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闡述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血脈和根源, 易中天哈佛演說中國人智慧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4-27 19:52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易中天哈佛演說中國人智慧

當地時間4月25日傍晚,當前中國頗具影響和爭議的《百家論壇》主講人易中天教授應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文化中國-名家講壇」系列活動的邀請,在中國海外交流協會文教部郭錦玲副部長和劉為傑處長、波士頓亞洲文化中心主任楊頌的陪同下,來到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大禮堂演說。

報道說,波士頓華人對這場高質量的文化講座期盼已久。易中天先生哈佛講座的消息一經發布,便得到社區熱烈響應。一個多月來,《僑報周刊》的許多讀者致電亞洲文化中心詢問詳情,擔心能不能佔到座位。

當晚波士頓初春大雨,但阻擋不住「乙醚」(易迷)們親眼一睹「超級教授」風采的願望。燕京大禮堂300多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走道上、階梯上、講台前的空地上也坐滿了人,這種盛況在波城中文講壇上實屬罕見。聽眾中有三成是年逾古稀的老人。他們冒著雨,一路攙扶著坐地鐵趕來,不願錯過這場華語文化盛會。

易先生演講的主題是「中國人的智慧」。他認為,無論過去還是現在,無論國內還是海外,中國人都表現出獨特的生存智慧。這些智慧可以歸結為先秦諸子的深遠影響。這是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血脈和根源。

易中天先生延續了他「以故事說人物,以人物說歷史,以歷史說文化,以文化說人性」的獨特風格,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先秦諸子的故事和道理。從孔子的「一顆愛心」,到孟子的「一股正氣」;從墨子的「一腔熱血」,到韓非子的「一雙冷眼」;從老子的「無為無不為」,到莊子的「無為之用」,再到荀子的「科學的進取心」…… 易中天希望海外華人能夠了解這些與西方文化不同的中國智慧,在異國文化背景下也可以做到清清楚楚做事、明明白白做人。演說內容豐富,表達風趣幽默,聽眾席上笑聲不斷。

「文化中國」系列活動是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自2006年起傾力打造的系列文化活動品牌。它包括文藝演出、展覽、講座、大型戶外活動等。美國亞洲文化傳媒集團長期從事新聞、出版、印刷和文化交流等多元化服務,旗下包括《僑報》、《僑報周刊》、美國中文電視和亞洲文化中心等。此次在中國海外交流協會的大力支持下,亞文集團將目前中國熱門的中央電視台《百家論壇》經典講座引入北美。

以易中天先生為主講人的「文化中國-名家講壇」首場講座結束后,聽眾們排隊等待易先生簽名,還意猶未盡地向波士頓亞洲文化中心的工作人員表示,希望主辦單位能夠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豐富社區文化生活。有的聽眾甚至列下了自己心儀教授的名字,希望在不久的將來能在「文化中國-名家講壇」上聽到偶像
倍可親(backchina.com)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14:09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