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副總理吳儀星期四批評美國的一些人鼓吹貿易保護主義,說這種做法會阻止經濟全球化。然而,美國專家指出,吳儀只是對美國提出批評,但是卻沒有表明中國自己將如何幫助打破全球貿易的不平衡狀態,因為在平衡國際貿易方面,中國是責無旁貸的。
*吳儀罕見撰文於華爾街日報*
在星期四發行的華爾街日報上,中國副總理吳儀罕見地撰文評論美中經貿關係。
吳儀說,中國和美國的經貿關係是世界上最複雜的經貿聯繫,雙方從35年前幾乎沒有任何貿易往來發展成為對方的第二大貿易夥伴,雙邊貿易額從1979年兩國建交到2006年增加了106倍,相當於每年增長近19%。
這位主管中國經貿和金融的副總理說,美中互利的經貿發展使兩國企業獲得良好的投資回報。在過去28年的時間裡,美國在華投資超過5萬2千多個,總額達547億美元,2005年美國企業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611億美元。
吳儀還說,美國的400到800萬個工作機會同對華貿易密切相關,1996年至2005年為美國的金融、經銷和服務業創造了1500萬個新職位。廉價的中國商品過去10年為美國消費者節約了6千億美元,僅2004年就節約了1千億美元。
*專家:中國官員應多利用美國媒體*
中國副總理吳儀在美中戰略經濟對話下星期二即將在華盛頓舉行之前在美國非常有影響的華爾街日報上發表文章談論美中經貿關係引起美中經貿專家的關注。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客座教授比得.博特利爾告訴美國之音:「我很高興她這樣做了。我覺得中國的體制沒有充分利用美國的媒體來解釋他們的看法和立場。在美國報紙和雜誌上發表的對中國的批評通常都沒有得到回應。中國官員、學者應多利用唾手可得的美國媒體。」
博特利爾教授是一位長期從事中國貿易問題研究的美國專家。他認為,主管中國金融和經濟工作的吳儀副總理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的文章不僅引用中國的資料,還援引了美國的資料來源,使她的論述增加了可信度。
*專家:中國應明智努力了解美國政治運作*
在美中兩國官員為下星期的戰略經濟對話進行最後準備的時候,美國國會一些議員也在醞釀著一些針對中國的議案,一旦中國沒有做出承諾削減美中巨額貿易赤字,加快人民幣升值的步伐,這些國會議員將推出懲罰和報復性的貿易保護法案。中國副總理吳儀認為這種做法等於將貿易問題政治化,是不負責任的做法。
博特利爾教授說,美國的一些政治家並不一定對他們關注的某些問題十分熟稔,但作為美國法律的制定者,他們能對行政當局施加很大壓力,促使政府轉而施壓北京,提升人民幣的幣值。他說,不管這些議員提出的解決辦法是否合理,中國必須明智和努力地了解美國政治運作的現實。
*專家:中國應為自己的利益採取更多措施*
美中兩國貿易逆差2006年達到創紀錄的2325億美元。對於美中兩國越來越龐大的貿易不平衡,中國總理吳儀強調,貿易逆差是由同經濟全球化相關的儲蓄和投資、勞動力和投資配置等因素造成的,並沒有真實反映美中經貿關係的總體利益變化。吳儀錶示,中國不尋求貿易順差,將通過擴大國內需求和消費增長促進國際收支平衡。她還呼籲美國發揮全球科技領導者的優勢放寬出口限制,扭轉美國在中國市場份額不斷縮小的趨勢。
然而,美國的經貿問題專家博特利爾博士指出,吳儀的文章除了對美國進行批評之外,並沒有明確指出中國將採取什麼措施來幫助解決全球貿易不平衡的問題。他認為,為了中國自己的利益,而不是美國的利益,有一些事情中國是能夠做的,而且也是應該做的。
他說:「我建議中國加快人民幣升值的速度。我認為,人民幣升值的速度太慢了。中國應該能讓人民幣升值更快一點,中國過去兩年讓人民幣升值7%顯然是太少了。他們至少在名義上讓人民幣多升值一些,但升值多少,沒有人知道。人民幣升值快一些符合中國的利益,儘管太快了恐怕會太危險。」
博特利爾說,美中貿易發展如此迅速,出現貿易爭端非常自然,可以在全球經濟體系的很多機制中得到解決。他說,美國應在現有的機制中化解雙方的分歧和爭端,而不能付諸於單邊貿易保護主義。他說,減少美中貿易不平衡,美國也應該對其出口管制重新進行評估,消除一些不必要的出口限制。
此外,博特利爾教授說,中國應加快金融體系的開放。他說,中國正在兌現入世承諾,這固然很好;但是,中國利用世界金融資源加速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也符合中國的利益。他認為,中國應更果敢地讓外資參與,把外資在中國資本市場上所佔的比率提高到50%,從而使中國的資本市場得到迅速發展。
*專家:盼美中對話取得兩方面成果*
第二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將於5月22號到23號舉行。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說,美國希望中國至少能提出一些可衡量的、可確認的具體措施。不過,保爾森強調,這次對話應成為美中雙方坐下來認真傾聽對方意見和建議的場合,而不是討價還價。
博特利爾教授希望,這次美中戰略經濟對話至少能取得兩個方面的成果。他說:「首先,在某些關鍵的領域雙方能取得一些具體的進展。但中國不會公開宣稱將讓人民幣升值;第二,要把這次會談看成是一個雙方真誠對話的機會,兩國都把這種對話作為一個有用的平台和機制,共同解決雙邊存在的經貿問題。」
- [05/17]中國開始打造自己的超級油輪船隊
- [05/17]網路時代的稀缺資源──注意力
- [05/18]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後探討危機起因 亞洲國家搞錯開放金融市場順序
- [05/18]亞太裔最關注移民改革
- [05/18]盜版---中國俄國是美國在全球打擊的前兩名
- [05/18] 吳儀副總理訪美左右開功, 罕見撰文於華爾街日報, 批評美保護主義
- [05/18]海外媒體落地中國艱辛努力, 中國要保衛國家文化安全
- [05/18]美國佔領后, 伊拉克飽受內戰和暴力摧殘, 成人間煉獄, 何來民主進步
- [05/18]未查出致北美寵物貓狗死亡化學成份, 中國促美不要集體懲罰農產出口商
- [05/18]*中央斗諸侯*, 宏觀調控關鍵難在中央地方關係
- [05/18]俄羅斯經濟看好, 經濟巨變給外來投資帶來機會
- [05/18]台灣軍事演習展示自衛信心不足, 出現失誤不足為奇
- [05/18]力量對比不成比例, 台灣申請加入世界衛生組織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