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BT下載是怎樣傷害到硬碟的

作者:bluesmood  於 2007-2-11 10:47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網路電腦|通用分類:其它日誌

在網路上流行的很多說法中除了下面幾個以外都沒有什麼說服力,下面一個一個看下去吧。 BT直接就寫入硬碟? 這可能嗎?數據直接寫入硬碟?!那樣的話還不把CPU給累死,可能硬碟沒壞CPU先廢了。。。在我們現在用的PC機上數據寫入硬碟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由CPU控制把數據一位元組一位元組的寫入硬碟,在這期間CPU會一直等到硬碟回應數據寫入成功才會對其它任務做出反應,這種寫入方法一看就知道是慢的要死(內存和CPU在寫數據時可以算是和硬碟同速了);另一種就是當要向硬碟寫數據時,CPU把要寫入數據的位置和長度信息發給DMA,?卑炎芟嚦刂迫ń桓鳧MA,然後DMA將操作信號發給硬碟上的控制晶元,再將要寫入數據發送到硬碟上的暫存器中,完成以上操作后DMA將匯流排控制權交還CPU,這時CPU就可以進行下一項工作了,這種方法的速度可比第一種方法快的太多了,這種方法也就是現在最常用的方法。從這裡可以看出如果數據直接寫入硬碟,那麼在寫入時CPU不會回應任何操作,都知道用BT下東西時我們完全可以作別的事,基本不受影響,所以說BT下載不可能用直接寫盤! BT是否傷硬碟? 首先,硬碟的磁頭不接觸盤面。它是懸浮於碟片之上的。不管你是在幹什麼,複製也好,刪除也好,格式化也罷,磁頭永遠不會直接接觸碟片。否則,如果磁頭接觸碟片,再加上碟片每分鐘7200轉的速度…………大家可以聯想起鑽木取火的道理了吧。 另外,BT下載的時候的確用到虛擬內存。任何對硬碟的使用,都要用到虛擬內存。因此,不管你用不用BT,都要用虛擬內存。而不是只在用BT的情況下用虛擬內存。 關於磁頭頻繁尋道的問題,在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硬碟的工作原理。 首先,硬碟上的數據是不連續分佈的。比如一個200M的文件,它在一般優化模式下會被分成200 * 1024/12=17066份(簇)。也就是說一個200M的文件被分成17066份(簇),分別儲存在硬碟上。 當你發出指令讀取這個200M的文件的時候,磁頭就要在整個硬碟中找到這17066個「簇」並從中讀取數據,然後匯總,放入緩存中,再交給CPU處理,經過一系列步驟和運算(怕大家睡著,我省略這部分的說明),反映到顯示器上,被我們直觀的看到。因此,所謂的尋道就是講磁頭尋找「簇」的過程。因此對於硬碟來說,BT那點使用強度是微不足到的。 那麼,為什麼很多人說BT會傷硬碟呢? 分析一下,原因可能出在BT一開始劃分空間的那段時間。BT在下載開始前會在短時間內在硬碟中劃出一塊於下載文件等大小的空間來做準備。這段時間內,硬碟高強度工作。但是這樣的強度也不會對硬碟產生多大的威脅。但是如果你同時在運行其他需要頻繁讀取硬碟數據的軟體的話,那麼就有可能形成傷害了。 一塊質量過關的硬碟在正常使用狀態下(不從高空落下,不浸水,不被人為破壞,不發生意外)的情況下,足夠您使用到你下一次升級硬碟。另外,經常做磁碟碎片整理也有助於延長您硬碟的壽命。 補充一點。在使用BT的時候大家普遍感覺到機器運行速度變慢。原因是,BT是由python語言編寫的。而用此語言編寫的程序在win32系統下(win98、winNT、winXP、win2003)運行起來十分消耗系統資源。因此,在開多個BT窗口之後,機器運行速度會明顯變慢。建議各位朋友針對自己的機器配置,酌情開幾個BT窗口。 為什麼頻繁讀寫會損壞硬碟呢? 磁頭壽命是有限的,頻繁的讀寫會加快磁頭臂及磁頭電機的磨損,頻繁的讀寫磁碟某個區域更會使該區溫度升高,將影響該區磁介質的穩定性還會導至讀寫錯誤,高溫還會使該區因熱膨漲而使磁頭和碟面更近了(正常情況下磁頭和碟面只有幾個微米,更近還得了?),而且也會影響薄膜式磁頭的數據讀取靈敏度,會使晶體振蕩器的時鐘主頻發生改變,還會造成硬碟電路元件失靈。 任務繁多也會導至IDE硬碟過早損壞,由於IDE硬碟自身的不足,,過多任務請求是會使尋道失敗率上升導至磁頭頻繁複位(複位就是磁頭回復到 0 磁軌,以便重新尋道)加速磁頭臂及磁頭電機磨損。 先說一下現代硬碟的工作原理 現在的硬碟,無論是IDE還是SCSI,採用的都是"溫徹思特「技術,都有以下特點: 1。磁頭,碟片及運動機構密封。 2。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表面平整光滑。 3。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 4。磁頭對碟片接觸式啟停,但工作時呈飛行狀態不與碟片直接接觸。 碟片:硬碟碟片是將磁粉附著在鋁合金(新材料也有用玻璃)圓碟片的表面上.這些磁粉被劃分成稱為磁軌的若干個同心圓,在每個同心圓的磁軌上就好像有無數的任意排列的小磁鐵,它們分別代表著0和1的狀態。當這些小磁鐵受到來自磁頭的磁力影響時,其排列的方向會隨之改變。利用磁頭的磁力控制指定的一些小磁鐵方向,使每個小磁鐵都可以用來儲存信息。 盤體:硬碟的盤體由多個碟片組成,這些碟片重疊在一起放在一個密封的盒中,它們在主軸電機的帶動下以很高的速度旋轉,其每分鐘轉速達3600,4500,5400,7200甚至以上。 磁頭:硬碟的磁頭用來讀取或者修改碟片上磁性物質的狀態,一般說來,每一個磁面都會有一個磁頭,從最上面開始,從0開始編號。磁頭在停止工作時,與磁碟是接觸的,但是在工作時呈飛行狀態。磁頭採取在碟片的著陸區接觸式啟停的方式,著陸區不存放任何數據,磁頭在此區域啟停,不存在損傷任何數據的問題。讀取數據時,碟片高速旋轉,由於對磁頭運動採取了精巧的空氣動力學設計,此時磁頭處於離盤面數據區0.2---0.5微米高度的」飛行狀態「。既不與盤面接觸造成磨損,又能可K的讀取數據。 電機:硬碟內的電機都為無刷電機,在高速軸承支撐下機械磨損很小,可以長時間連續工作。高速旋轉的盤體產生了明顯的陀螺效應,所以工作中的硬碟不宜運動,否則將加重軸承的工作負荷。硬碟磁頭的尋道飼服電機多採用音圈式旋轉或者直線運動步進電機,在飼服跟蹤的調節下精確地跟蹤碟片的磁軌,所以在硬碟工作時不要有衝擊碰撞,搬動時要小心輕放。 原理說到這裡,大家都明白了吧? 首先,磁頭和數據區是不會有接觸的,所以不存在磨損的問題。 其次,一開機硬碟就處於旋轉狀態,主軸電機的旋轉可以達到4500或者7200轉每分鐘,這和你是否使用FLASHGET或者ED都沒有關係,只要一通電,它們就在轉.它們的磨損也和軟體無關。 再次,尋道電機控制下的磁頭的運動,是左右來回移動的,而且幅度很小,從碟片的最內層(著陸區)啟動,慢慢移動到最外層,再慢慢移動回來,一個磁軌再到另一個磁軌來尋找數據。不會有什麼大規模跳躍的(又不是青蛙)。所以它的磨損也是可以忽略不記的。 那麼,熱量是怎麼來的呢? 首先是主軸電機和尋道飼服電機的旋轉,硬碟的溫度主要是因為這個。 其次,高速旋轉的盤體和空氣之間的摩擦。這個也是主要因素。 而硬碟的讀寫??? 很遺憾,它的發熱罧梢院雎圓患牽。。。。。。。。。? 硬碟的讀操作,是碟片上磁場的變化影響到磁頭的電阻值,這個過程中碟片不會發熱,磁頭倒是因為電流發生變化,所以會有一點熱量產生。寫操作呢?正好反過來,通過磁頭的電流強度不斷發生變化,影響到碟片上的磁場,這一過程因為用到電磁感應,所以磁頭髮熱量較大。但是碟片本身是不會發熱的,因為碟片上的永磁體是冷性的,不會因為磁場變化而發熱。 但是總的來說,磁頭的發熱量和前面兩個比起來,是小巫見大巫了。 熱量是可以輻射傳導的,那麼高熱量對碟片上的永磁體會不會有傷害呢?其實傷害是很小的,永磁體消磁的溫度,遠遠高於硬碟正常情況下產生的溫度。當然,要是你的機箱散熱不好,那可就怪不了別人了。
鏈接: 點擊訪問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bluesmood最受歡迎的博文
  1. 草缸 [2007/07]
  2. 自然 [2007/02]
  3. 我是一隻小小鳥 [2007/04]
  4. 勵志 [2007/04]
  5. 生日快樂! [2007/06]
  6. 完美世界 [2007/04]
  7. 有感 [2007/04]
  8. 寫給媽媽 [2007/03]
  9. 母親節 [2007/05]
  10. 秦淮河畔 [2007/03]
  11. 美景美食 [2007/03]
  12. 生活目標 [2009/06]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6 18:14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