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中國夢」威脅「美國夢」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8-3-13 05:0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當中國以今年的北京夏季奧運會和亮麗的經濟發展吸引世人目光時,美國《新聞周刊》刊登列昂納德(Mark Leonard)從北京發出的最新報道說,北京外交政策正發生更深層的變化:一場有關中國國際目標的激烈辯論,正在政府的思想庫和大學展開,形成了自由派國際主義者和新反對派的對立。

目前自由派國際主義者佔據上風。他們包括胡錦濤任校長時的中央黨校前副校長鄭必堅,他是創造「中國和平崛起」說法的智囊人物。他們認為,中國應當尊重國際體系的傳統規則,避免衝突,向其他國家表明自己不是威脅。


鄭必堅強調說,中國必須利用華盛頓不得人心,展示自己的「軟實力」,即文化和政治訴求。他希望北京通過促進建立在經濟發展、幫助窮人、尊重國家主權、捍衛國家獨立等國際法基礎上的「中國夢」,來回應建立在個人成功基礎上的「美國夢」。

雖然還沒有拋棄「和平崛起」的說法,但中國的和平崛起現在限制了胡錦濤主席的外交政策。他正穿梭於世界各地,散播中國的友誼和援助,通過放軟北京的身段,參與解決諸如蘇丹達爾富爾、伊朗、北韓等國際問題,緩和與西方的緊張關係。

通過比較可知,新反對派對毛澤東時代挑戰西方霸權的政策,作了新的闡釋,強調中國在整個國際秩序中不能缺席。其代表人物有與國家安全部關係密切的清華大學教授、國際問題專家閻學通,國防大學戰略研究專家、中國軍方著名智囊人物、海軍少將楊毅等。

他們爭辯說,中國不應當一味姑息華盛頓,而應當更為關注自己的重點事務,包括對抗民主化和國外的人權干預,保護中國及其盟友免遭外部干涉等。

新反對派採納了多邊主義的理念。像楊毅等人,已經將多邊主義的概念,轉化為一種權力的投射,以便從新強化中國的獨立,同時幫助發展與其他亞洲國家的聯繫。這種安排的目的,是排除中國最大的敵手美國。從1990年代中期以來,楊毅努力向中國外交部推銷這種理念。他強調,地區整合對中國具有各種實際利益。

北京已經慢慢改變立場。例如,它現在支持以歐盟為榜樣的「東亞共同體」(East Asian Community)理念。閻學通認為,這樣一種共同體會更有效地提升中國的力量,迫使美國最強大的亞洲盟友日本邊沿化,成為圈中不情願的夥伴。在這種新架構中,中國將像法國或德國在歐洲那樣,扮演中心角色。而日本則被邊沿化,處境就像歐洲的英國。

假以時日,更為咄咄逼人的新反對派可能佔據支配地位。在最近的歷史階段,中國通常在大變動顯露之前,先作小規模的改變。例如在國內,首先在經濟特區引入自由市場,幾年之後才大規模推行到全國。在國際領域,也可望採取某種類似的方式。

北京已經邁出小步子,按照自己的構想建設新的體系,率先創建地區組織,如「東亞共同體」、「上海合作組織」等。這些組織受到中國價值觀支撐,比西方的組織規範,代表著北京未來可能擴張的方向。

中國自身從西方束縛下解放出來,開創了一種由國家高度控制經濟、社會和政治領域的嚴苛發展道路。非洲、中東、中亞、拉丁美洲的其他發展中國家,或許想追隨這條道路。富裕的、更為強大的中國的成長,使「中國模式」更具吸引力,也對冷戰結束以來,支配國際事務的自由民主樣板,造成真實的威脅。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09:0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