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報記者蕭也喜11月23日北京報道】繼22日的「黑色星期四」后,上海股市綜指今日以4946.26點低開,報收5032.13點,漲0.96%。深圳成指報收16217.51點,漲1.68%。自10月16日創下歷史新高6124點后,上證指數跌幅已達1000多點,22日更是失守5000點大關,報收4984.16點,下跌230點,跌幅達4.41%。而深證成指報收15949.36點,下跌798點,跌幅為4.77%。
數據顯示,滬深A股總市值調整以來已蒸發6.06萬億元人民幣(新股期初總市值以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縮減近兩成,其中11月份以來高達5.54萬億元人民幣。
大陸知名經濟學者易憲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此波故事震蕩反映了權重股對大盤的拖累作用相當明顯。中國石油、建設銀行、中國平安、中信證券等權重股逐波回落,大盤也震蕩走低,創出了昨天新低。
易憲容認為,美國股市的下跌主要是受美國次貸風波和對美國經濟預期不看好的因素所造成,幾乎與中國股市無關聯。不過,也有分析人士指出,美股下跌原因和不少中國藍籌股業績相關。因為美國經濟如進入衰退,這將使有色、重工、原材料股支撐頓失。
針對香港股市21日同樣出現的調整,易憲容認為,與港股相比,滬深市場本身的估值高企很嚴重,因此,中國大盤震蕩也比港股幅度要大。
業內人指出,最近國際行家紛紛關心大陸股市,出言驚人,不是說A股泡沫將崩,就是拿中國股市和上世紀80年底日本股市比。A股市場受此類說法影響而大跌。但易憲容指出,中國股市的短暫下跌並不能說明股市失控,反而更加有力地證實了股市跌漲起伏,存在風險,對投資者是很好的警示。
香港《文匯報》今日援引國際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連同港股在內的中國股市10月總市值,高達到6.73萬億美元,已超越EURONEXT、納斯達克、東京及倫敦交易所,躍居全球第二位,僅次於首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數據顯示,10月份深滬股市的市值分別為7405億美元及3.018萬億美元,10月份的市值年增幅超過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