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從2000點漲到3000點,用了4個月左右的時間,而從3000點到4000點,只用了不到1個半月的時間。很多股民不明白: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了股市如此瘋狂?記者為此採訪了有關專家。
1. 人民幣升值
外匯投資專家、聚匯寶投資公司總經理高峰表示,對比當年日本、韓國等國貨幣升值時的股市表現,可以發現,貨幣升值是牛市的重要推動力之一。日本在1971年到1989年,日元升值3倍,日本股市則上漲了20倍;韓國在1985年到1990年,韓元升值30%,股市上漲了5倍;進入5月以來,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先後突破了7.7、7.69和7.68三個整數關口。按照14日中間價計算,匯改以來人民幣累計升值幅度已經超過5.68%。
2. 宏觀經濟持續向好
齊魯證券的資深分析師劉保民表示,宏觀經濟背景持續向好,為我國股市成長提供了巨大的空間。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20.9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已連續4年達到或略高於10%,投資、出口和消費三駕馬車增長強勁。

5月17日,兩位股民看著濟南某證券公司內飄紅的大盤,喜上眉梢。左慶攝
3. 上市公司得到改善
渤海證券濟南英雄山路營業部總經理馮彥強認為,2006年,隨著大盤藍籌股上市和「海歸潮」,上市公司的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雖然並非所有上市公司的質量都迅速改善,但起決定性力量的大盤股和一些民營上市公司的質量以及盈利能力卻得到了實質性的提升。
4. 股權改革成果顯著
銀河證券濟南營業部的冷冰岩總經理分析說,股權分置改革使中國股市的制度基礎發生了根本變化。自2005年以來,以股權分置改革為主軸的資本市場的一系列改革大刀闊斧地進行。2007年1月1日,新的會計準則已經在上市公司中率先執行。
5. 場外資金拉升大盤
省城證券投資專家普遍認為,除了各種因素之外,基金、機構,甚至包括散戶在內所組成了「天量」充裕資金,這種巨大的「買盤」力量,也是造成大盤連漲的一個客觀原因。4月份,兩市新開A股賬戶478.75萬戶,創下歷史新高。而在單向流入的近2500億元中,機構資金只有三分之一,新增資金中個人是機構的兩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