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福建省東北部寧德市情況介紹 (三都澳島嶼採風)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8-1-14 10:25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寧德位於福建省東北部,俗稱閩東。全市轄1區2市6縣,125個鄉鎮,人口327萬人,其中畲族人口17萬人,佔全國畲族總人口的1/4,是全國最大的畲族聚居區。全市土地面積1.34萬平方公里;海域面積4.45萬平方公里,海岸線878公里,淺海灘涂面積9.34萬公頃,均占福建省的1/3。沿海分佈著20多個優良港灣,深水碼頭岸線居全省首位,寧德港是福建省正在規劃建設的四大港口之一。寧德屬中亞海洋性季風氣候,盛產食用菌、晚熟龍眼、荔枝、綠竹筍、四季柚、水蜜桃等果蔬佳品和大黃魚、石斑魚、對蝦、二都蚶等名優特海產品;是中國最大的綠茶種植基地,年產量佔8%;傳統名茶「坦洋工夫」、「白琳工夫」(紅茶)、「白毫銀針」(白茶)、「天山綠茶」聞名海內外;是中國最大的大黃魚養殖基地,年產量佔70%;是中國最大的銀耳產區,年產量佔90%以上;是中國最大的太子參產區,年產量佔60%;水力和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境內蘊藏著250多萬千瓦的水電資源,已探明的金屬和非金屬礦藏70多種,其中玄武岩儲藏量佔中國的70%;具有眾多富有特色的山海川島和民俗風情旅遊景觀,有太姥山、鴛鴦溪(白水洋)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古田翠屏湖、周寧九龍際、柘榮東獅山、蕉城支提山、福安白雲山、壽寧楊梅洲等6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寧德產業基礎良好,已經初步形成了電機電器、船舶修造、醫藥化工、建築建材、食品加工、汽摩配件、電力能源等七類重點產業。
【經濟社會綜述】

  2005年,全年生產總值343.6億元,增長10.6%。財政總收入(不含基金收入)20.3億元,增長29.3%,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5億元,增長25.2%,增幅居全省各設區市第二位。全年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43.4億元,增長4.2%。全市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增加到88家,有22個農產品獲省名牌產品或著名商標稱號,8個品牌被授予2005年中國「三綠工程」推薦品牌,6個產品獲得地理標誌證明商標,居全省第二位。全年完成工業總產值294.7億元,增長22.4%;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87.29億元,增長35.8%,增幅居全省第一。規模工業總量比「九五」末翻了將近兩番。完成工業技改投資24億元,增長30.4%。全年共接待遊客345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24億元,分別增長15%和20%。屏南白水洋被列入國家地質公園。金融保險、交通運輸、房地產、信息和中介服務等服務業加快發展。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3.8億元,增長11.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102.4%。金融運行態勢良好,全市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餘額221.53億元,貸款餘額199.26億元,分別增長14.0%和15.7%。

  項目經濟。全年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23.5億元,增長27.6%。其中城鎮固定資產投資104.24億元,增長38.3%,增幅居全省第2位。實施重點建設項目46個,完成投資53.7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39.6%,增長34%。沈(陽)海(南)高速公路寧德段至福安連接線建成通車,溫福鐵路寧德段全面動工建設,穆陽溪一級芹山、二級周寧電站、壽寧牛頭山水電站、屏南上培電站、古田雙口渡電站等項目實現竣工投產或部分投產,大唐火電廠一期工程、穆陽溪三級閩東電站等項目進展較快。重點建設項目中工業及能源項目22個,完成投資41.6億元,占重點建設項目完成投資的77.5%,年初確定的85個中心城市城建項目進展順利,全年完成投資5.88億元。寧武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加快,古田高速、福安至泰順高速已列入全省規劃。

  改革創新。閩東電力股份公司扭轉危機、治理整頓取得成效,全面實現扭虧增盈,實現扭轉ST的預期目標。市外貿企業總體完成改制,市屬內貿企業改革已經啟動。非國有工業產值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比重提高到96.8%。繼續實行最低收購價、種糧直補、良種補貼,全部免征農業稅,取消煙葉外的農業特產稅,基本完成集體林權制度改革任務。成立了省農村信用聯社寧德辦事處。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14億美元(報表口徑),增長26.7%;外貿出口總額3.25億美元,增長2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城澳口岸通過國家級一類口岸驗收,並經國務院批准更名為寧德港口岸對外開放。

  社會事業。有3個產品獲得福建省優秀新產品,2個新產品通過省級新產品鑒定,3個項目被列為省循環經濟百項重點示範項目,福建鑫磊晶體有限公司被列為省循環經濟百家重點示範企業。中小學危房改造步伐加快,寧德市職業技術學院正式獲准成立,寧德師專新校區征地工作基本完成。全面實施鄉鎮衛生院危房改造和「空白點」村衛生所建設,擴建市醫院傳染病房,建成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綜合樓、市康復醫院病房主體工程。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完成市文化中心主體工程,畲族文化搶救保護工作得到加強。群眾性體育運動廣泛開展,寧德市運動員在第十屆全運會上取得3金1銀1銅的歷史最好成績。2005年寧德市再次榮獲全省「雙擁模範城」稱號,第四次被國務院評為「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

  人民生活。全年全市新增城鎮就業3.19萬人,有7419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城鎮登記失業率4.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6.2萬人次。全市城鄉共有13.37萬人享受低保,城鎮職工養老、失業、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4.7萬人、10.7萬人、15.03萬人。有效抵禦連續頻發的颱風、洪澇等自然災害,紮實推進災后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工作,因災倒房的2413戶春節前都搬進新居。全年完成「造福工程」和滑坡險情村搬遷8822人。實行農村低保家庭子女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制度。認真清理拖欠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問題。全市共償還政府投資項目拖欠工程款1.1億元,清欠率97.6%。全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85元,增長9.8%;農民人均純收入3808元,增長8.3%。深化推進「平安寧德」建設,順利通過全省「四五」普法驗收。

【寧德港】

  2005年10月,國務院同意福建三都澳城澳港口岸更名為寧德港口岸,並從2005年10月30日起正式開放。寧德港北起福鼎沙埕,南至三都澳,全港包括三都澳、賽江、三沙、沙埕4個港區16個作業區。寧德港海岸全長878公里,深水碼頭岸線居全省首位,全港可建泊位221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51個,是福建省規劃建設的四大港口之一。三都澳港區是寧德港的重要組成部分,曾被孫中山的《建國方略》列為建設東方大港的世界著名良港,其水域面積714平方公里,其中10米以下的深水域173平方公里,是浙江寧波北侖港的26倍,荷蘭鹿特丹港的8倍;深水岸線78公里,是寧波北侖港的5倍,是日本橫濱港的3倍,超過荷蘭的鹿特丹港,可建10—30萬噸級泊位群,是建設大型港口和國際中轉港的理想港址,具備建設能源、鋼鐵、石化等產業基地的優越條件。2005年,總投資20億~30億元、年設計吞吐能力100萬標箱的寧德港大型集裝箱碼頭項目正式簽約落戶寧德。這是目前國內設計可靠泊能力最大的集裝箱碼頭項目。

【福建大唐寧德發電廠】

  福建大唐寧德發電廠廠址位於福安市灣塢鄉白馬港附近,是寧德目前在建的最大的工業和能源項目。項目規劃容量6×600MW國產燃煤超臨界機組,總投資約156億元,分3期建設。2005年8月1日,國家核准了大唐國際寧德電廠一期工程2×600MW發電機組項目,估算總投資55.09億元。項目自2003年1月啟動以來,進展十分順利,截至2005年12月底已累計完成投資36.03億元。大唐寧德發電廠二期項目已列入福建省「十一五規劃」。 (林德茂)

來源:《2006福建年鑒》
三都澳採風記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05:1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