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錢老走了,呼喚一個時代!》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9-11-12 21:4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接到錢老離世的消息時,著名教育家、北京大學原常務副校長王義遒教授正在從哈爾濱趕往北京的飛機上。一路沉默的他,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樣幾行字,「他(錢學森)有遺憾:我們沒有出更多像他這樣的傑出人才」。但是,「教育擔待不起『培養』傑出人才的全部責任。他期待一個時代,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後來,他把這篇文章以《錢老走了,呼喚一個時代!》的題目在博客上發表,點擊量已過11萬。

    中國青年報:錢老晚年時最大的擔心,就是中國創新人才培養問題。您怎麼看這個問題?

 王義遒:這不全是教育的問題,而是一個時代的問題。我們現在這個時代,也許並不需要太多錢學森這樣特別傑出的人才。出傑出人才是我們對下一個時代的要求。改革開放后,我們的經濟發展在世界都是一個奇迹,但我們靠的是勞動密集型經濟,主要是農民,包括農民工等大量的廉價勞動力,把經濟推上去的.

中國青年報:難道不需要一個引領者嗎?

    王義遒:當然要,但主要是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政治領導人和經濟創業者,不需要多少超常的人。普通老百姓就能創造這樣一個時代。

 解放後有段時間,中國發展非常快,「兩彈一星」 上天,大家都歸功於西南聯大教育,說西南聯大是中國高等教育史上的一朵奇葩。我對這問題還有另一種看法。西南聯大的教育確實很成功,但最重要的是,他們這批畢業生成才時,正好是新中國成立,國家百廢待興,各行各業都需要人,這些人就都成了領軍人物。這就是當時的形勢要求。所以我的觀點是,不要著急,形勢到了,人才自然會應時而生。

    中國青年報:那要等到什麼時候?

    王義遒:我們現在迫切需要一個新的時代。我想,再過20年,局面會有很大變化,會產生更多傑出人才。我們現在的經濟已經發展到這個階段,經濟轉型就要有比較多的創造性的東西,整個國家發展都需要創新。

    中國青年報:在您看來,咱們現在的科技創新人才有多少能夠處在世界前沿?

    王義遒:可能還是比較少。我們在世界頂尖的領域裡,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恐怕是整個氛圍和環境的問題。現在不斷有海外人才引進來,但目前的學術環境不改變,可能很難讓他們自由地發揮長處。很多獲得諾貝爾獎的美國人,實際上也是從歐洲或其他地方去的,但他們在美國就能夠生根發芽。能把世界一流人才吸引過來,你才是真正的世界一流。

    中國青年報:在這樣的大形勢下,教育還能有什麼作為嗎?

 王義遒:教育不能夠扭轉乾坤,但並不是說教育沒責任。我覺得現在高校里有一個非常不好的現象,就是行政權力遠遠大於學術權力。我管事的時候,要去找一個人來做院長或系主任都非常困難,他們覺得幹這種事情對學術會有妨礙。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學者都很願意當官,因為只有當官才有特權和資源,有自己的項目、經費、場地和人員。這種風氣如果延續,學校將來就非常危險。

    我還有一個憂慮。2002年從學校的學術委員崗位退下來之後,我給他們的一句話就是:北大千萬不要出「武大郎開店」。就是說,一個院長水平高,他可能就很難引進水平更高的人。我覺得現在這種現象不是個別的。我們國家現在都是單位所有制,人才很難自由流通,這都是問題。一個好的時代應能讓每個人的潛能、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人盡其才」,這是我的理想。

    中國青年報:我們要怎樣做,才能讓人才的潛能充分發揮?

 王義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改變人才的單位所有制。人身的單位依附,會使人缺乏流動性,成為單位功利的工具,不能發揮自己的潛能和優勢。在人才單位所有制的情況下,還要防止「武大郎開店」的情況。一個人成才有兩方面因素,一是他要能成得了才,另一個是還得有人賞識。現在搞科研的人比較多,競爭過於激烈,所以有些地方「內鬥」很厲害,誰想出來很困難。就好像一筐螃蟹,誰都想爬上去,但後面的鉗子會把它拽下來。

    中國青年報:您曾跟我們談到,當年錢學森就是被當時清華物理學院的葉企孫教授發現、賞識,並給予了特殊培養。

 王義遒:葉企孫教授確實能識才,但也不能說現在就沒有識才的人。他們那時候一個班不超過14個人,老師當然了解學生。現在的教授手下有幾十上百個學生,怎麼還能保持一種精英教育的模式?所以現在最重要的一點是,師生間要互相了解,教師要讓學生不僅僅是學,還要有機會做實際的研究工作。

 還有一個關鍵點就是讓他們能夠開闊地、不受拘束地去想。我們現在就是束縛太多。我並不覺得中國人創造力不行,胡思亂想的人還是很多的。搞科學研究要有一點胡思亂想的精神。我接到過好多來信,比如說想推翻相對論、發明永動機等等。有些人都五六十歲了,還在研究這些問題。你會覺得比較可惜,他們確實有一些想法,但基礎太差,想的東西沒有科學根據或早就是人家解決了的,但自己不知道。

    中國青年報:那些基礎紮實、科班出身的,反而就不會這樣胡思亂想了?

    王義遒:現在教育確實有這個問題—越學得多,就越不想了,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了,甚至對科學都沒有興趣了。另外很重要的就是,要對全民進行一種科學素養教育。現在整個民族的科學訓練是不足的。

    中國青年報:要怎麼去做?

    王義遒:評價一個民族素質的重要標準,就是看這個民族有沒有理性思維。我就提倡對文科生進行科學思維訓練,比如開一些數學、物理和生物的課程,把邏輯訓練滲透到這些課裡面。還可以專開邏輯課,但我擔心不一定開得好,如果只講一些乾巴巴的三段論,就變成邏輯知識灌輸了。這也是我們教育的一個大問題——很多問題我們都把它變成了知識,其實應該是一種能力訓練。

    中國青年報:最後請您說說,您心目中老一輩知識分子是什麼樣的形象?

    王義遒:中國老一輩知識分子最大的特點就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始終「以天下為己任」。我覺得錢學森身上最寶貴的精神也是這一點。把愛國、「以天下為己任」的情懷跟科學、不斷追求未知的興趣融為一體,這正是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特點。只可惜我們現在的知識分子正在喪失這種精神。這一點我們需要覺醒。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sousuo 2009-11-12 22:36
呼喚什麼時代?西南聯大的時代?那不是我們親手埋葬的嗎?

注意,西南聯大的人材們不在新中國的也不差,如楊李兩位。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8 16:5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