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發表的報告警告說,到2050年時,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和衝突可能迫使至少十億人失去家園。這項報告出自倫敦的一個基督教救援慈善機構。報告說,貧窮國家將遭受最嚴重的打擊。
*「發展導致的遷徙」*
基督教救援組織說,儘管發達國家經常把注意的焦點放在涌到本國的經濟移民和尋求庇護的難民潮上,一些國家內部的被迫遷徙才是更嚴重、卻不常得到討論的問題。
這項報告說,除了衝突和迫害,許多人因為國家的發展計劃而被迫遷移。這項報告把這種現象歸類為「發展導致的遷徙」。
報告舉出在緬甸的克倫族人為例,他們因為國內的衝突被迫離開家園,而緬甸政府計劃建築水壩和其它大規模的開發計劃,包括種植油棕櫚,使他們的情況更為惡化。
這項報告說,全世界有1億6千3百萬人被迫遷離家園,其中有1億以上是因為開發計劃而被迫遷徙的。
這項報告還說,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用所謂生物性燃料取代礦物燃料將需要更多的土地種植,因而會迫使很多人遷移。
*氣候變化的影響是「未知因素」*
報告把氣候變化造成的潛在影響形容為「未知因素」。但是,基督教救援組織發言人納特告訴美國之音記者,因為氣候因素導致的遷移人數的增加已經是大家公認的事實,造成嚴重污染問題的各個方面,現在應該採取行動了。
納特說:「我們感興趣的是如何影響一些國家的政府--那些廢氣排放量最大的國家,特別是歐洲、美國和排放量越來越大的中國和印度。他們希望這個問題會消失,因此,這將是一個長期的努力。在我們尋求影響那些造成污染的國家的長期努力中,這項報告是一個起點。」
基督教救援組織的報告還呼籲各富裕國家的政府擔負起氣候變化和其它因素引起人民被迫遷移的責任,並且協助提供發展中國家在這方面的財務開支。報告建議,每年提供1千億美元的資金來幫助受影響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帶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