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美國西部崛起一座"新中國城"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8-7-1 05:49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已有1評論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9日播發一篇題為《新中國城在聖加布里埃爾河谷最東部發展壯大》的文章,介紹在美國西部崛起的一座"新中國城"。文章摘要如下:
本文由倍可親網友[ 藍藍的天 ] 於 2008-6-29 07:01 上貼
原文網址: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84036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19日播發一篇題為《新中國城在聖加布里埃爾河谷最東部發展壯大》的文章,介紹在美國西部崛起的一座"新中國城"。文章摘要如下:




聖加布里埃爾的餐館

聖加布里埃爾河谷東部大部分地區與台北、北京或上海更相似,而不是相鄰的洛杉磯。

與那些在蒙特雷帕克等華人聚居地,為實現美國夢而努力的初來乍到者截然不同,從亞洲移民到這兒的企業家,將這片曾經死氣沉沉的地區,變成了一個與眾不同的中國城。

研究城市問題和種族經濟的專家喬爾.科特金說,這展示了中國文化和中國經濟的力量。




聖加布里埃爾的餐館

他說:"這種力量難以抵禦。這一地區與華人和中國經濟緊密相連。他們過著完美的生活,有一個寬敞的後院,各種公共機構和設施近在咫尺。"

邁克.蔡(音)今年38歲,是蔡家的次子,家族企業的首席運營官。20年前,蔡家將公司總部搬到了因達斯特里。邁克.蔡說,20年來,他去中國的次數遠遠多於去洛杉磯的次數。蔡和其他亞洲企業家在這裡建起了一座座辦公樓。這裡的大部分標識牌用的都是中文。在時尚的購物中心,你聽到更多的是普通話,而不是英語

托尼.劉(音)在富勒頓路邊生活廣場中的一家高檔運動鞋店工作。他今年24歲,來自中國北方,來美國已經兩年。他說,"在這兒常常感到根本就沒出國"。

劉說:"我從來沒有機會練習英語。有時候,我覺得我還在中國。"




聖加布里埃爾一帶是白人中產階層的住宅區,隨著中國大陸的年輕私有企業經營者等新移民大量湧入,蒙特利公園市中心現在被稱為「中國人的比佛利山莊」。圖為中國少兒演員與當地學生在蒙特利公園聯歡。

羅蘭海茨、阿先達海茨、沃爾納特和戴蒙德巴的人口總和,20年來翻了一番,目前,大約2/3的人口是亞裔。

因達斯特里近40%的企業為華人所有。在布蘭德福德小學,近60%學生是亞裔。許多學生是富裕移民的孩子。他們的母親開著豪華車送他們上學。許多學生的父親不在此地,因為他們不得不在中國工作。

這所小學最近被迫修改了午餐方面的規定。此前,一到中午,大辦公室里就會擠滿給子女送來熱騰騰午餐的母親。這些午餐要麼是自家準備的,要麼是從中餐館買的。現在,她們不得不在中午11點時將午餐放在學校門口的一輛小車上。

志願來幫忙的家長羅茜.宗(音)說,有一次,她無意中聽到一個新來的韓國女孩問她媽媽:"我們什麼時候去美國?"

宗說:"她還以為羅蘭海茨是(亞洲的)一個中間站。"

對布蘭德福德小學的教師和行政人員來說,學生族裔構成的變化既是一件幸事,又是一大挑戰。在亞洲文化中,父母對教育非常重視,這使布蘭德福德小學成了該區最好的小學。由於要求入學的孩子太多,該校不得不列出一張候學名單。

布蘭德福德小學校長喬.安.勞倫斯說,一些家長告訴她,他們不願將子女送到該區的另一所小學,因為那兒的拉美裔學生太多。她說:"我不是一個認為學校必須是一個大熔爐的人。但我重視每個族群帶給我們的東西。"

該校教師辛迪.金在課堂上切身感受到了問題所在。在這個華裔和韓裔學生佔大多數的環境中,很難教授關於其它文化的課程。 (編輯:陶志彭)




這是2007年11月29日在美國洛杉磯拍攝的亨廷頓圖書館中國園景觀。亨廷頓圖書館中國園建設投資約1800萬美元,有50位中國蘇州園林工匠參與建造,是中國境外最大的中國古典花園之一。目前中國園二期亭台樓閣工程已經基本竣工,2008年2月中旬對外開放。 新華社記者戚恆攝
1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1 個評論)

回復 遙祝 2008-7-1 12:12
喜歡到那裡去看看,呵呵。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5 04:0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