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干版相機的春秋戰國時期

作者:houstonian  於 2013-5-23 16:28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個人愛好|通用分類:文史雜談|已有5評論

干版相機的春秋戰國時期

一個相機大國的崛起

[未經本人允許不得轉載, 違者必究]  by houstonian

上文我們提到了維多利亞時期(也是美國南北戰爭時期)的鐵板照片盛行. 1871年開始已經發明並應用了玻璃底片. 由於底片可以重複沖洗, 這就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 很快底片影印的照片就替代了鐵板. 1880年代的照片沖洗很多就是拿底片直接貼在像紙上面夾在一個木質框內在自然光下曝光. (見下圖)

1879年美國的伊斯特曼公司就大量生產玻璃干版底片了. 1880年代末期它又發明了軟膠底片,但是那個時候的軟膠底片還不是捲起來的,而是裁成不同尺寸的方形跟玻璃底片一樣直接付印的.給大家看看我的玻璃底片和那個時候照相館的一些照片.(下圖是玻璃底片和處理后的影像)

 

下面是1890年代照相館洗出來的相片. 由於那個時候很貴重,都裝裱的很好.

 

  當然那個時期世界相機的龍頭老大是英法, 美國只是緊隨其後. 上文的兩個可以照鐵板相機一個是法國的一個是英國的. 德國是一次世界大戰以後才有機會躋身相機大國的. 而那個時候的日本相機技術還在起步階段.

美國在伊斯特曼公司帶領下真正的相機和洗印技術在1880年代開始迎頭趕上來的. 伊斯特曼公司在1888年推出了柯達相機,那個時候的相機基本都有皮腔而且柯達早期的都是紫紅色皮腔. 後來才逐漸成鮮紅色,黑色. 科達不光用它的軟膠底片和柯達相紙技術,而且還用了先進的相機來征服世界. 柯達在那個時候的一句名言是: 「你只管按快門,其他的事情由我們來完成」. 一條龍作業從此成就了一代梟雄.

美國那個時候除了柯達公司, 還有很多不錯的鏡頭製造商. 下面一個就是1885年英國用桃花心木做的戶外相機, 可以照8英寸的底片. 但是用美國St. Louis出的鏡頭(純手工產量有限). 我收藏的時候是全套包括原廠生牛皮盒子和黃銅光圈板, 原廠牛皮鏡頭蓋. 所有品像超級好. 那個時候的鏡頭很多都是外邊鍍很厚的金子, 一百多年後照樣金光閃閃. 但是這家公司在1895年以後就消聲匿跡了, 不知道是不是跟柯達大量生產相機有關.

1892-1893年是柯達飛速發展時期. 由於資金雄厚大量吞併那些小的相機製造商. 我這裡有一款就是1893年柯達並構WH 兄弟的兩家公司后出產的一個限量版的內置多版相機. 此款由於是完全用櫻桃木手工製造和當時最上等的BL鏡頭, 估計那個時候價格不菲.

柯達那個時候出的相機很多用軟膠底片加內置光圈和快門的鏡頭. 由於外層都是黃金, 這麼多年來我都沒有清理,還是金光閃閃.

1880年代開始已經有相機用在各種不同領域了, 我這裡有一台歐洲的牙科專用干版相機. 不過鏡頭蓋沒有了, 光圈內置(轉盤型的), 鏡頭不大可以勉強塞進口內(要張大嘴呢).

下面是1891年美國出品的比較大眾化的雙延伸干版相機. 後來製造商還是被柯達收購了.

  在1900年以前的街頭也有一種叫做[白日相機]. 那就是用照相底版(玻璃的或者軟膠片的), 直接在一個木頭盒子相機裡面曝光. 有的相機下邊還有外接沖洗槽. 這個沖洗動作完全看不見就憑經驗. 相機前面有個很簡單的鏡頭, 後邊/上邊有一個把手伸進去的黑色套袖換底片. 一個盒子裡面大概可以裝10-12張底片. 下圖型號沒有沖洗槽(就是一個小洋鐵皮盒子在相機底部).

  1900年初很多地方都開始做小型干版相機(用軟膠底片). 下面是美國柯達在1902年左右生產的一些相機. 中間的那台用膠捲, 左邊的是算最小型號之一了.

  1890年代是膠捲開始的時代. 那個時候真的是春秋戰國時期, 各不相讓. 我這裡就不一一敘述那些短命膠捲了. 我要說的是膠捲也催生了手搖電影機和無聲電影.

1895年的101膠捲開始, 就不斷的有新型號尺寸的膠捲誕生. 但是真正能主流化的膠捲是135(35毫米)膠捲. 那是1913德國萊卡試驗機型用的. 但是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緣故沒有繼續發展下去. 倒是柯達在1934年正式把35毫米膠捲定型在一個小鐵盒內為135膠捲, 才成了膠捲的主流. 120膠捲發明於1901. 110膠捲發明於1898年和近代110盒式膠捲完全不一樣.

我要說明一下的就是那個年代放大機還沒有我們現在這個樣子. 我這裡有一台多功能相機是美國的 Folmer & Schwing (Folmer Graflex) 1898年左右生產的放大機兼證件照(標準像)和翻拍機功能於一體的大型相機. 配上Graflex原廠木質三腳架看上去很氣派. 但是使用起來可麻煩了. 三腳架有一米八那麼高, 相機延伸可以達到一米六多. 如果翻拍放大時三腳架那個木頭平台可以90度放成垂直的. 成像尺寸是干版(玻璃或者軟膠底片) 10英寸長, 8英寸寬. 我這個品像算是好的. 鏡頭配的是1903年出廠的. 但是這家公司最後還是沒有逃脫被柯達收購的命運. 總之,柯達那個時候就是全世界相機的霸主. 美國的相機業由柯達撐腰走入了領頭羊的位置. 當時柯達可比現在的Apple實力而且比Apple還強悍.

  在1907年左右很多膠捲出來了. 有一種是明信片尺寸的膠捲(122 發明於1902)Graflex (柯達並構后)的主流膠捲之一. 主要用在一些型號如3A.

此種相機就是我們看到的普通相機用單鏡頭反光的方法. 操作比較複雜而且很重.

隨著20世紀的到來, 美國相機和相片技術已經引領世界的潮流了. 當然這同柯達的多項專利發明分不開的. 我們今天很惋惜地看到百年柯達走入破產境界. 真是應一句老話: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

半夜了, 希望各位網友們能喜歡我在這裡侃大山. 有空再聊吧.


高興

感動

同情
1

搞笑

難過

拍磚
1

支持
14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6 人)

發表評論 評論 (5 個評論)

回復 總裁判 2013-5-23 23:06
請對我們介紹一下最後一張照片里的此類相機的品牌、年代等,尤其是最底下一排的、從藍色那個數起的第三個。
謝謝。
回復 houstonian 2013-5-24 06:03
總裁判: 請對我們介紹一下最後一張照片里的此類相機的品牌、年代等,尤其是最底下一排的、從藍色那個數起的第三個。
謝謝。 ...
大概1930年代比較普通的大眾相機。棕色的是柯達50周年紀念品. 你所關心的是柯達No. 2 brownie camera 很普通(應該是model E)。大概生產日期在1901到1933. Anso AGFA 也是美國的大眾相機。鐵皮的box相機叫Cadet主要生產年代是1936到1940. 我倒是有很多各種顏色的box相機就是擺著配色玩的。
回復 總裁判 2013-5-24 06:29
houstonian: 大概1930年代比較普通的大眾相機。棕色的是柯達50周年紀念品. 你所關心的是柯達No. 2 brownie camera 很普通(應該是model E)。大概生產日期在1901到1933. Anso ...
謝謝,我要請您鑒定的有空我去翻出來,麻煩您了。
回復 houstonian 2013-5-24 07:44
總裁判: 謝謝,我要請您鑒定的有空我去翻出來,麻煩您了。
別客氣,有空一起探討.
回復 東風無力 2014-7-2 01:41
有心人。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3-29 14: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