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在這次「蝴蝶效應」中,中國央行扮演的是哪只蝴蝶?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10-2-20 10: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2評論

關鍵詞:

zt  亞馬遜河畔的蝴蝶扇動翅膀形成的氣流也許會導致遠在千里之外的紐約形成一場風暴,這種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猜想正是所謂「混沌理論」的基礎。

  亞馬遜的蝴蝶和紐約的風暴,兩者之間要說有聯繫吧,找不到因果關係;要說沒有聯繫吧,世間萬物皆有影響,誰又能保證互相之間沒有邏輯關係呢?

  希臘的財政危機引發人們對歐元崩潰的擔憂,歐元的脆弱又引起了人們對美元升值的關注,美元的走強不但引發了中國9年以來的最大的美國國債減持行為,而且導致了以美元計價的大宗商品期貨價格的暴跌,甚至美國股市也陷入調整的泥潭,道瓊斯的高位回落不可避免地影響到春節前沒有方向感的中國股市,但是又有誰能想到,中國春節前最後一個交易日收市之後,中國央行會出人意料的提高存款準備金率,而這一舉動導致全球股市當天暴跌,美元漲到了七個月以來的新高。

  希臘的那點危機和中國的股市表面上看並沒有什麼關係,同樣中國央行提高存款準備金和美元走強表面上看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事實上,通過資本這根紐帶,歐元、美元、人民幣;歐洲股市、美國股市、中國股市;黃金、石油和大宗商品期貨就全部產生了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這就是名副其實的全球化。

  2009年,中國經濟增長8.7%,對於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50%,中國央行進入2010年之後連續二次提高準備金率對外釋放的就是貨幣政策收縮的信號,境外投資者擔心的是,一旦中國經濟增長減速,在歐豬四國危機未解之時,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會來自何方?所以在歐洲股市領跌的不是別的公司,正是銀行和礦業,泛歐績優股指標富時Euro First300指數在中國央行的消息公布之前曾經有過1%的上漲,但是消息公布之後,由漲轉跌,跌去的幅度有0.5%,原因在於他們認為存款準備金的提高會削弱中國人的購買力,而中國正是原材料的大買家,所以對礦業股影響重大。

  這真是一個絕妙的諷刺,中國的投資者在春節長假之前經常會為持幣過節還是持股過節而困惑,他們擔心的不是中國經濟會在春節期間發生什麼突變,而是外圍市場在此期間會有什麼變故,這一次被嚇一跳的不是中國人而是外國人,始作俑者居然是中國的央行,不能不讓人感嘆今非昔比。

  當然,不管在什麼時候,決定事物發生髮展方向的還是內因,外因會起作用,但畢竟是暫時的;也正因為這樣,中國提高存款準備金的影響對歐美股市的影響是不可持續的,美國經濟指標的好轉很快就抵消了來自中國的消極影響,推動道瓊斯大幅度上漲,皮球又踢回給了春節之後的中國投資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2 個評論)

回復 碧海琴音 2010-2-20 10:03
沙發
回復 roaming 2010-2-20 12:07
下面那隻?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5: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