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崛起改變了世界歷史進程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3-24 00:03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薩默斯是傑出的經濟學家,在柯林頓執政時期當財政部長,後來回到哈佛大學擔任校長,但因為說了一些「政治不正確」的話,所以在去年6月在壓力之下辭職。但我記得他還說過另外一句話,我認為是正確的。他說,二戰結束之後,世界上只發生兩件事,一是柏林牆的倒塌,二是中國的崛起。我下面的演講就是支持他的觀點。

  柏林牆倒塌意味著冷戰結束,這是沒有異議的,但說得還不完整。我要補充一句,那就是,它標誌著美國從此成為唯一的超級強國。這個事實迄今為止還沒有改變,所以柏林牆倒塌的影響依然在持續。

  那麼,中國是否在崛起?這不是任何人說了就算的,中國自己說就更不算,因為還要看別人是否感覺到中國在崛起。所以,我們首先看一下外部世界是怎麼反應的。

外部世界的反應

  七國集團(G7),各位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我曾經多次採訪七國集團的峰會,對它的分量還是比較了解的。只要比較一下就更清楚了。簡單地說,七國集團雖然不是聯合國安理會,但卻勝似聯合國安理會。為什麼?因為它們是世界上經濟最發達的國家,主導著整個世界的經濟,包括貨幣政策和能源政策。憑什麼?當然是憑實力。

  可是,現在不同了,因為世界經濟中出現了一個「不速之客」,那就是中國。2003年,七國集團在多哈舉行半年一次的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國副財長和副行長首次應邀列席。這是不尋常的事情。俄羅斯是八國集團成員,但一直沒有資格出席財長會議;而中國不是成員國,卻反而被邀出席;七國集團不只討論自己的事情,而且還把人民幣作為主要話題。這是什麼意思?

  很簡單,時代不同了。七國集團再也不能像過去那樣關起門來密謀和主宰世界經貿事務。為什麼不能?因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中的主角之一。主角不上台,戲就唱不起來。實際上,最近幾年,在七國集團或者八國集團會議上,中國可謂是「喧賓奪主」,其他七國好像也樂見如此。

  再舉幾個例子,看看外部世界是否承認中國在崛起。第一,最近這些年,歐盟和美國對中國貿易都出現了巨額逆差,但它們不願意或者不能對自身的經濟結構進行改革,反而要依賴中國,把解決貿易不平衡的希望,都寄托在人民幣的升值之上。   

  第二,中美和中歐的貿易越來越多,很多人都說這不什麼好事,沒有錯。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個事實本身就能證明中國在崛起。在全世界,有實力、有能力與歐美髮生貿易摩擦的國家是不多的,過去只有日本而已,中國現在已經取代了日本。

    第三是外部世界對待中國的態度。任何一個國家,不論如何討厭和瞧不起中國,不論是否希望中國強大,為了自身的利益都要避免得罪中國,都要與中國保持接觸,至少在表面上要顯得恭敬一點。畏中有敬,敬中有畏,這是面對一個勢力快速增長的強國時,一般人都會有的心態。
崛起過程改變了歷史

  除了外部世界的反應,我認為中國崛起之勢大致還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第一,第四大經濟體,僅在美、日、德之後,而這個次序很快就要改變;世界第三大貿易體、第一大外匯儲備國;對東亞和世界經濟的引擎作用日益明顯;發展潛力和方向一直是全球關注的焦點。

  由於時間有限,這些問題不能詳述,但最後一點值得強調一下。當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被全世界所關注時,那就意味著相互之間存在著密切的利益關係,彼此的前途已經系在一起。我們不要忽視這一點,因為其中的含義非同小可。

  第二,中國在全球的戰略布局正在形成。首先是周邊地區的傳統威脅大多已經化解。看一下中國地圖,從北到西再到南,就知道中國的安全感空前增強。其次是在全球戰略上,中國可以拿來運用的手段越來越多,能夠有效牽制戰略對手的對華政策,包括安全的、經濟的和外交的。再次是中國已開始參與主導國際事務,甚至參與主導全球事務的日程。這樣的例子近年來有很多,包括在聯合國和世貿組織之內,不能一一列舉。

  我聽到有些人說感受不到中國的崛起,這隻能怪自己太麻木。事實上,中國崛起的影響所及,不只是改變了世界的現狀,而且更改變了歷史的面貌。

  第一,葡萄牙探險家達伽馬在1498年繞過非洲好望角抵達印度,開創了歐洲文明主宰世界命運的歷史。500年之後的今天,隨著中國的崛起,附在實力之上的中華文明也在覺醒和復興,雖然現在影響力依然嬴弱,但它的復甦,畢竟終結了歐洲文明唱獨角戲的歷史。

  第二,西方國家過去一直不看好中國的發展前景,因為其政治體制和經濟模式都是「異類」,但沒有想到的是,這個「不倫不類」的模式到現在為止還是成功的。保守一點說,至少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打破了世界上只有一種成功模式的歷史。

  第三,對中國崛起這個現象,世界上所有現成的理論都不能進行完整的解釋。也就是說,中國的崛起使原有的政治經濟學理論的局限性都暴露出來。

可控與不可控的挑戰

     中國在崛起過程中,將面對各種顯性和隱性的挑戰。由於演講題目上只有「外部挑戰」,所以我只談外部挑戰,所以不要說我看不到內部挑戰。

  中國的外部挑戰有很多,朝鮮半島局勢、與美國的各種摩擦、與周邊國家的領土糾紛,還有潛在的非傳統威脅,包括恐怖襲擊、金融危機、能源危機、大規模疫情以及其他不可預知的突發事件,等等。但是,我的觀點是,這些外部挑戰都是可以控制的,因為中國本身和國際社會都有一套應急和反應機制,並且正在健全之中。雖然不可能避免這些挑戰的負面影響,但卻不會完全失控。

  當朝鮮核武危機顯得很嚴峻的時候,有人很驚慌地說,這對中國發展構成了巨大挑戰。我說不可能,因為中國外交部亞洲司百來個人就可以搞定它,這就是機制。金融危機很可怕,美國在30年代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大蕭條,但卻很快就復甦過來,因為有羅斯福「新政」,美國經濟出現了嶄新的局面。

  任何國家不管大小,不管是沉淪還是崛起,都會有很多外部挑戰,這是生存環境的常態。對中國這樣一個大國來說,處理這些問題是家常便飯,無需為此傾全國之力,更無需為此動搖國本。

  因此,我的看法是,儘管所有這些挑戰都有可能分散中國的資源、精力和注意力,甚至有可能使發展速度減緩,但卻不可能發生長期的、全局性影響,不可能使崛起進程發生大倒退、大逆轉。

  我擔心的是另外一種挑戰。在未來相當長一個時期里,考驗中國的是如何才能避免大規模戰爭,因為大規模戰爭才是無法控制的外部挑戰。不用說中國還在崛起過程中,就連美國這樣的超級強國,它都無法控制伊拉克這個中等規模的戰爭。為什麼把這個問題看得如此嚴重?因為大規模戰爭將會斷送中國崛起的前程。這裡面有兩個重點。

  第一,當前的國際秩序雖然不盡如人意,但卻是數百年來對中國最為有利的。所謂大規模戰爭,實際上就是強國之間的戰爭,這樣的戰爭會徹底改變現有的秩序。中國不能阻止其他強國發生戰爭,但卻必須避免主動和直接捲入。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因勢利導,最大限度地利用國際秩序,才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命運。

  第二,歷史上所有帝國的衰敗史都證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大規模戰爭是強國覆滅之路。奧匈帝國被第一次世界大戰所徹底埋葬;德意志帝國在兩次大戰之後被兩次肢解;大英帝國捲入兩次大戰,結果是喪失元氣,一日不如一日;沙俄帝國在第一次大戰中滅亡,列寧在此後創建的蘇聯帝國也在冷戰中徹底瓦解,雖然兵不血刃,但其破壞性絕不亞於熱戰;而日本帝國在二戰後更是一蹶不振,雖然塑造了經濟神話,但卻再也不是真正的強國。

大規模戰爭是強國之墳墓

     有人可能要反問:美國直接參加了兩次世界大戰,為什麼沒有衰落,反而越來越強?下面就是我要說的原因。

  美國兩次都參戰了,沒有錯,但是,兩次大戰爆發之後,美國都是長期置身事外,一方面隔岸觀火;另一方面向歐洲輸送武器,大發戰爭財。當參戰國差不多精疲力竭的時候,或者因為迫不得已,美國才下決心參戰。

  第一次大戰1914年爆發,1918年結束,美國在1917年12月才正式參戰;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爆發,美國在1942年夏天才開始向英國輸送部隊,準備加入歐洲戰場,而法國那時已經淪陷三四年,德國和蘇聯也已交戰三年;至於對日宣戰,更是迫不得已。

  因此,從歷史的經驗和教訓中,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所謂強國,不只是意味著有能力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而且更意味著有智慧避免大規模戰爭。

  那麼,中國能否避免大規模戰爭?我認為至少必須具備下面兩個條件。

  首先,不尋求戰爭不等於就能夠避免戰爭,因為戰爭會找上門來。因此,避免大規模戰爭的最可靠保障之一,就是首先具備打贏一場大規模戰爭的能力。可以預料的是,中國今後還將頂著各種「中國威脅論」的壓力和干擾,繼續大幅度提升軍事威懾力,包括發展「衛星殺手」之類的高尖端戰略性武器。

  其次,避免大規模戰爭的最可靠保障之二,就是避免與最強大的國家發生正面衝突,而應該與它進行合作,共同管理世界,維護符合雙方利益的國際秩序。中國從未主動管理過世界秩序,所以其外交思想和外交理念面臨著自我調整、自我創新的艱巨任務。

  在結束演講之前,我做一個小總結:中國崛起是一個過程,不是結局。在這個過程中,世界舞台依然是西方文明佔主導地位,但中國將是不可替代的主角。21世紀不可能為中國所獨有,但中國應當可以與美國一起共同主導和分享。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30 18:4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