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揚
這個題目乍一看不太合理,其實是一個很合理的問題。
全球化時代,經濟趨向一體化,政治也在趨向一體化,全球政治一體化的必然結果是:一個超越各國國界、直接建立在全球社會之上的全球政治權力中心正在形成。
這個全球政治權力中心目前處在自然形成的狀態,遵從叢林規則,美國企圖使其單極化,其他一些大國努力令其多極化,一個多方博弈正在激烈進行當中。
圍繞全球權力進行的博弈可以類比為一個聯邦共和國之內的各大州圍繞聯邦最高權力的角逐,當前的形勢是:「美國州」是「全球聯邦」中最大最強的一個州,也一直在主動代行「全球聯邦政府」的職能,該州的州長具有「全球聯邦總統」的實際權力,因此,其州長選舉必然受到聯邦各州尤其是各大州的密切關注。
考慮到全球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掌握在「美國州」州長的手裡,最龐大的金融債務掌握在「美國州」州長的手裡,最巨大的政治影響力也掌握在「美國州」州長的手裡,再考慮到小布希這位州長執政期間因濫用權力而給「全球聯邦」造成了嚴重禍害這個現實情況,一個重大的全球性問題已經不可迴避:「美國州」州長手中的權力到底應當與全球社會的責任相匹配還是僅僅對3億「美國州」州民負責?
如果承認存在著全球權力必須連帶全球責任的問題,那麼聯邦各州有權將「美國州」州長的產生視為一個「聯邦事務」。
「中國州」正在成為「全球聯邦」中舉足輕重的一員,對所有重大的「聯邦事務」也不可能不過問。
就中國自身情況而言,過去的「中國州」是「全球聯邦」的顛覆者和對立面,現在則是「全球聯邦」的維護者和利益攸關者。考慮到「中國州」目前的發展利益與「全球聯邦」的穩定與合理秩序越來越密切相關,「中國州」實際上也很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全球權力對「全球聯邦」進行有效管治。
一方面,有一個強大的「美國州」暫時代行「全球聯邦政府」的管治職能,包括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確保全球的能源安全、主導全球性環境問題的解決等,使「中國州」也可以分享到自己所需的「和平紅利」和「安全紅利」,有利於它的穩步發展。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剛開始進入全球政治權力中心的國家,「中國州」只與一個相對可靠的最高權力代表打交道未必不是好事,如果是一個群雄逐鹿、最高權力頻頻易手的局面,它將面臨一些更為困難的選擇。
這樣類比地看下來,中國實際上對於美國全球權力的地位和作用有著一個潛在而又真切的期望,同時也就等於對需要一個什麼樣的美國總統有著一個潛在而又真切的期望。
第一,中國需要一個懂得將美國實際上的全球性權力與全球性責任相匹配的美國總統,不希望看到一個只為了部分美國選民甚至某一小集團利益而濫用美國的全球性權力、濫用總統職權的無德總統。
第二,中國需要一個有能力對「全球聯邦」實行有效管治的美國總統,不希望看到一個只聽憑部分美國選民或某一利益集團擺布而無力應對天下大亂後果的無能總統。
第三,中國需要一個致力於全球權力中心和全球新秩序的共同建設的美國總統,不希望看到一個沉迷於單極化的虛妄企圖、拒絕多邊主義和多元權力結構的無智總統。
不得不承認,以此期望衡量目前美國兩黨競選第一陣營的幾位總統候選人,暫時還看不到很合適的人物。
民主黨有意創造歷史,或產生歷史上第一位女性總統,或產生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但這個主要以美國本國歷史和國內政治為背景的遊戲與全球政治形勢基本無關。在當前這樣一個對美國總統的全球責任和能力要求越來越高的形勢下,一個沒有先例可循的女性總統或黑人總統很可能會給世界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希拉里為了向國內的男性選民顯示自己「比男人更男人」,奧巴馬為了向國內的白人選民顯示自己「比白人更白人」,僅僅這一種難以避免的心理衝動就足以誘發極端政策的出台,最終以犧牲外國利益為代價。
再看共和黨。由於小布希執政的全面失敗,共和黨處在相對不利的競爭位置上,但希望接替小布希的共和黨總統必然要靠否定「布希主義」路線的承諾來上台,鑒於小布希的單邊主義對外政策已被當作了重大教訓,新任共和黨總統重建國際多邊合作機制的政策可以預期。
另外還應當看到,僅就美中雙邊關係而言,小布希執政期間沒有犯很大的錯誤,而且還有所建樹,一個在美中關係上繼續保持現有局面和發展勢頭的新任美國總統符合中國利益。
不妨直言,較為符合中國當前期望的美國總統,還是更有可能在男性、白人、盎格魯撒克遜、新教徒、保守派、共和黨人這樣一個人群交集內產生。
說明一下,「較為符合中國當前期望的」、「更有可能」都只是簡單的事實判斷,不涉及其他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