、勞逸、治亂等兩個矛盾方面的分析,以期達到論證周密,說理透徹的目的。

  孫子善於運用比喻來說明抽象的理論。他能把一個複雜而抽象的道理,運用豐富的想象力和領悟力,通過比喻的分析、解說,把問題說得一清二楚,層次分明。

  在《軍爭篇》中,孫子說:「故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其掠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

  這是孫子提出的六項軍事行動,說明一個重要概念,就是用兵要隨著軍情的變化而調整自己的軍事行動:動中有靜,靜中有動,動靜相輔;徐中有疾,疾中有徐,疾徐轉化。

有比喻,有氣勢

  孫子以風火雷震來比如動,以山林陰晦來比喻靜。「不動如山」和「動如雷震」之間,蘊含著辯證關係中產生出來的行動。

孫子討論「勢」和「任勢」問題,也用了非常貼切的比喻來說明抽象的道理。很具說服力,也容易理解。
  三個或三個以上結構相同、字數相近、語氣一貫和意義相關的詞句,排列一起用來闡明道理、反映事物、表達感情的一種修辭方式,叫做排比。

  《論語》中的「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老子》說的「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都是實例。孫子注重文章內容的錘鍊,常用排比句來解說道理,句法念來順口,語勢強勁,大大增加文章的感染力。

  孫子在《第一計篇》里提出詭譎戰術,一連用了多個排句,娓娓道出了軍事家出奇制敵的奧秘,高度概括了軍事上用兵作戰與用詐的關係。

  他說:「兵者,詭道也……利而誘之,亂而取之,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卑而驕之,逸而勞之,親而離之。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孫子這段排比句,句式整齊,音節均稱,鏗鏘有力,概括精闢,形容生動,把道理說透,而突出其思想內容。

  貫穿《孫子兵法》十三篇,作者運用了許多精鍊的修辭來闡述深奧的思想,語意明確,句式整齊,一氣呵成,了無斧鑿痕迹。

  南宋文學理論家李嗜卿著有《文章精義》一書,評述先秦、兩漢、唐宋名家文章,他對孫子的文學成就給予很高的評價。

  著書立說,光有理論或光耍嘴皮子都是不行的。後人說《孫子》「兵以文傳,文以兵著,兵文並茂,相形益彰。」是很公允的評價。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9:50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