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俄交惡,中國能左右逢源嗎?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5-4 13:3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也許是過去大半年以來,全球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美國陷入伊拉克沼澤之困境,以及美可能對伊朗發動攻擊上,而忽略到這世界上還有其他許多重大事件,都已一一呈現在世人眼前。其中一項,以筆者之見,為美俄交關係惡化,而且有大幅提升之勢。可惜沒有被世界媒體格外顯注登載及分析,請讀者細看下列:

  (1)去年五月美國副總統錢尼,在一次國外訪問演說中,大肆評擊俄國背棄民主,壓榨人權,利用自身豐富能源儲備,向鄰國盡敲詐勒索之能事。

  (2)自二零零四年起,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一連串吸收了拉脫維亞,愛薩尼亞,立陶宛,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等七國為新會員國,使北約擁有一道從波羅地海到黑海不間斷的戰略防線。這自然遭到俄國強烈不滿,認為北約已擴張到俄國大門口了。

  (3) 去年十一月,美國參議院通過支持阿爾巴尼亞,克羅埃西亞,喬治亞,馬其頓,烏克蘭加入北約,並允許美國對上述五國提供軍事援助,使其軍隊達到北約標準。由於喬治亞及烏克蘭之加入,再次遭到俄激烈反對。

  (4)美宣布將在波蘭及捷克斯拉夫境內部署反飛彈防禦網,觸動了俄國總統普京肝火,他於今年二月十日在德國訪問演說中,猛烈遣責美國之單邊主義政策及濫用武力。

  (5)今年四月六日,美國務院公布「美國在全球支持人權和民主」報告,批評俄國背離民主,侵犯人權。並透露去年美對俄內部一些政治團體之支持,已初步奏效,因之將繼續援助之,以求影響二零零八年俄國總統及國會(杜馬)大選。

  (6)今年四月十日,布希簽署「北約自由法案」,使美國支持北約東擴計劃正式成為法律。

  (7)今年四月十三日,俄國國會(杜馬)壓倒性通過一項政治聲明,指責美國干涉俄國內政。

  (8)今年四月十六日,美國務院公布「二零零七到二零一二年美外交戰略計劃",其中有兩項要點針對俄國:(a)反擊俄國在某些領域之負面行為(指俄國向伊朗,敘利亞,委內瑞拉等國出售武器)。(b)繼續推動原蘇聯加盟共和國之顏色革命。

  (9)今年四月二十三日,美國防部長蓋茨訪俄,企圖解釋美為何要在東歐布置反飛彈防禦網之事,無奈俄國不買賬,使他蒙受冷遇,空手而歸。

  由上述可見,美國以民主,自由,人權維護者自居,大肆討伐俄國之不當。在全球戰略上,不惜重用北約組織,吸收前蘇聯加盟共和國東部諸鄰國為會員,進而包圍俄國。美國毫無保留地直接干涉俄國內政,措辭之嚴峻,聲勢之浩大,策略之周密,為冷戰後之僅見。俄國為本身安全,激烈反對北約東擴,尤其是反對在東歐布置反飛彈防禦網,是必然之事。正如同俄國欲在古巴,墨西哥,加拿大境內,布置反飛彈防禦網,美國能安心過日子嗎?面對冷戰後來自美國如此猛烈嚴峻之挑囟,俄國之反擊措施如下:

  (1)揚言將發展超級多彈頭洲際導彈,使美國反飛彈防禦網,無能為力。

  (2)俄國計劃將其核子潛艇艦隊,移駐北極地區,使美國衛星無法跟蹤。

  (3)退出歐洲常規武器限制條約。該條約將於今年年底到期,目前俄國表示無意再續新約。

  (4)楊言不排除隨時摧毀波捷導彈防禦系統,後者不敢開罪美俄,左右為難。波捷人民對此也不熱衷。

  (5)今年四月十三日,俄國國會(杜馬)壓倒性通過一項政治聲明,指責美國干涉俄國內政。

  (6)打中國牌,在莫斯科舉辦「中國日「,邀胡錦濤主席赴會(今年三月二十六到二十八日),共襄盛舉。

  或有讀者百思不解,美國為伊拉克,伊朗,及北韓諸等湯手山芋,日夜憂慮,自身已呈疲憊,還正需俄中參與解決,為何敢在此時此刻,單挑俄國,緊逼俄國於其自家門口,毫不留情?筆者之分析如下:

  (1)普京上台後之治國方針,是求恢復前蘇聯之國際地位。這與美國獨霸全球野心不相吻合。當在七年前普京初掌權時,美國企圖拉隴他。布希邀普京為其德州農場貴賓,受盡禮遇,但普京沒有屈服。美國改持觀望態度,看普京是否能大幅提升,俄國軍事及經濟國力。七年來世界石油價格猛漲,使俄國經濟大為好轉。有經費擴充軍備,加上普京治國有方,深得民心,一掃前葉爾蓀總統之「國際乞丐「行像。俄國之迅速發展,使美國坐立不安,因之決心向俄國發難。

  (2)美指染中東中亞能源儲備,但該二區昔日是前蘇聯勢力範圍,俄國以繼承人自居,處處與美國兢爭,美國腦火,必除之而後快。

  (3)俄國與伊朗軍事貿易關係密切。俄國是伊朗最大武器供應國,而且與伊朗的經濟關係是龐大深厚的。此為美國遲遲未敢對伊朗動手主要原因之一。美國顧慮,俄國為維護在伊朗之經濟利益,在伊朗一但遭受到美國攻擊時,會給伊朗大量先進武器。為求此類之可能性達到最低,美國可以在上述各方面對俄國減緩打擊,以求交換俄國在伊朗問題上之讓步。

  (4)自開始,俄國就反對美國進兵伊拉克,美國懷恨在心,想在其他方面給俄國難看。

  今後俄國反擊美國有多大效果,則須視俄國新總統之能力作為(普京反覆重申絕不尋求第三次連任),更要看國際能源價格之波動而定。油價居高不下,是俄國近幾年來經濟好轉之唯一因素。 中國夾在美俄交惡之中,能否左右逢源,漁翁得利呢?也許能在下列美中,俄中近大半年來之互動實況中,找到些跡象。

  (1)美中領域正面互動:兩國舉行首次經濟戰略對話,兩國軍事首長互訪。前者為求降低美國貿易赤字,後者為探聽中國軍力虛實。都是美國為其單方面利益作想,嚴格而論,不能視為良性互動。

  (2)美中領域負面行動:美日及美日印軍事演習,美F-22戰機駐進日本,增加駐太平洋之美核潛艇,將中國控告到世貿組織(WTO), 答應賣中程先進導彈給台灣等極為不友善措施,都可算是挑囟圍堵中國行為。從上述諸項觀之,看不到絲毫傾向,美國要有必要聯合中國對抗俄國,至少目前是如此。萬一美蘇交惡繼續提升,美國也許會採取不同政策,一切有待觀之。

  (3)俄中領域正面互動:兩國領袖互訪,並簽訂數項協議。黑盒子島將歸還中國。

  (4)俄中領域負面行動:俄國執行零售商法案,將中國商人驅出國境。俄國早已答應建造通往中國之油管,但遲遲未能啟動。俄國不肯賣最先進武器給中國,但卻賣給了印度。由上看來俄國對中國無信心,害怕中國太強大,對俄造成威脅。俄國目前似乎只打算透過上海合作組織,對抗美國。這是他不想付出代價之如意算盤,但行不通。因為目前上海合作組織之架構有待設立,會員國必得增加,彼此還得同意締結軍事同盟,方有對抗美國之力量。這將是一項艱巨重大行動,是否能夠成功,有很大的未知數。中國至少目前仍需要美國市場,如果與俄及其他國家締結軍事同盟,必遭美國,甚至歐盟報復,還有其他任何能比貿易制裁更有效果嗎?

  勿庸置疑,美中俄目前正處於微妙關係。由於美國先發制人,分別向中俄挑囟,他似乎胸有成竹,認定即使中俄因此而聯合一起,也不足以抗拒美國,在經濟及軍事上壓倒性之優勢。這是因為:

  (1)中俄之間存有歷史性的仇恨及猜疑,難以開誠布公,精誠合作。上述各項俄中領域負面行動,給美國十足信心,中俄同床異夢,各懷鬼胎,美必能分別擊破之。

  (2)美中經濟關係錯綜複雜,中國離不開美國市場,因之在美俄交惡時,中國不敢與俄國走得太近。最近胡錦濤普京公報,並未提及中國支持俄國,反對美在東歐部署反飛彈防禦網之事,足以證明兩國貌合神離。

  (3)雖然近幾年,俄國經濟因石油高漲而大為增強,但其開發及投資資金甚為匱缺。美國在這上可大作文章,以經援為誘餌,逼使俄國就範。

  (4)在反恐,核擴散,全球氣溫變暖等問題上,為本身利益作想,俄中也必須與美國配合。否則這些迫切問題,如果俄中團結一致共同抗拒美國,雙方全力展開軍事兢賽(尤其是在發展太空武器上),這將不是世界之福。

  (5)中國石油甚缺,但又怕完全依賴俄國,受後者之敲詐勒索。因之尋求多方來源,但卻一直受盡美國圍堵刁難。如見中俄關係密切,美國想破壞之,只須在世界石油供應市場上訪寬些即可。

  (6)蒙古有心重新回歸中國之意圖,因俄國從中做梗,中國不便急極回應。此為俄中友好關係絆腳石之一。

  依目前美中俄三國錯綜複雜關係而論,美國有恃無恐,可攻可守。分別與中俄所產生的糾紛爭執,玩全是自已一手造成,為的是要維護其唯我獨尊之超強地位,每見中俄有威脅他的趨勢,立即攻擊,直到後者屈服為止。中俄單獨目前尚無力與美國交手,但如聯合之,與美國勢均力敵。三國關係如同三角戀愛,有愛有恨,愛恨交織。擺在目前的事實如下:

  (1)美國依靠中國之處:中國資金彌補政府赤字;中國之國際地位協助處理朝核,伊核,蘇丹,反恐,溫室效應等辣手問題;中國之潛在市場吸收美國產品。

  (2)俄國依靠中國之處:俄國人民高度享受中國民生產品;俄政府需要中國的不斷購買其軍火,以求維持它的國防工業;中國的資金開拓俄國經濟建設。

  由上述可見美俄有求於中國遠比有求於彼此為大。中國一直想與美國互惠共榮,但美國牛仔總統不領情,反而百般刁難打壓,逼得中國與俄國走在一起,消極對抗美國。為使俄中同盟有實力,胡錦濤上月向俄提出下列四點作為同盟基礎:

  (1)坦誠互信。(2)中俄關係應為雙方外交之重點。(3)雙方應支持對方之貼身利益。(4)用上海合作組織推動雙方安全合作,區域穩定。(5)中俄提倡多元化世界,維護世界穩定,消除爭端。

  迄今普京尚未答覆。

  按目前局勢看來,筆者認為中國只求與美俄維持正常關係,不存左右逢源之奢望。但國際局勢,猶如氣候,瞬息間,千變萬化,往往非人力所能料及。因之中國必需以不變應萬變,方能迄立不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5:5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