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去年11月和今年3月
在股市上輸掉了襯衫后,本人一直是耿耿於懷。一心想把泡沫吹漲法弄個明白。輸掉了襯衫后,難免產生賭徒心理,常有翻本的念頭,必須告誡自己危機遠未結束,
不可將褲衩也一起輸掉。本文將自己對次貸危機形成,規模和趨勢等心得記錄在案,看官或笑或罵,或作茶餘飯後笑料,尊請自便。若得高人垂顧,指正一二,也於
己有益。以下是我的對這次金融危機的學習心得。
	
	
	
	
	
	
	
	
	
在good
old
days,銀行房貸是這樣賺錢的:某富翁,拿出十萬銀元,設立銀行A。他向公眾吸收存款100萬,給2%的年息。他留10萬維持日常存儲業務。假設日常存儲相抵,他向買房者貸出年息7%,為期30年的房貸100萬。這100萬在30年之後就成了811多萬(按月計算複利)。為了不賠錢,他確定借款人有能力還本付息。如果不幸掉期,他要確信那房產一定是物有所值。他還必須要有耐心等待30年。
	
	
	
	
	
	
	
	
	
表1:
傳統的房貸操作
	
	
	
	
	
	
	
	
	
	
	
		| 
 資金運作程序 | 資產 | 負債 | 
	
		| 本金 | 存款 | 房貸 | 借款 | 利息 | 存款 | 借款 | 利息 | 凈值 | 
	
		| 1)
			建立銀行 | 10 | 
 | 
 | 
 | 
 | 
 | 
 | 
 | 10 | 
	
		| 2)
			吸收存款 | 10 | 100 | 
 | 
 | 
 | 100 | 
 | 
 | 10 | 
	
		| 3)
			用100萬做房貸 | 10 | 
 | 100 | 
 | 
 | 100 | 
 | 
 | 10 | 
	
		| 4)
			30年後房貸利息和存款累計利息 | 10 | 
 | 100 | 
 | 711 | 100 | 
 | 182 | 10 | 
	
		| 5)
			收回房貸,利息算入本金和存款 | 539 | 282 | 
 | 
 | 
 | 282 | 
 | 
 | 5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