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大規模回購惡果顯現

作者:大西洋人  於 2007-11-23 07: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網路文摘

過去4年中,在高達數十億美元的股票回購、不斷創出新高的收購交易以及強大的合併浪潮的推動之下,市場上的股票縮減了數千億美元。

因股票供應下降而需求強勁,股市出現飆升。而現在隨著經濟增長放緩以及信貸市場緊縮,各大公司開始減少回購,有些甚至後悔沒有持幣,而是進行了大規模的回購。

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首席執行長詹姆斯•戴蒙(James Dimon)上個月在一次電話會議上表示,在目前這樣的情況下,股票回購應退居其次。

因有傳言稱聯邦住房貸款抵押公司(Federal Home Loan Mortgage Corporation, Freddie Mac)的虧損額創下新高,可能會將派息減半並需要資本注入,導致該公司股票周二下跌29%。如果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沒有回購至少10億美元的普通股並將其換成優先股的話,也許不會到現在這個地步。美國最大的住房貸款公司聯邦國民抵押貸款協會(Fannie Mae, 簡稱:房利美)最近通過售出優先股,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籌集了15億美元資金。房利美的股票周二下跌25%,跌至自1996年5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去年曾斥資24億美元回購股票的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在最近數周被迫再售出大量股票來籌集資金。Office Depot Inc.曾以每股平均35美元的價格回購了570萬股股票,該公司在周二的業績電話會議上表示希望能夠以每股17.49美元的現價回購股份,但卻心有餘而力不足。Office Depot Inc.周二股票下跌7%。

廣告家得寶(Home Depot Inc.)表示將推遲大規模股票回購計劃還未實施的部分,而花旗集團(Citigroup Inc.)的投資者已開始擔心該行的資產負債狀況和資本水平是否健康,促使該行管理層表示目前的情況下不適合回購股票。

這一趨勢的逆轉暴露出股票回購戰略的缺陷:很多公司高買低賣。

根據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ed)的數據,從2002年第三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累計有超過1.5萬億美元的非金融公司股票通過回購、合併或收購而從股市上消失。消失股票的數額在今年第二季度更是達到了頂峰,當時非金融公司回購的股票經過季節調整后凈值達到1,925億美元。用於回購的資金一部分來源於信貸市場,當季各大公司在信貸市場上累計籌資1,565億美元。

現在由於經濟增長放緩以及公司資產負債狀況惡化,很多公司壓力增大,致使一些投資者擔心派息和回購對市場的影響會從正面轉向負面。

投資者一般都支持回購,即使是回購價很高,也可以從另一方面表明回購的公司有大量現金。不過,也有許多公司迫於投資者的需求,通過各種形式的「資本結構調整」借入資金來完成回購。

對越來越多的公司來說,為此增加的債務成了一大負擔。標準普爾(Standard & Poor's)企業債券評級分析師里克•瑞肖(Nick Riccio)說,股票回購和槓桿收購已「導致十多家投資級別的公司被下調評級。」

比如家得寶。標普7月份將其評級從A+下調到BBB+,標普表示,下調的具體原因是,家得寶計劃通過出售資產併發售120億美元債券來回購價值225億美元的股票。該公司今年前三個財季已在回購上花費108億美元。上周它表示,相信「在完成回購計劃時採取謹慎的立場應是穩妥的做法」。

不過,根據標普資深指數分析師霍華德•西沃布拉特(Howard Silverblatt)的說法,在標普500公司中,股票回購和派息仍是受投資者歡迎的提高投資回報的方式。西沃布拉特說,今年,在標普500公司的88家有派息的金融公司中,有60家提高了派息。而在所有標普500公司中,有超過半數公司要麼提高派息,要麼開始發放派息。只有從事抵押貸款保險業務的MGIC Investment Corp.下調了派息。

此外,標普500公司今年花在股票回購上的資金有望超過5000億美元,而去年是4,360億美元。他說,上市公司回購股票的資金能力仍很強。

看好回購市場的人士說,大公司的回購活動使一些中小公司持續進行的回購不易引起市場的注意。比如這周,克利夫蘭的Nacco Industries Inc.就宣布了回購1億美元A類股票的計劃。這家從事卡車、五金和採礦相關業務的公司目前總市值是7.5億美元。

雖然回購有時會導致公司財力緊張,但仍有很多大公司宣布回購,其中包括美國鋁業(Alcoa Inc.)。周一,Target Corp.也宣布授權回購100億美元股票。

不過,金融行業的情況有所不同。銀行業大多壓縮了回購規模,以便節省資金用於其他方面,比如放貸或作為壞帳準備金。而且,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可能也需要保持一份漂亮的資產負債表來為私人股權交易籌措貸款,因為,以前可以指望的這類貸款的提供方現在已經枯竭,銀行的籌資渠道變得很有限。

資本金問題給花旗造成的壓力尤其沉重,近期,其衡量核心資本實力的關鍵指標Tier One已跌至7.5%的目標水平以下,這是花旗多年來不曾有過的事。該行曾表示,預計在明年年中資本充足率恢復正常水平之前不會有回購計劃。儘管有人猜疑花旗或許不得不考慮下調派息,但花旗自己說不打算這麼做。有知情人士說,花旗可以通過別的途徑改善其資本狀況。

GREGORY ZUCKERMAN / KAREN RICHARDSON / JUSTIN LAHART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1:45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