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寡頭政治和家族集團:葉利欽帶來和帶走了什麼?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4-26 21:20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葉利欽走了,比他更早離開俄羅斯政壇的還有極具葉利欽特色的「寡頭政治」。為使社會政治制度不可逆轉,葉利欽通過政治手段和權力機制培育了「寡頭階層」,他將寡頭作為執政的政治基礎和支撐力量,長期給予經濟回報。「寡頭政治」和「家族集團」一度成為了俄羅斯政壇的重要特徵。

「如果把轉軌比擬為從此岸駛向彼岸的一艘船,那麼葉利欽這個掌舵人使船駛離了此岸,但沒有到達彼岸。然而這艘船也沒有掉頭而返,更沒有在風浪中傾覆,而且還在冒著風浪向彼岸前行。」「我們生活在兩個時代之間。」葉利欽說。這位被普京稱為「民族領袖」的俄聯邦首任總統,利落地送走了一個舊時代,卻在開創新時代的道路上艱難跋涉了8年。

歷史學家秦暉評價說:「如果把轉軌比擬為從此岸駛向彼岸的一艘船,那麼葉利欽這個掌舵人使船駛離了此岸,但沒有到達彼岸。然而這艘船也沒有掉頭而返,更沒有在風浪中傾覆,而且還在冒著風浪向彼岸前行。」他將下葬於莫斯科郊外的聖處女公墓,同樣葬在這片墓地的還有赫魯曉夫,而絕大部分蘇聯領導人,都葬在克里姆林宮牆下。「他就像是一個一流的外科醫生,面對的卻是一個瀕臨死亡、毫無希望的病人。他進行了一次充滿痛苦、卻十分必要的手術,病人活了下來。」著名評論員斯瓦尼澤說。

然而,在66歲的退休工會職員布拉佐夫看來,「他做的惟一正確的事情,就是阻止了一場針對戈爾巴喬夫的陰謀,其他的作為全都大錯特錯。」「為什麼一些黨委不希望在代表名單中出現的、沒有好感的人突然變成了得到人們強有力支持的人?」1989年4月1日,蘇共中央機關報《真理報》當天的社論以罕見的方式,就剛剛結束的人民代表選舉發出了這樣的質問。「黨委會……沒有好感的人」說的是葉利欽。一個一年前被宣判政治生命已經終結的人——被解除了所有黨內重要職務,時任蘇共總書記的戈爾巴喬夫在與他的談話中直言,「我不會再讓你搞政治的」,而現在他以89.44%的優勢當選人民代表。這種在此前的蘇聯絕無可能發生的事,在葉利欽身上卻發生了。


如果沒有戈爾巴喬夫堅持把葉利欽從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提拔到莫斯科,如果沒有由他啟動政治改革,葉利欽無論如何也難以東山再起。多年以後,葉利欽這樣回憶當年戈爾巴喬夫解除他職務的那次談話,「那時,戈爾巴喬夫大概真的相信他能說到做到。但是,他卻沒有想到,是他自己製造和啟動了民主進程。……時代已經變了」。《真理報》敏銳地意識到葉利欽當選的不同尋常。不過,這還只是一系列衝擊的開始,隨後的衝擊一浪高過一浪,最終衝垮了強大的蘇聯。時代的確已經變了。葉利欽在莫斯科的出現就是一個標誌。只不過,葉利欽差一點就和這個時代最重大的變化擦肩而過。

1985年4月3日,當伏爾加車內的電話鈴響起時,這位54歲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州州委第一書記正為了春播問題而煩心。電話來自莫斯科,徵詢讓他去中央任建設部長的意見。葉利欽在略加思索之後的回答是「不同意」,但還是在第二天服從了「政治局的決定」。在他的同事看來,州一級的活動範圍對於精力充沛的葉利欽來說有些狹窄了,葉利欽或許一直就在等待這樣的機會。

莫斯科給葉利欽提供了充分表演的舞台。剛一上任,他就對幹部進行了大換血,33個區委第一書記他一下換了23個。他把在地方的工作作風帶到莫斯科,在黨代會報告上,指名道姓談問題、談責任;他放棄了國家給幹部的許多優待,經常混跡於市民之中,一起排隊購買並不充裕的食品,擠公共汽車……他高舉反特權、反貪污的大旗。他的咄咄逼人讓幹部們感到恐懼,卻在市民中贏得了良好口碑,認為他是實幹家。

葉利欽支持改革,甚至不滿意戈爾巴喬夫的速度。他直斥「蘇聯70年時間都未能解決人民溫飽、提供服務和一些社會問題」,甚至在黨的高層會議上也不留情面,從來沒有一個黨員有這樣的表現。終於,他的激進連黨內支持改革的溫和派也難以忍受。1987年的政治局會議和中央全會上,葉利欽與戈爾巴喬夫公開決裂。結果,他在政治上下落的速度和他此前的提升一樣快。1987年11月,他被免去了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的職務,隨後是政治局候補委員.

在失意的日子裡,葉利欽曾說「感覺自己周圍是死一般的寂靜和空虛」,但寂靜中有躁動。激進派、社會失意者關注著他。在葉利欽去職的時候,改革已經進行了一些時日,但是改革成果還未能顯現,經濟增長乏力,供應短缺,怨恨的目光里滿是社會不公……蘇聯早已千瘡百孔,它們遲早會奔涌而出。而經過一年蟄伏之後,葉利欽從一個「正統共產黨人」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反對派。

競選人民代表無疑是葉利欽最重要的一場勝利,接著通過遞補進入最高蘇維埃,葉利欽通過「公眾渠道」重返政治舞台。1989年7月,葉利欽在最高蘇維埃組建「跨地區代表團」,要求「一切權力歸於蘇維埃」;1990年1月又成立「民主綱領派」,目標直指取締「蘇共在蘇聯領導地位」的憲法第六條。而所有這些被視為冒險的行動,到4月蘇聯第4次代表大會時即有實質突破。5月葉利欽贏得了他在黨內最後一次相當關鍵的選舉,出任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主席。

隨後,葉利欽宣布退黨。對此,《華爾街日報》評論說,葉利欽此舉「把蘇聯共產黨撕開,而且是永遠撕開了」。的確,從當選人民代表開始,葉利欽人生每一步躍進最後證明都是讓蘇聯距離懸崖更近。1991年6月,俄羅斯聯邦舉行第一次總統選舉,莫斯科同時有了兩個總統,一個是蘇聯總統戈爾巴喬夫,另一個是俄羅斯加盟共和國總統葉利欽。

8月19日,亞納耶夫等蘇共傳統派發起政變,蘇聯總統辦公廳主任鮑爾金等人軟禁了戈爾巴喬夫,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站在塔曼師110號坦克車頂,葉利欽進行了最後一次保衛蘇聯的表演。他說「國家正處於恐怖的危險中」,他呼籲軍隊「不要再做踐踏蘇聯憲法和其他法律的冒險主義集團罪惡意志的盲目工具」。政變僅僅持續了60個小時即告失敗,葉利欽因為在「平定政變中的卓越貢獻」獲頒「蘇聯英雄」勳章。

不過,隨後的四個月,這位「蘇聯英雄」完成了最後摧毀蘇聯的工作。1991年12月21日,「獨立國家聯合體」成立,蘇聯解體。甚至等不及戈爾巴喬夫清理辦公室,葉利欽就於12月27日接管克里姆林宮。當天的《消息報》報道說:「當戈爾巴喬夫今天進辦公室時,發現葉利欽已經坐在那裡了。」 葉利欽在1999年12月31日辭去總統職務時,這樣評價他和他治下的俄羅斯:「那些我們曾認為很容易的事情,完成起來,實際上卻十分艱難。……他們相信我們可以輕易地從灰色、停滯、極權的過去,一躍而進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來。……事實上沒能一躍而過。……有些問題極其複雜。我們是在不斷犯錯誤和經歷失敗的同時向前邁進的。」

摧毀了過去的時代,成為了國家領導人,葉利欽面臨的下一步是建設。1992年1月9日,葉利欽視察下諾夫哥羅德省。7天前,他簽署了「開放零售貿易令」,正式廢除前蘇聯實施了七十餘年的國家定價制度。而他這次視察的項目之一,就是要看看百姓們對這項政策的反應。然而,剛走進一家食品店,他就遭到了圍攻。「怎麼能夠這樣?」老太太們質問葉利欽。在價格自由化的7天里,牛奶漲價6倍。「葉利欽顯然感到震驚。」時任該省行政長官的涅姆佐夫回憶,「他命令說:首先,立即降價!其次,開除這間食品店的經理!」「我試圖向總統解釋,現在價格已不再受克里姆林宮控制。但在他監督下,黃油的價格當即下調25%。」涅姆佐夫說,「自由化改革就這樣開始了。」

事實上,在1991年秋天葉利欽初掌俄羅斯政權時,市場化改革的計劃就已展開。以蓋達爾、丘拜斯等為代表的「青年改革派」,在葉利欽的支持下,開始制定價格完全放開、國有經濟全面私有化等計劃。在推翻了一個政治制度后,葉利欽現在的目標是經濟制度。年輕的改革者們稱之為「跨越鴻溝的一次性跳躍」的「休克療法」,而葉利欽則說,全面私有化,實施市場經濟,「既是政治任務,也是經濟任務」。國有的企業變成了俄羅斯百姓手頭的股票,當然原先的官僚和廠長們可以買得更多,甚至達到了企業股份的51%。而葉利欽也在他的自傳《午夜日記》中寫道:因為「我們的企業家無法拿出更多的錢」,所以「企業賣得非常便宜」。

被拍賣的不止是前蘇聯的國有企業。在位於莫斯科的一家叫做「色雷伯蘭尼維克」的高級餐館里,一朵普通的玫瑰的拍賣價達到了110美元,驕傲的競拍者把鮮花獻給了身邊的女人。有評論說:「在為了裝條電話線要等上10年的地方,錢終於有了意義。」「體制曾經改變了我。」葉利欽掌權幾天後,就說,「現在是我改變體制的時候了。」「漸進改革」不在葉利欽的詞典中。在他的授意下,年輕氣盛的蓋達爾幾乎在24小時之內,就擬訂了「休克療法」的主要框架。

1992年8月19日,青年改革者們驕傲地宣稱:「(股權改革)是自1917年以來第一個按時完成的、實際效果比許諾更高的全國性計劃。」彼時,全俄羅斯的股東人數,達到了4000萬,但是牛奶、黃油的價格持續在上漲,而且,即便在初級的民主制度下,民眾對休克了的經濟狀況的憤懣,也很快轉化為了反對派的武器。葉利欽與前蘇聯立法機構始終無法調和。副總統魯茨科伊和議長哈斯布拉托夫把議會當作大本營,與葉利欽展開了對抗,製造了「限制總統權力」的大聲勢。

曾經在坦克上號召「軍人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的葉利欽,當意識到自己終於要為「權力」而戰時,對國防部長下令:「將坦克的炮口對準白宮,轟擊,如果他們不投降就徹底消滅他們。」1993年9月21日,葉利欽簽署了《關於俄聯邦憲法改革命令》,繼而宣布解散議會。10月4日,700名俄軍特種兵在T-80重型坦克和武裝直升機的火力攻擊下,攻佔議會大廈。2個月後,議會重新選舉,並最終通過了俄羅斯新憲法。中國國際現代關係研究院的王驪久研究員指出,「這部憲法奠定了以總統製為核心的憲法體制。」

曾經的建築公司經理、莫斯科市委第一書記、現在的俄羅斯聯邦總統,葉利欽的最高權力成為了國家制度的根本。其他的國家制度的建立開始變得順理成章,從總理到莫斯科稅務局、甚至連反對黨,此刻都必須圍繞在總統這個大局下了。普京在讚揚「新憲法宣告了人權高於一切的國家精神」,但是葉利欽在他的回憶錄中稱之為「危機的高峰」。「葉利欽有追求,但其所運用的方法很難不留後遺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關貴海副院長說。

「總統俱樂部」位於莫斯科,這個體育和社交俱樂部內有華麗的沐浴間,它由葉利欽親手創辦,而來這裡消遣的人物,無一例外,都是他「真正的朋友」,比如別列佐夫斯基。目前正在英國,以「顛覆普京政權」為己任的別列佐夫斯基,彼時已掌控了俄羅斯最大的私人電視台「OTA」和俄羅斯「國家航空公司」的控股權。

如果說葉利欽的政策留下了什麼後遺症,那麼毫無疑問,「寡頭」是最重要的癥狀之一。葉利欽一直認為,「寡頭」是急劇的私有化過程中必須付出的代價,而且「他們沒有其他的路可走,無論怎樣都是我的支持者」。然而,1996年的競選連任,用葉利欽自己的話說,「金融資本變成了政治資本」。離1996年總統選舉投票只剩3個月時,葉利欽的支持率是3%。在俄共總統候選人久加諾夫的競選集會上,一位二戰老兵說,自己用勳章換了兩瓶伏特加和一條麵包,「這就是葉利欽給一個柏林解放者的待遇」。

葉利欽自己的競選團隊驚慌失措。與此同時,「寡頭」們越來越擔心,俄共重新上台,將不可避免地使俄羅斯回到蘇聯的軌道,而他們自己則會重新一無所有。「激進改革試驗的贏家,準備為捍衛自己的既得利益而戰鬥了。」《世紀大拍賣》作者弗里蘭在書中寫道。他們秘密聯盟,並要以自己的方式,幫助葉利欽打敗久加諾夫。最後說服葉利欽的是前副總理丘拜斯。「你必須成為那個為俄羅斯創造了民主的人。」丘拜斯說,這句話最終打動了葉利欽。

65歲的葉利欽,根據新的競選班子的設計,開始走進民眾中,既聽反對者的批評,也跟支持者握手。他和歌手葉尼亞奧辛同台表演,和20歲的歌迷一起跳舞。而「寡頭」們為葉利欽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他們控制的電視台不斷播出近乎歌頌葉利欽的電視廣告,其中尤其包括了「坦克演講」的鏡頭。他最後的得票率是53%,連任成功。「站在坦克上的葉利欽是一個標誌性的形象。」俄羅斯的《莫斯科華人報》副主編子河說,「那幾分鐘,幾乎抵消了他所有的缺點。」「不是因為我們喜歡他,而是我們喜歡改革。」一位叫作麥茲涅娃的大學生說。

而在葉利欽看來,尤其是在他背後的「寡頭」們看來,對財產的歷史性的再分配得到了確認,而且,這種確認,是以民主的方式完成的。為葉利欽連任總統馬前奮蹄的「寡頭」們,則已經開始收穫回報。古辛斯基的電視台獲得了4000萬美元的優惠貸款。他們組成了被稱為「合作社」的鬆散的聯盟,定期聚會。與此同時,在俄羅斯,曾經的4000萬股東,變成了4000萬月收入不足30美元的貧民。「各種集團都會接近權力的寶座,開始瓜分戰利品。然後他們會被趕出去,另一些人會進入。在俄羅斯,這是一種傳統。」其中的一位「寡頭」弗里德曼說。

1996年等待投票結果時,葉利欽一直躺在病床上,他的心臟病已經惡化到了必須動手術的程度。「人民對國家首腦的病情了解得越少,他們就會越安心。」葉利欽在他的回憶錄中這樣描述他起初的想法。對於一個在集權制度下生活了60年的人來說,這樣的想法自然而然。但是葉利欽選擇了改變,他也在逐漸適應他自己開創的新制度。他的女兒,也是他最重要的政治助手之一,塔季揚娜,給他看了美國前總統里根在罹患老年痴呆症后寫給美國民眾的「告別信」。「我能否也公開地,絕對坦誠地,和我國人民交談?」葉利欽這樣問自己,並做出決定,「是的,我要實話實說。」

葉利欽的心臟搭橋手術歷時6個小時。在手術前,他簽署了將總統權力移交給總理的命令。當他剛剛從麻醉中醒來,便立即在恢復總統權力的命令上籤了名。「大政治,這首先是剛毅強者的使命。沒有掌握權力的意願,就沒有國家的領導人。」他在回憶錄中寫道,「但是,只有從旁觀的角度,權力才似乎是甜美的東西。」1994年,葉利欽訪問柏林,參加俄軍撤離德國的儀式。「當全歐洲都在慶祝我們的撤離時,(我)突然感覺自己再也負擔不起了。」

1998年,肇始於東南亞的金融危機開始在俄羅斯肆虐:盧布貶值,國家債券凍結,外債緩還。或許出於自保,或許出於病急亂投醫,葉利欽多次更換總理。最後,他找到了普京。他第一次注意到普京是1994年的一次狩獵中,彼時普京是聖彼得堡市副市長。面對突然躥出的野豬,普京一槍將其擊斃。「莫斯科需要這樣的人!」葉利欽說。他決定在舊世紀的最後一天辭職。當他把這個決定告訴女兒時,她在他懷裡哭了。他告訴妻子時,妻子說:「終於盼到了!」

「感謝上帝!我充滿感情地,十分滿意地,慢悠悠地簽署了這份命令。」葉利欽這樣回憶簽署移交權力的命令那個時刻,「普京略帶羞澀的微笑。」卸任以後,葉利欽一家人住在莫斯科郊外的高爾克9號別墅,共有八百多名各級人員在保衛他的安全。醫護人員全天候監護他的身體,稍有頭疼腦熱,就會馬上送他到醫院做全面檢查。有關人士透露,在俄羅斯,葉利欽的生活待遇僅次於普京。他領導下的「資本主義革命」,不同於漸進的改革。「但是畢竟所有的問題都已經拋出來了。」《莫斯科華人報》的子河說。

20世紀90年代,俄羅斯的私有化過程以瓜分國有財產的形式造就了一批與國家政權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金融工業集團。自1992年實行全面私有化到1996年間,別列佐夫斯基、波塔寧、古辛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阿文和弗里德曼、斯摩棱斯基等「七寡頭」分別創立和發展了聯合銀行、橋媒體集團、尤科斯石油等金融、能源和媒體集團。他們在國家私有化過程中巧取豪奪,逐步控制和影響了50%左右的俄羅斯經濟和傳媒。

這些寡頭可謂是權力與金錢高度結合的產物,阿爾法集團總裁阿文曾擔任蓋達爾政府的對外經濟貿易部部長,霍多爾科夫斯基做過共青團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1996年總統選舉期間,七大寡頭擔心共產黨候選人久加諾夫上台對他們的財富帝國帶來威脅,便藉助曾任副總理的丘拜斯,成立幫助葉利欽競選連任的班子,為葉利欽提供了大量的財力、物力以及輿論支持,打造出一個民主社會的傑出領導形象,使葉利欽最終如願以償地再次登上了總統寶座。

隨著手中財富的增長,這些寡頭轉而對俄政治生活開始指手畫腳。據報道,葉利欽在作出涉及經濟改革和政府調整等重大問題的決策時,往往要聽取七巨頭的意見,哪怕是在1997年俄羅斯經濟形勢出現好轉、葉利欽的地位得到加強后,葉利欽對他們說的話也只是「錢放心賺,只是今後最好不參政」。一位諳熟俄政治內幕的人士曾經說,「在葉利欽當政期間,他身邊始終圍繞著一個由金融寡頭、政客和親信組成的圈子,人們稱之為『家族集團』,這個集團的核心人物就是葉利欽的二女兒塔季揚娜,除了她以外,葉利欽似乎誰都不值得信任。」

1997年6月30日,葉利欽頒發總統令,任命塔季揚娜為「總統形象顧問」。同年8月,由俄羅斯各大報總編和政治觀察家進行的一項權威調查顯示,在全國百位政治家排行榜上,塔季揚娜的名次由1996年10月的第10位,躍升為1997年的第8位。其實,塔季揚娜在俄總統辦公廳內所負責的工作不僅僅是葉利欽的「形象問題」,更多是人事安排問題。據《莫斯科共青團員報》披露,在葉利欽生病期間,「塔季揚娜成了克里姆林宮真正的看門人,正是通過女兒,葉利欽才能得到有關外部世界的大部分信息,大量文件也是通過女兒送交總統……」當時一名寡頭阿布拉莫維奇和塔季揚娜的關係就很親密,並贏得了葉利欽「家族」的信任,葉利欽甚至讓他幫助打點私人財務,這為阿布贏得了「提款機」的雅號。2000年前夕,葉利欽辭去了總統職務,塔季揚娜的政治生涯也隨之結束。如今,塔季揚娜只在一些上流社會活動場所露面。

葉利欽離開克里姆林宮后,把自己的一些人馬留在了原來的崗位上,用以「幫助普京」,其中最重要的當數前總統辦公廳主任沃羅申和前政府總理卡西亞諾夫。普京上任初並沒有急著趕走這些「葉利欽的人」。1997年,藉助別列佐夫斯基的推薦,沃羅申進入克里姆林宮,憑著沉默寡言、對上司忠心耿耿以及辦事幹練,他不久便獲得了葉利欽的充分信賴,被列入「家族」權勢圈內,沃羅申與葉利欽的關係甚至比別列佐夫斯基還要牢固,1999年3月葉利欽委任他為總統事務管理局局長一職。

沃羅申的意見在葉利欽家族權力核心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甚至超過了別列佐夫斯基。連葉利欽也在回憶錄中透露,選定普京做接班人,就聽取了他的助手沃羅申、尤馬舍夫和女兒塔季揚娜的建議。但普京並沒對沃羅申給以特殊「眷顧」。2003年10月,普京接受了沃羅申的辭職,又於次年2月解除了卡西亞諾夫總理一職。至此,葉利欽「家族集團」在克里姆林宮裡的餘威已不復存在。在對克里姆宮內部進行清理之時,普京上台後也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寡頭們遠離權力中心,決心把「寡頭作為一個階級清除掉」。2000年3月總統選舉中,普京與寡頭群體保持了一定的政治距離。別列佐夫斯基曾希望普京一如既往善待寡頭,普京回答道,「不能只照顧少數寡頭利益,要遵循經濟規律辦事」。有媒體評論說,「如果說?葉利欽時期,總統要看著寡頭的臉色行事,今天,寡頭得揣摩普京的意圖。」

普京在保證不重新審理私有化結果的同時,首先清理寡頭控制的媒體王國,奪回輿論陣地;接著又以法律手段打擊不聽話的寡頭,2000年便開始對「不聽招呼」的寡頭的經濟活動進行刑事調查,先後迫使古辛斯基、別列佐夫斯基流亡國外;2003年10月,尤科斯石油公司總裁霍多爾科夫斯基被投入監獄。葉利欽時代的「寡頭政治」正式終結。

他為新俄羅斯建立了初步的民主政治制度,儘管時常進退失據。由他一手發動的「俄羅斯資本主義革命」,會有怎樣的前景,或許見仁見智,但目前惟一確定的成果,是他已經永遠改變了國民關心的議題。在評論家的眼裡,新時代的建設,才剛剛開始。葉利欽沒有見證俄羅斯一躍而進入「光明、富裕、文明的未來」,一切都是「在不斷犯錯誤和經歷失敗的同時向前邁進」。南方周末記者郭力、熊麗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08:5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