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經濟危機:全是勞動生產率惹的「禍」

作者:老石  於 2010-3-22 07:14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隨想|通用分類:政經軍事|已有4評論

早在2010129日發布的經濟報告已經顯示去年第三季度GDP的年增長率是5.7%。技術上說,美國經濟已經走出衰退。但是普通人並沒有感到經濟復甦,原因是就業市場依舊困難重重。雖然政府和樂觀經濟學家對失業率增加的速度有所下降而歡欣鼓舞,然而居高不下和實際還在上升的失業率是眾多失業人群必須面對的現實。工作崗位的數量實際上還在繼續下降。奧巴馬希望用給增設工作崗位的企業予以補助的辦法來促進就業,因為美國經濟復甦什麼時候才能惠及失業人群還是遙遙無期。GDP是否能繼續保持增長勢頭也是個未知數。至於普通人民什麼時候會覺得經濟走出衰退,這可需要一個更長的時間。日本的丟失的十年,很可能會在美國重演。

為什麼會出現經濟危機?為什麼經濟在增長,而工作崗位卻在下降呢?我的答案:這都是勞動生產率惹的「禍」。對此一定有人會說我是個白痴。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仰仗的不全都是不斷提高的勞動生產率嗎?怎麼是勞動生產率的提高造成了經濟危機呢?好,我來回答。

我的第一個論斷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是通貨緊縮性的

假設一個經濟體有流通貨幣100元,它的產量是100單位產品(為簡化本人打字,本文中的產品包括勞務)。它的普通物價為1。人民在每個周期都不斷生產100單位的產品也不斷購買和消耗這些產品,那麼這個經濟體會不斷的周而復始。普通物價不變,每個單位的產品都可以賣出。

忽然在某個周期,有人創造了一種新的技術,產量提高了一倍。這個經濟體生產了200單位的產品勞務。現在100元貨幣追逐200單位的產品,普通物價成了0.5。通貨緊縮了吧?資本家在周期開始以物價為1的價格買進的原材料,設備,人工,生產之後卻只能以原來一半的價格賣出產品。資本家能做這樣的買賣嗎?能做,他就不叫資本家了。按照現代經濟學的理論,這個時候危機就來了。企業要倒閉了,工人要失業了。所以,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是通貨緊縮性的。

我在這裡打個叉:解決的辦法呢?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人能拿出辦法。馬克斯認為這是資本主義制度所然,要 think out of box, 採用體制外的革命手段解決。杜威認為如同世間萬物,經濟有周期性,無法避免,但可以預測以減少損失。只有凱恩斯最聰敏,他既要在體制內,又要解決問題。他的辦法:增加政府開支。過剩的產品,政府全包了。政府沒錢這麼辦?印刷機幹什麼用的?

自從有了凱恩斯主義,經濟危機好像真的沒有了—— 直到上世紀70年代。70年代初,阿拉伯國家對西方實行石油禁運,引發了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的經濟危機。那一次,凱恩斯主義再也不靈了。那是滯脹式危機。一方面,物價飛漲,另一方面,失業率飆升。表面上看,由於石油禁運造成了原材料價格上漲,從而造成了生產萎縮,從而造成失業率上升,也造成物價的上漲。而實際上是政府的幾十年透支擠壓了經濟體正常的再生產投資。

我的第二個論斷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使勞動力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

如果原來生產100單位產量需要10個工人工作10小時,物價為1,那麼勞動生產率為1。如果通過改進工作流程,改善企業管理,採用新技術,計算機管理等等,使生產等量的產品只須5個工人10個小時。那麼勞動生產率為2,提高了一倍。這就產生兩個可能性,要麼擴大生產,繼續雇傭10名工人而造成生產過剩,要麼其中5名工人面臨失業。雖然留任工人的工資有可能會增加,但是無論出現那種情況,相對於產量,都會造成整體社會購買力下降。經濟體不再需要那麼多的勞動力就能產出同樣的產品。勞動生產率提高釋放了多餘的勞力,使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向買方市場轉變。工資水平必然下降。而資本回報率卻相應增加。

我的第三個論斷是:全球化進一步促使勞動力市場朝買方市場轉變

資本在追逐利潤最大化時,它必然要想一切辦法壓低勞工開支,提高勞動生產率。一個辦法就是生產外包,或在海外建廠。投資建一家相同的新工廠,在美國或在中國,都可以生產相同的產量。由於中國工人的工資低,勞動生產率就比美國高。只要資本可以自由跨境流動,只要發達國家的工資水平比第三世界高,那麼,工作崗位從發達國家流向發展中國家就像地球引力吸引蘋果落地一樣不可避免。說到底,全球化就是用窮國工人替代富國工人,進一步促使勞動力市場朝買方市場轉變,增加資本回報率。

我的第四個論斷是:工會勢力減弱造成勞動回報率下降。

上世紀70年代,工會勢力比較大,以至於造成生產效率下降。加上政府幾十年一貫地對經濟的干預造成的滯脹危機是社會既經濟學界全體右轉。從里根總統開始至今,推行放任政策,取消政府監管,經濟自由化成為經濟學界和政府的時髦共識。在里根總統開除所有罷工的航控人員之後,工會一蹶不振,風光不再。工會不再吸引工人,工會也無力捍衛工人的利益。於是80年代至今整整30年,自由經濟發展到了極致。

以上四點說明勞動生產率的提高破壞了原來的宏觀供求平衡,導致了經濟危機。但顯然這是一個似是而非悖論。那麼真正的問題出在哪裡呢?問題在於勞動生產率提高后的勞資對國民收入的分配上。30年的自由經濟思潮和政策,改變了國民收入的勞資分配比例。現在的分配完全是朝有利於資本的方向傾斜。其結果是:

1)提高了勞動生產率,卻削減工作了崗位。中產階級比率下降,貧富分化加劇。降低了消費品的社會購買力。而美國是消費經濟。降低了對消費品的社會購買力經濟必然出現危機。

2)由於工作外包,政府的經濟刺激政策收效必微,復甦無期。即使復甦,距離普通人感到復甦還有一段距離。

3)由於資本回報率增加,新增財富必然要找出路。容易產生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的泡沫。而固定資產和原材料的泡沫化必然阻礙經濟復甦。

所以真正的問題在於:勞動生產率提高之後,勞動者沒有享受到它的成果反而成了輸家。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經濟如何能走出危機?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發表評論 評論 (4 個評論)

回復 light12 2010-3-22 07:40
極端就是機器人生產,不要工人。
回復 wazhh 2010-3-22 10:04
或許是這樣的結果傳導到房地產的次貸問題,導致美國金融危機,進而波及全球,進而導致全球經濟危機了哈
回復 德州龍 2010-3-22 22:06
那就人為地降低勞動生產率如何?比如大家都不準用機器,回到原始社會
回復 kirkwood 2010-3-23 08:28
偶不大懂得經濟,不過你的分析是對的。樓上的德州龍:您的回復中最後六個字就多餘了。降低勞動生產率,讓人們更多地享受到勞動成果,並不是要回到原始社會啊。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6 12: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