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中國國際關係學會常務副會長吳建民11日在第四屆東亞投資論壇上表示,東亞投資合作具有極大潛力,在當前的全球經濟形勢下,東亞經濟一體化正面臨著第二波歷史性機遇。
吳建民說,過去30年,東亞地區是全球經濟發展當中最迅速的地區,今後30年,東亞地區也將是世界上最有活力的地區。從全球的經濟形勢和全球的地緣政治形勢看,世界的重心正在從大西洋向太平洋轉移,這為東亞投資合作帶來巨大機遇。
他說,在美國次貸危機和全球經濟出現放緩的情況下,東亞面臨著進入21世紀以來最嚴峻的經濟形勢,歐美貿易保護主義上升,美元貶值,東亞的貨幣升值,而化解這一系列壓力需要東亞加強合作。
吳建民說,東亞合作誕生於危機之中。1997年之前,東亞合作的規模是有限的,但1997年爆發的亞洲金融危機對亞洲經濟產生極大的衝擊,使東亞經濟遭受沉重打擊。此後11年間,東亞地區的經貿和金融合作取得巨大進展。東盟與中日韓(10+3)區域內的貿易已佔其外貿總量的40%至50%。
吳建民說,東亞經濟增長很快,在基礎設施領域擁有巨大的需求,一年需要投資2000億美元。如果東亞地區加強基礎設施合作,利用好這個巨大的需求和市場,則會對東亞經濟合作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第四屆東亞投資論壇於10日至11日在北京舉行,300多位中外政府官員、企業家和專家學者等參加。本屆論壇主題為「全球經濟震蕩背景下的東亞投資合作」,內容涉及越南、寮國、柬埔寨和緬甸四國新興市場的投資機遇與挑戰,聚焦越南投資熱點,探討和挖掘東亞投資潛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