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印度快報》7月20日文章,原題:在巴西,新印度與新中國相會 新的務實態度會促成邊界和平嗎? 很遺憾,有關我們總理與中國國家主席在巴西的會晤,沒任何獨立報道。
可聊以自慰地認為,這是想給北京留下印象的一種微妙外交策略。中國領導人總是通過官方通訊社向國民傳達信息。如今,莫迪通過印度報業托拉斯向我們傳達信息。
在巴西,莫迪有個歷史性機會來結束與中國的邊界問題。兩個因素指向這點。一,中國尊重強勢領導人,他們知道莫迪很強勢。二,若印度不丟掉尼赫魯的某些做法,邊界問題永遠難以解決,國大黨政府做不到,莫迪或許能。
過去,情緒支配了印度的議會、媒體和輿論。我們從未直面一個事實——印中之間並無雙方認可的邊界條約。在西部,阿克賽欽-拉達克被視為不毛之地。可印度沒人知道中國人已在那裡修了一條路。
在更具爭議的東部,印度堅持麥克馬洪線,但中國並不認可。周恩來曾說邊界需經談判確認,須經由對等雙方簽署新條約。我們未能利用當時的絕佳機會。之後,北京採取了更好鬥的調子,或許歸因於決策層中的鷹派軍方領導人。
中國永遠也不會放棄成為無可爭議的亞洲地區強國、繼而成為無可爭議的世界超級大國的野心。從這點講,它永遠都是難纏的國家,無論是帝王還是共產黨掌權。但中國人向來也是最務實的。
他們是天然的商人,無論經營的是大型航運公司還是小雜貨鋪,都如魚得水。就像古吉拉特人。
這正是(中印)兩種思維可以交匯的地方。莫迪和習近平都是決策者,都善於政治博弈。所以,莫迪會很快認識到,為何中國官媒報道中印領導人熱絡會晤的同時,解放軍正在拉達克邊界巡邏。
從中國領導人在巴西的講話看,與友好印度的合作將在經濟和外交上對中國有利,同時在政治或軍事上不構成威脅。對莫迪而言,表明若兩國意見一致,雙方商貿都會興隆,這也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