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最近宣布的6000億量化寬鬆計劃使美國高通脹預期不再有任何懸念。這6000億的量化計劃是在現有貨幣供應量的基礎上追加的。我沒有下功夫去找截至今年10月份的貨幣供應量,但以下是兩張貨幣供應量的圖表已經非常說明問題。此從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截至今年2月,美國的貨幣供應量呈火箭升空式增加。然而,美聯儲似乎覺得火箭到月球還不夠過癮,所以準備直飛火星。
(圖表來源是http://www.fgmr.com/us-dollar-money-supply-is-underreported.html)

a

由於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中國是最大的債主國,損失慘重自然不必說。這也怨不得美國,那麼多年,放著黃金白銀和資源不做儲備,卻把所有的雞蛋放在美元這一個籃子里。就算從2008年第三季度起,眼睜睜看著火箭已經騰飛了,中國還繼續發揚國際主義精神,大量增持美國國債。所以這個冤大頭是自找的。
現在美元又灌水6000億,中國是否可以亡羊補牢呢?
中國給人一種經濟相對穩定,率先復甦的印象,人民幣升值毫無懸念,股市相對有較大的升值空間。大量熱錢已經流入或者正在流入。它們的大進大出對經濟的衝擊不可低估。上次的亞洲金融風暴就是一例,其實爆發於20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以及造成的全球經濟危機本質上也是熱錢造成的。中國現在開始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連周小川也開始大談防範。
可是,防範只是在這場貨幣戰爭中採取守勢。光怕熱錢還不夠。最好的防禦往往是有準備的攻勢。中國這樣大的經濟體,完全有主動進攻的可能性。既然熱錢看準了人民幣升值,股市增值,和瘋長的房地產來博弈套利,你讓它鹿死中原也是公平的結局。我認為,不管冷錢熱錢,進得來出不去的就是好錢。
冷錢是真正的投資,蓋廠房,搞生產,多多益善。應該受到保護。這自然不必多說。
熱錢是投機,給經濟造成破壞。你要進攻它,整死它,整得它再也不敢投機中國。
還有一種溫錢,就是當初用1:12的匯率進入的外資,賺了錢,嫌1:8和1:6.5匯出還不過癮的錢。在中國期貨,樓市和股市中耗著等待匯率再漲20%的錢。它們本質上也該算入熱錢。它不走,也在fair
game之內。
熱錢投機無非在4個方面。匯率,房地產,股市,和期貨。但這4個市場也不是隨時適合熱錢投機的,它們必須有適當的氣候,那就是:
第一、要有漲落的預期,就是很多人都看好或看跌一個市場。
第二、要有漲落的速度,速度太慢,也不適合熱錢投機。
第三、要有雄厚的投機資金,甚至政府的配合。比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金融大鱷索羅斯掌握著富可敵國的金融資源。之前還有世界銀行,西方各國政府使勁兜售金融自由化,鼓動小國放棄金融監管,資金高速自由流動,向小國超額貸款,甚至在危機發生之後,他們的開出的藥方是財政金融緊縮。現在,西方各國同聲合唱人民幣升值,檯面上的說詞是貿易不平衡,而關鍵是配合熱錢套利。
破解和整死熱錢的關鍵就在於在適當時機破壞以上三個條件。讓熱錢變成冷錢,長期滯留中國,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服務,或者讓它鎩羽而歸。可能的做法是:
1) 永遠保持人民幣升值預期,長線是蝸牛速度升值,短線有升有降。永遠對熱錢有吸引力,卻讓熱錢無法快進快出。
2) 逼迫人民幣升值,西方以貿易平衡為名,行配合熱錢套利之實。本著互利互惠精神,中國應該高調配合西方追求貿易平衡,用出口徵稅的辦法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但人民幣決不能升值使熱錢套利。出口稅採用兩種方法:國別出口稅率 和 品別出口稅率。對順差多的國家如美國的出口可以多征出口稅,對順差少的國家出口少收稅,有逆差的國家如日本韓國則是出口退稅。征來的稅收,用於培育高科技行業。對生產過程中耗能多,環境污染嚴重,附加值低的產品出口稅率高,反之則稅率低或者退稅。
3) 禁止國有企業進入房地產。學習美國,把國有銀行的房貸證券化上市,國有銀行逐步撤出房地產。讓熱錢「來有所居」補貼。
4) 隨時組織大量新股上市。熱錢湧入正是融資的好機會。永遠保持股市升值的期望,但只要一升,國有股就增發。新公司就上市。你印鈔票,我印股票。反正我喜歡你的鈔票,你喜歡我的股票,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5) 視地區不同,在適當時機對非自住的2套房開徵當年平均房價的1% ~ 5%的房產稅,刺破房產泡沫。讓投機房產的熱錢無功而返。
6) 徵收資金離境稅。
7) 打擊地下錢莊。
8) 有計劃地通脹,可以降低匯率上浮的壓力。讓通脹速度略快於匯率漲幅。同時增加最低工資,補貼在低收入工人的工資。為每位退休人員的儲蓄設立CPI掛鉤的特殊賬戶,最高保證掛鉤50萬。也就是說,從熱錢上賺來的錢,補貼境內居民因為通脹造成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