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俞可平:公民社會在中國迅速崛起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4-26 06: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中共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在官方媒體上發表文章,指出「一個相對獨立的公民社會在中國的迅速崛起」,政府必須革新社會管理體制,退出許多管理領域。

  俞可平在中共中央黨校主辦的《學習時報》周刊上發表文章透露,截至2006年12月底,官方統計的中國各類民間組織約32萬多個,但不少學者估計各類民間組織已多達300萬個左右。

  他說,中國以民間組織、中介組織、行業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社會組織為主要載體的公民社會,開始形成;傳統的單位制發生重大變化,城市化進程加速,戶籍制度開始變動,流動人口迅速增加,大量新的社會事務開始產生,新的社會問題也開始出現,政府職能發生重大轉變,需要建立和健全新的社會管理體制。

  他認為,公民社會的出現將促使政府從許多經濟領域和基層鄉村領域退出,這些領域不應再是政府的直接治理,而是社會的治理。

  但社會管理在中國還處於初級階段,只是在最近幾年才被人關注。1949年中共建國后,實行高度一元化的領導體制。這種體制的特徵就是黨政不分、政企不分、國家與社會不分、政治生活與經濟生活不分。

  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引入了市場經濟體制,中共一元化領導的社會體制開始發生根本性的變化。黨和政府之間開始逐漸分開,行政管理便應運而生;政府和企業逐漸分開,工商管理也隨之興起。現在,以民間組織、中介組織、行業組織和社區組織等社會組織為主要載體的公民社會,也終於開始相對獨立於國家和政府,大量新的社會事務開始產生。

  中國社會的大轉型引發了眾多社會問題,如信訪問題、「三無(無土地、無工作、無固定收入)」農民、房屋拆遷、土地徵用、城市地攤、環境污染、物業糾紛等等。官方原來的管理制度已經難以解決這些新的社會問題,迫切需要制訂和修正相應的政策、法規和制度,建立和健全新的社會管理體制。

應建立社會管理新體制

俞可平認為,建立新的社會管理體制將有利於推動中國的民主進程,因為社會自治是政治民主的重要內容,社區自治是基層民主的基礎。政府應該為公民社會的自治提供製度環境。

  今年48歲的俞可平是北京大學政治學博士,曾在台灣、美國、德國的大學任客座教授。他近年來的研究重點是中國民主模式和公民社會制度。他認為,中國的民主進程應該從基層民主到高層民主,從中共黨內民主走向社會和整個國家的民主,從較少的競爭到更多的競爭。

  北京觀察人士指出,有胡錦濤「文膽」之稱的俞可平近來不僅頻頻為中國的政治體制改革搖旗吶喊,甚至公然喊出「民主是個好東西」這類「離經叛道」的口號,顯然是在為中共十七大推進政治改革造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14:27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