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打開熒光屏,每日見中華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5-22 03:1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陳有為(華盛頓)

打開熒光屏,每日見中華。

  中國電視內容豐富,觀眾的興趣與評價則因人而異。知識分子與中老年人最關心中國發展成就與社會時代變遷,年輕人則喜愛時尚與流行歌曲。

  你看那星光大道上聲光布景爭奇鬥妍,伴奏音響震耳欲聾,演員輕歌曼舞千姿百態。一曲過後,燈光搖曳,蒸氣噴發,雲霧瀰漫,彩紙、氣泡與金銀鉑屑全場飛舞,望不到盡頭的觀眾席上掌聲雷動,無數的熒光棒在空中搖晃。那熱鬧的場面,比美國搖滾樂、拳擊賽或馬戲團演出的轟動效應有過之而無不及。

不是藝術是娛樂

但與其說它是藝術,不如說是娛樂。因為這種情景效果,完全是靠聲光技巧與舞台效果來烘托,而不是靠歌聲本身產生的。形式上越是眼花繚亂,越令人覺得內容空泛,談不上什麼「經典」,聽過看過就忘了。

如果古典音樂是永遠閃光的星星,則流行歌曲不過是夏夜的螢火。筆者有時注視這種節目不是為了欣賞,而是在想:這種火爆場面究竟說明了什麼。

首先讓我聯想到的,是世界上當紅女高音歌唱家莎拉·布萊曼與義大利盲人美聲男高音歌唱家波切里的兩場音樂會。一場在紐約赫德遜河畔的傍晚,晚風輕拂,落日餘輝給會場染上了柔和的色彩。另一次是在拉斯維加斯一個古堡式建築近旁的廣場,暮色蒼茫中的幕天席地構成了天然的布景。

  兩場音樂會既沒有舞台,也沒有複雜的聲光布景與音響效果。作曲家韋伯《歌劇魅影》里兩首名曲,Music of the Night與Time to Say Goodbye化為扣人心弦的歌聲在空中飄蕩,演員、樂隊、指揮、觀眾和周圍環境融為渾然一體。人們在歌聲與情景交融中得到了美好的藝術享受,那歌聲聳入雲霄,縈廻耳際,令人回味無窮。

他們唱的不是古典音樂,而是膾灸人口的流行歌曲,但那是富有經典味的流行歌曲。演員以天賦的藝術才能和刻意追求的表現能力,把流行歌曲提升到了古典音樂的境界。藝術的價值在於藝術本身,而不是任何形式上的外在包裝。那星光大道上的火爆場面,不管多麼熱辣轟動,也算不了藝術。它們不過是看起來色彩繽紛而轉瞬即逝的,淺薄空虛的泡沫。
還有那越來越流行的時尚。不僅是時裝秀表演,而且在舞台屏幕上以至日常生活中,人們都以追求時尚為榮。跟從前那種「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清教徒時代相比,講究衣飾,追求時尚,應該說是一種美化生活的物質進步。

追求時尚 格調低俗  

  然而,時尚是一種美的麻醉劑,也是會令人喪失判斷力的迷魂藥,因為它使人以無知的摹仿代替純真的自我。現在舞台和熒屏上最時新也最普遍的裝扮,就是弔帶裙和雞毛頭。你看那節目主持人、獲獎者與授獎者, 以至端獎品的服務員,幾乎滿台都是弔帶裙打扮。那時尚摹仿勁兒,令人回想起改革開放初期公車女售票員都要穿著時髦高跟鞋上班的情景。難怪教育部要在高考時下令監考人不得穿弔帶,以免使考生產生雜念。

  在西方,坦肩露背的弔帶長裙是女性一種華貴端莊的正式著裝,只有在隆重的場合如白宮國宴、奧斯卡獎授獎儀式或場面較大的婚禮上才穿著。而且其款式與色澤必須與年齡、身段、容貌與膚色相匹配。除此之外,賣笑賣身的神女也會以廉價的暴露衣裙在夜晚徘徊街頭招徠顧客。

什麼叫美?美就是恰如其份,恰到好處。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賦》里描寫他的東鄰美女「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際一分則太短」。而今那些追求時尚,不顧容貌體型而胡亂打扮者,只能是東施效顰丑上加丑而已。

  不好說這有多麼低俗,只能說它離高雅有多遠,不知高雅為何物。作為電視演員或節目主持人,應當力求儀態端莊,服飾大方,談吐得體,富有品味,令人無形中感覺到他或她的文化底蘊,而不是去摹仿那種看上去慘不忍睹的低俗打扮。我真不明白,為什麼那些以大牌自居的明星和節目主持人,也要以梳個雞毛頭來討好觀眾,去充當形象庸俗的傳播者。

  說到品味和底蘊,那可是需要常年的積累和鍛煉,決不像往衣櫃裡邊增添新裝那麼容易。前年有一家著名電視台開展環球華人選美活動。在一次評審會上,一位作家要來自南方的候選人舉出五個世界聞名的藝術家。誰知這位容貌姣好的美女,點了貝多芬、莫扎特和舒伯特三個音樂家的名字之後,再也想不起別人來了。

內在美比外表美更重要

  蹩了半天,她忽然急中生智,指著在座的另一位評審員說,「還有你」。那位在香江也未必眾人皆知的專欄作家真是受寵若驚,出乎意料地被提升為世界文化名人了。看到這種鏡頭,實在令人啼笑皆非。

  作為一名評論作者,我無意貶低那些活躍在電視觀眾面前的演員和電視工作者,也不想否定年輕人愛好流行歌曲與追求時尚的熱情。青春男女熱愛生活精力旺盛,想借適合於他們口味的娛樂活動來鬆弛工作與學習帶來的緊張壓力,這是他們應該享受的生活權利,誰也無權干預。

  我想說的只是,生活應該有娛樂,但娛樂並不等於生活的全部。如果少男少女沉緬於那種泡沫般的娛樂,把人生的目標局限於感官享受或一夜成名的明星夢,那不應該是生命的真正價值。

  那些一心想當明星的演員和節目主持人,應當具有令人賞心悅目的玉樹臨風形象,而不是滿足於當輕飄飄的牆上蘆葦。他們應該清醒地思考一下,並非你站在這個位置上就等於你有那個水平。而要反過來想一想,如何使自己更為充實與具有表達得更好的內在修養,不要把「令尊」誤為「家兄」,你才能使這個位置更加符合觀眾與時代的要求。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5:0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