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民間對林彪看法已突破官方框框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12-4 03:01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林彪百年後,評價重開頭(2)

多維社特約記者盧仔餞/僅明鏡一家出版社,在短短三年內,就出版了五部關於林彪的研究專著。這些書,標誌著將林彪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各種途徑傳到國內,將對林彪其人其事的重新評價,從少數知情人和研究者的關注圈子中,引入廣大民眾的視野

  (續前)多維:這幾年海外呈現了林彪研究的熱潮,你能否對此作些評論和介紹?

  丁:的確如您所言,海外這幾年就林彪以及林彪事件之研究進入了一個黃金時代。

明鏡出版社在2004年8月出版了由我主編的《重審林彪罪案》一書(上下冊),是對林彪事件研究的重要推進,代表著林彪事件的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該書問世催發了林彪研究的熱潮,2006年4月,明鏡又出版了吳潤生的《林彪與文化大革命》一書,同年8月出版了舒雲女士的《林彪事件完整調查》(上下冊),今年5月又出版了舒雲女士的《林彪畫傳》。加上今年10月出版的這部《百年林彪》一書,僅明鏡一家出版社,在短短三年內,就出版了五部關於林彪的研究專著。

  這些書,標誌著將林彪研究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各種途徑傳到國內,將對於林彪其人其事的評價,從少數知情人和研究者的關注圈子中,引入了廣大經歷過「文革」的民眾的視野,以及沒有經歷過「文革」、過去對林彪只能簡單重複官方「陰謀家」「野心家」等定語的年輕人的視野。此外,國內及海外網際網路上也出現了大量討論林彪功罪的帖子,啟迪了人們的思考,有助於打破大陸官方欽定的一面之辭。這一點是我們不能忽視的。

歷史豈能劃分為「黑白」

  多維:這幾年來您一直在思考與探索林彪問題真相,請您就林彪事件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談談您的看法。

  丁:歷史研究不是政治評論,不是簡單地下某種政治性定論,做非黑即白的兩極性思維。記得三年前在紐約法拉盛圖書館就《重審林彪罪案》一書的演講會上,金秋教授特別就這個問題談了看法,指出所謂「定案」「翻案」說法中的這個「案」字,就是誤將林彪研究的歷史學課題,當成現實政治表態了。我想她的這個觀點依然值得大家深入思考。在對人物和事件的歷史研究中,幾百年、幾千年都不能說有了什麽不可更改的定論,即便是事實經過基本都弄清了、沒有什麽疑問了,對這一事實經過的評價,還可以人言言殊,再爭論幾百年、幾千年。對林彪其人,也正是如此。怎麽能說,毛澤東定下了他的兩大罪狀、兩頂帽子,鄧小平說了「要毛澤東還是要林彪」,我們就不能再質疑、再探索了呢?

  現在還有不少人喜歡用簡單的二分法看待歷史,將歷史人物分為「好人」或「壞人」,透過政治「偏光鏡」來看待一切(鄧小平那句要毛還是要林的選擇題,就是這種思維最典型的表現),只要涉及到所謂「壞人」的研究,予以客觀、公正、不囿於陳說定見的評價,就會招致禁令、圍攻,甚至人身侮辱、謾罵,對研究者的動機甚至家世來一通抹黑……不一而足。這其實還是「黨文化」泛濫的現象之一。

  歷史人物和事件,豈能截然劃分為「黑白」?歷史應是多維性的,並具有包容性,應該允許不同的觀點相互切磋。不能一有不同觀點,就扣上「翻案」的帽子。對歷史學家來說,歷史研究不是定案,不能簡單的蓋棺論定,而是盡量從不同的角度來研究,使其更有血有肉,更具有真實性。我期待著各方針對我所編著的這本書,逐篇逐段地分析、質疑。這樣,這些文章的作者幸甚,我作為本書的主編幸甚,而我們研究的對象林彪元帥,也幸甚。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8:31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