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亞洲金融危機十年後探討危機起因 亞洲國家搞錯開放金融市場順序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5-18 13:1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今年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10周年。這個當代經濟史上的重要事件不僅對亞洲地區的經濟、政治穩定和人民生活造成深遠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其他地區的經濟。不過,10年後的今天,人們對導致那次金融危機的原因仍然存在爭論。

1997年夏天始於泰國和韓國的亞洲金融危機後來擴散到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甚至整個亞洲地區,給這些經濟體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動蕩。這次危機後來還擴展到俄羅斯以及世界其他經濟體。而處於這次危機中心的國家在危機發生之前因為取得驚人的經濟增長而受到全世界的羨慕,他們所採取的經濟政策也受到廣泛的讚譽。

這個製造了「亞洲經濟奇迹」的地區為什麼爆發了二戰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呢?

*亞洲國家搞錯開放金融市場順序*

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的助理秘書長、原馬來亞大學的經濟學教授周墨(Jomo Kwame Sundaram)在華盛頓的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和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以及美國世川和平基金會聯合主辦的紀念亞洲金融危機10周年的研討大會上表示:「當然,這次危機的起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我認為,把焦點集中在兩個方面比較有幫助。最重要的是,在80年代初的世界經濟衰退之後,金融全球化受到各個方面的青睞,特別是受到財經媒體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機構的推崇。在80年代的債務危機之後,金融自由化的進程進一步得到推動。」

周墨指出,主張金融自由化的人也認為,這些國家把開放金融市場的先後順序搞錯了。他們錯誤地最先開放資本項目,結果導致金融體系出現各種各樣的脆弱性;另外,投資者,特別是外國投資者的群體效應也對危機的產生和蔓延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他說:「它所指的是,泰銖在97年7月2號的崩潰在鄰國引起了連鎖效應,被稱之為傳染。危機擴展到該地區的其他國家。」

周墨說,這次危機因為金融市場本身以及金融機構的做法而進一步惡化。

*外部和內部因素結合*

在1992年到1998年期間擔任印尼中央銀行行長的J.蘇德拉查.吉萬多諾在研討會上表示,在探討危機的起因時,人們往往爭論它是由外部因素還是內部因素造成的。但是,他認為,起因是兩個方面的結合。

他說:「當我研究印尼以及其他一些國家發生的情況時,我的看法是,導致危機發生的原因既有外部的也有內部的因素。泰銖在實現浮動匯率之後出現的急劇貶值引發了印尼盧比的快速貶值,但是,印尼銀行體系以及其他金融機構存在的結構性弱點使得貨幣貶值演變成一場危機。」

這位經歷了金融危機的前印尼中央銀行行長認為,即使在泰銖不出現危機的情況下,印尼也難以倖免,因為泰銖貶值只是一個導火索,如果沒有這個導火索的話,其他的因素也會導致印尼出現危機。

*中國人民幣貶值*

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國際政治經濟的禹貞恩教授在研討會上卻對引發危機的原因提出了一個不同的看法。

她說:「在象徵層面,我們可以回顧,亞洲危機實際上是在中國(1994年)將人民幣貶值的時候開始的或是引發的。這個舉動引起的各種各樣的傷害,在很長一段時間使亞洲地區深受其害。」

這位在韓國出生和長大的政治學教授表示,亞洲金融危機是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標記,它標誌著亞洲地區以日本為主導的世界秩序向以中國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過度。

不過,聯合國經濟社會部的助理秘書長周墨則不完全贊同這種看法。他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人們傾向於誇大1994年人民幣貶值的重要性。實際情況是,一直到1994年,中國執行的是雙軌匯率,後來轉換到單一匯率,所以第二個匯率實際上不存在了。從更高的匯率不存在的意義上來看是有一個貶值。從那之後,中國基本上採取了與美元掛鉤的匯率政策。當然最近稍微出現了一點變化。」

*亞洲國家與美元掛鉤的匯率政策*

經濟學界一般認為,這些亞洲國家採取的與美元掛鉤的匯率政策是導致危機發生的一個根本性原因。美元在1995年的升值導致東南亞國家的貨幣升值,結果使得這些國家在出口市場失去競爭力,加劇經常項目的赤字。

其他原因還包括對短期外國基金的過度依賴、對經濟監管的不善以及過高的固定資產價格,美國的金融投機商索羅斯正是利用這些結構性的弱點對這些貨幣發起襲擊。當美國之音記者在研討會現場問泰國財政部駐華盛頓使館的一位官員如何看待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時,她毫不猶豫的回答說,「索羅斯」。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1: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