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新加坡的布勒津斯基李光耀演講: 世界秩序將會重新平衡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9-11-5 14:5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於10月27日在華盛頓「美國—亞細安商業理事會」慶祝成立25周年晚宴演講全文:

  感謝你們今晚給我的榮譽。小國對國際趨勢沒有什麼影響力。新加坡向來接受世界的現狀。我們對世界進行冷靜的分析,利用不期而遇的機會或者避免受到損害。今晚,我希望同大家分享我對國際重大局勢的看法。

  我經歷了好幾個具歷史性的時代:作為英國殖民地;粉碎西方殖民帝國的日本軍事征服和佔領;然後是美國/西歐和蘇聯集團的冷戰。最終,蘇聯帝國在1992年解體。現在,世界正置身另一次重大的轉變。

G-20取代G-8

  當奧巴馬總統於匹茲堡G-20峰會宣布G-20將取代G-8時,他默認了后二戰世界秩序已經結束。美國總統對已經改變了的世界採取了實際的看法,雖然在接下來的20到30年,美國仍將是唯一的超級強國。

  美國和她的歐洲盟友在二次世界大戰後塑造了世界秩序。

  聯合國機制和布雷頓森林(Bretton Woods)體制還是重要的。但目前的體制已經明顯不能確保國際穩定。美國已經發出信號,正在崛起的大國將被包括在內,以便管理世界秩序。

  沒有人可以預測G-20將如何演變。它並不預示一個勢均力敵的多極世界。歐洲這個大經濟體已經不再扮演全球戰略角色。印度和巴西在各自的區域具備影響力。俄羅斯是個主要核子強國,擁有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並控制跨越東歐和西歐的天然氣管。中國在20年後將具備全球重要性和影響力。

我們正面對一個改變了的世界秩序。

中美關係是合作也是競爭的

  全球金融危機加快了這個改變。自2001年便是世界貿易組織成員的中國,將充分發揮其經濟潛能,在20到30年內成為強國。

  中國面對巨大的國內問題。沒有人比中國領導人更了解問題的嚴重性。但他們通過務實的方法應對了問題。中國領導層並不否認他們的制度的弱點和缺陷,包括貪污猖獗和鄉村地區越來越頻繁的群體示威事件,共產黨官員在這些地方和發展商勾結,在沒有足夠賠償的情況下把農民逐出土地。北京採取了靈活的反應,用軟或硬或軟硬兼施的手法,安然地渡過了可以摧毀一個僵硬體制的衝擊。中國的發展還有難以預料之處,但她所設定的方向將在接下來的20年帶來高增長率。高增長將帶來重大的社會和政治變化。中國目前的政治結構將面對巨大的壓力。管理一個超過70%人口住在城市地區,可以通過黑莓(Blackberries)、手機和網際網路取得全球信息的國家,需要重組政治結構和改變對這個大國的治理。

  中國的轉變始於總統尼克遜和國務卿基辛格在1972年1月訪問北京,同當時看來無法和解的死敵會談。他們改變了歷史。不久后,中國公開地同蘇聯決裂。鄧小平在1978年12月宣布他的對外開放政策,這項政策現在正讓中國恢復她舊有的環球地位。隨後的美國總統把同中國的關係推向美國政策的核心。期間有一些猶豫不決,中國有時候被稱為「戰略夥伴」,有時候則是「潛在對手」。但美國政策卻維持穩定以增加多邊貿易、投資和共同繁榮。此外,同其他東亞強國更密切的關係也增加了安全。

  和美國及蘇聯冷戰期間的關係不同,美國和大力擁抱市場經濟的中國之間,沒有強烈和不能化解的意識形態矛盾。雙方都希望有穩定的關係和一個可以增加貿易及投資的國際體制。

  中美關係是合作也是競爭的。雙方的競爭是無可避免的,但衝突卻不是。中國需要國內穩定和國外和平,才能發展其經濟。她需要所有大經濟體的市場、投資和科技。比如,中國已經不再重提日本皇軍從1931到1945年於中國佔領區干下的暴行。相反的,國家主席胡錦濤和總理溫家寶向日本伸出了友誼和合作之手,並承諾世世代代都會如此。

  他們的結論是,他們最好的戰略是建立強大和繁榮的未來,用他們大量和越來越具技術和教育的工人,在銷售和建築方面把其他國家都比下去。他們會避免任何會惡化同美國的關係的行動。挑戰像美國這樣更強大、在科技上更優越的強國,會讓他們的「和平崛起」夭折。

現代化的解放軍展示力量

  因此,北京在慶祝中共建國60周年的慶典上展示高科技的國產武器,讓人感到意外。它們包括:彈道導彈系統、新的J-10戰鬥機、空中加油飛機、DH-10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和KJ-2000空中早期預警及控制系統。

美國、日本、印度和中國的所有鄰國,肯定注意到這次的展示。當然,像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必須讓她的軍事力量趕上經濟成長。中國人民解放軍遠遠落後於美國武裝部隊。然而,中國取得這些科技能力的步伐,意味著一個現代化、高科技的解放軍將在20到30年後出現。一個擁有航空母艦的藍海艦隊,不可能只是在台灣和大陸出現衝突時,用來阻止外國力量的干預。

  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和汶萊都宣稱對西沙和南沙群島的小島和沙洲擁有主權。根據中國的地圖,這些島嶼和大部分的南中國海都屬於中國。中國和一些亞細安國家也有關於捕魚海域的爭執。中國在一些島嶼捕魚據點設置了建築並有海岸警衛船隻巡邏。以後,這些小巡邏艇的背後將會有藍海艦隊。

  過去200年,國際體制一直由西方主導。同其他崛起的國家不同,中國要做中國並被接受為中國,不是西方的榮譽會員。

東亞和亞細安

  中國的崛起是東亞現代化成長故事的一部分。這是從日本1868年的明治維新開始。在中國,它始於1978年12月鄧小平的對外開放政策。印度在1991年對世界開放。中國和印度可以,也會在科學和科技上趕上西方。她們會讓亞洲恢復到歐洲殖民主義席捲她們之前的領導地位。世界秩序將會重新平衡。

  成長造成中國、日本、韓國、印度、亞細安和澳洲之間日益複雜的戰略關係。每一個國家都會嘗試找到最具安全、穩定和影響力的位置。亞細安的共識是美國在東亞依然是不可取代的。但她不能再獨自處理新的複雜局面來維持穩定。因此,必須尋找一些新的架構,如一個在東亞的共同體的概念。

  它有一些不同的呈現方式: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亞細安+3、東亞峰會、澳洲總理陸克文所提出的亞太共同體、和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最近提出的定義模糊的東亞共同體。

  對尋找一個新架構來說,共同體是個太難以界定的名稱。但造成這些提議的根本戰略考量卻是真實的。

  要繼續留在東亞經濟和政治演變的中心,亞細安必須更緊密的整合,並把這當成當前要務。不然,她將會被邊緣化。快速地達成《亞細安憲章》是個好的開始。現在的任務是必須把憲章付諸實行。

  亞細安缺乏戰略分量。因此,所有亞細安國家都歡迎國務卿希拉莉重新開啟同東南亞關係的決定。美國已經決定加入亞細安的《友好合作條約》。今年11月,奧巴馬總統將同亞細安的所有10位領袖於新加坡舉行峰會。美國維持與亞細安溝通的一貫政策,將增加穩定。

用封閉,或更糟糕地用種族的方式,來定義東亞對本區域將是個嚴重的錯誤。在建設任何新的東亞架構時,美國必須是重要的一部分。

  中國還沒有準備好或者願意在處理國際體制方面承擔同樣的責任。美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經濟體和「最後的市場」。美元將繼續是首要的國際儲備貨幣,雖然歐元、中國人民幣、日元和其他貨幣也最終會成為儲備貨幣。重新平衡國際儲蓄和消費,特別是中國的情況,需要時間。但這必須出現,也會出現。

  最終,不管面對什麼挑戰,美國的核心利益讓她必須在太平洋維持佔優勢的強國地位。放棄這個地位將削弱美國在整個世界的角色。

葉琦保譯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putongren10 2009-11-5 22:09
hehe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7 00:06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