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錢學森對中醫的論述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9-11-8 01: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3評論

      一個觀點涉及到什麼叫科學.什麼叫現代科學。對於什麼叫科學,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人認為:只要是根據實際存在的事物所總結出來購東西都可以叫科學。比如,中醫理論究竟叫不叫科學?中醫理論是經過幾千年的實踐而概括上升到理論的,這樣總結出來的理論對於中醫的實踐是能起指導作用的。但這樣的中醫理論能不能叫科學7能不能叫現代科學?

     我的一個基本看法是:現代科學所指的,已經不再是能夠獨立存在的個別知識,而是整個形成為一門現代科學的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各個部門能夠互相溝通,而它的最高概括則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現代科學的一切成果,必然反饋到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來,使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斷得到發展。那麼是不是所有從實際存在的事物中所總結出來的東西都能納入到這個科學體系中去呢?看來並不是。目前除了這個龐大的現代科學體系的結構之外,還存在存很多很多實踐經驗的總結。例如在火箭發射場;總工程師根據他的經驗,在現場就可以拍板,他的一些決定,他的助手可能不理解。如果發射成功,實踐表明他的決定是對的。但為什麼對?連和他親密合作的工程師都不見得理解。又如在戰場上,指揮員臨陣下決心,有時連參謀也都不一定能理解,這就是憑經驗。這種說不清道理的學問是非常之多的。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這種經驗多得不可勝數。比如在工廠中一個老師傅幹活,會幹得很好,他的徒弟就不行。徒弟問師傅:「你能幹好,究竟是怎麼千好的?」老師傅常常會說,「你就跟著干,到時候就會了。」這種設法子用語言說明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中醫當中類似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的,中醫實踐中所蘊含的道理也是很珍貴的,但是這些東西還不能納入現代科學體系中去。可以說,這些寶貴的實際經驗的總結,構成了現代科學體系這個輝煌結構的外圍,我給它起了個名字,叫前科學。前科學是科學發展所必要的營養、素材。這樣提,並沒有小看它,無非是要說陰它和科學體系之間的關係而巳。這些還沒能納入現代科學體系而又自成體系的學問,只能叫前科學。從這一點上看,中醫理論是前科學,不是現代意義上的科學。中醫還不能用物理學、化學等現代科學體系中的東西來闡明,中醫自成體系,是前科學,不是現代科學體系中的現代科學。

    現在,中國氣功科學研究會成立了,既然有科學兩字,責任重大,任務也是很艱巨的,我們要有步驟地來實現它,先把大量的分散的實踐經驗系統化,建立唯象氣功學就是第一步。

    這就涉及到第二個基本觀點,什麼叫唯象的學問?它也是前科學的性質,但是唯象的學問又比經驗的學問向前走了一步,它比較系統。舉個例子:我們在初中時都學過氣體定律,氣體加熱,壓力升高,或維持一定壓力,體積就增加或者壓力加大,氣體體積就縮小。總結起來,就可以上升到唯象的理論,就是氣體定律:壓力×容積=常數。為什麼說它是唯象的呢7因為它沒有說清楚為什麼有個常數。再問老師,老師也答不出。一直到後來,當我攻讀研究生時,才真正明白了為什麼氣體定律就是這樣,從統計物理學的角度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原來溫度是代表分子運動的,從理論上推導出來,氣體定律必然是如此;而且不但如此,還可以說明這個定律適用的範圍,是在一定的溫度和壓範圍內才適用。這就叫現代科學了。而在初中時,只要對氣體定律能背下來就行,知道唯象的學問就可以了。
  
    從這個例子就可以說明,什麼叫唯象科學T就是只知其然,還不知其所以然。一旦從整個現代科學體系的大道理上知其所以然,就上升到現代科學了,但唯象科學是第一步,必不可少的一步。  

    基本觀點中的第三個,是對入的特點應該怎樣認識。人是一個系統。在這一點上,過去幾百年發展起來的西醫有不完整的地方。西醫過去是從分解的角度或還原論的角度來研究人體,把系統分解為器官,器官再分解為細胞,一直追到構成細胞的分子。這種方法,一直到現在還是起很大的作用的。去年lO月號的《科學美國人》雜誌整整一期在講現代生物學的成就時,就是專講分子生物學。分子生物學把一切生命現象最終都歸結為化學作用,其中有三類分子是主角:一個是蛋白質,包括酶,一個是核糖核酸(RNA),一個是脫氧核糖核酸(DNA)。認為這些生物大分子體現了生命的奧秘,這未免太簡單化了,難道沒有電磁場、電磁波的作用?而且事實上,生命現象比這要複雜得多,分子加電磁場都還是不夠的。分子生物學者們的主要缺點是沒有從整個系統來觀察問題。人這個系統不但是大系統,而且實質上是個巨系統,極其複雜。這個巨系統可以有簡單系統所不具備的功能,光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不能認識它的全貌。當然,在研究人體時,還原論還需要不需要? 思格斯早在一百年前就說過了,不追根到底不行,所以分解還原的方法還是需要的。但光有還原論是不行的。還必須進一步把人當作一個整體從總的方面來觀察。只有如此。才能解決西方醫學和生物學所碰到的一些困難。  

  人這個巨系統,又是個開放的系統。人和環境有著極為密切的關係。人這個巨系統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宇宙是一個超巨系統,人又受這個超巨系統購制約。這樣看,研究人這個巨系統就非常複雜了。其中和氣功研究有關的,就是精神和物質的關係這個問題。在這個問題上,西方科學是唯物主義的,但有點過頭,轉到機械唯物論上去了,不承認大腦的反作用。事實上,大腦是可以反作用於它以下的層次的,包括各個器官和器官的組成部分。就是說,精神是物質(大腦)的運動,精神又可以反作用於物質(人體的器官),這樣一個觀點才是辯證唯物主義的,才真正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在這一點上,國外卻是眾說紛壇,其中說對了的比較少,多數仍是唯心論和機械唯物論。前年獲得諾貝爾獎金的斯派瑞( R.perry),已經七十多歲了,他的觀點是對的,符合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原理,但他本人卻口口聲聲說他是反對馬克思主義的。國外在這些事情上確實有點混亂。在這一點上,我們有著優越性,因為我們有正確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措導。抓住這一點,我們就可以比外國人略高一籌。這裡邊有好多例子,美國有個學物理的奧地利人卡普抗( P.rhjof Capra),四十來歲,他看到西方科學碰到了一些難關,解決不了,偶然間他看到了一些中國的書,如《道藏》,感到有啟發,就跑到我們國家來了。有一次他觀看戲曲,看到姜於牙手裡拿一面旗,上面有一個字,他一問,是個「無」字,意思就是「空」。他很驚訝,認為解決了他在科學上所碰到的問題,於是就寫了一本書: Tao of physics即《物理學之道》。有人把它編譯成中文,書名改為《東方神秘主義與現代物理》。看起來、這個人是走歪了。他發現西方的還原論有缺點,但是他一下又跳到神秘主義的路上去了,這肯定也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對於我們來說,除了哲學之外,還有沒有在現代科學之中可以為我們所用的東西?比如,現代科學中的系統科學,是最近二十年發展起來的,可以為我們所用,是解決問題的科學方法。我們運用系統科學來研究問題,看起來很有希望。我們的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研究的課題是如何把人送上天,運用了系統科學的一些觀點,得到了很大的突破。今年 1月他仍到美國去了,向美國的同行提出了這些觀點,開始時美國人沒有聽懂,後來把論文一講,美國人很佩服。講這些觀點,不是空談,而是有實實在在的工作,外國人一聽,就覺得比他們的觀點高明。可見中國人也並不是都不行,真正把馬克思主義的優勢發揮出來,我們可以創造一些世界第一流的東西。  

  再講一點:在氣功過程中,對人這個系統的變化到底怎麼個看法?我覺得李約瑟在給周士一所翻譯的《周易參同契》這本書所寫的序言中有這樣幾句話,可以參考:氣功即生理煉丹學,是想用人體內本來就有的各種體液、器官和身體產生出的東西來煉就長生不者的「丹」。我認為李約瑟所說的這幾句話用我現在的概念概括起來是這樣一個意思:利用人體內固有的東西,把它調順了,產生人體的系統購一種功能狀態,這種狀態是健康的,是能夠抵抗疾病的 。也就是說,結合系統科學灼觀點,練功(煉內丹)無非是讓人的身體進入一種特別健康的功能態。  

  我要講的基本觀點就是以上這樣幾點;第一,科學發展到今天,已經整個形成為一門現代科學的體系;第二研究氣功的途徑,可以黨建立唯象氣功學,作為氣功真正形成為科學的第一步;第三,怎麼個作法?要用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運用系統科學,以上這些基本觀點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同資本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流毒劃清界限,才能同封建迷信和封建宗法劃清界限。但究竟對不對?需要大家認真討論一下,統一一下認識。在基本觀點上統一了認識以後,才能進一步做好研究工作,所以說這是一個基礎。  

(節選自錢學森《建立唯象氣功學》)

來源:錢學森吧(百度)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3 個評論)

回復 Hongenpei 2009-11-8 01:22
謝推薦的好文,但裡面有很多錯別字。
錢老所談的氣功學,後來,有的被別人誇大、利用了。
在國內曾引起爭論!特別是有關人體特異功能。
回復 comptcity2002 2009-11-8 07:34
還有一個叫偽科學,哈哈哈
回復 SirCat 2009-11-9 09:34
錢老的態度是好的
他是學習研究發展西方現代科學的頂級高手
但是並不否認,排斥目前尚未納入「現代科學」體系的東東
如中醫和氣功
謝謝介紹!
呵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2:3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