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債都要算在美帝國主義頭上?
不想在最敏感的日子發文章。情緒激動的時候也往往是喪失冷靜喪失邏輯的時候。情緒激昂的時候也會損害判斷力。
我曾自封為右派,不是因為我向帝國主義投降,而是因為我對現在的一些政府決策持有批評態度。對於美國以及其他國家干涉中國內政支持藏獨台獨疆獨和其他分裂勢力,非常憎恨。
但是如果要把64的流血,生命的逝去簡單的歸於美帝國主義;一味的說學生被操縱被利用恐怕過於簡單(也是對愛國學生的侮辱)。尤其是,不能因為黃雀行動(撤離),港支聯的支持,和台灣特務的參與就把一切全部歸咎於外部惡勢力的捲入,就讓帝國主義和走狗對一切悲劇性的結果負責。這種簡單歸咎會妨礙我們正視歷史,阻礙我們認識歷史,妨害我們對真相的探究。而且這樣的簡化說法在邏輯上也是有問題的。我們從自省的角度講,舉例說明:
1。中國政府全力支持了越共和越南人民的獨立,隨後,越南作了些什麼,中國政府要對那些事情,包括驅趕越南華僑負完全責任?
2。中國政府大力支持了紅色高棉,那麼,紅色高棉所作的事情需要中國政府負責么?
3。中國政府出兵朝鮮無數英雄血灑半島三千里江山,無私的支持北朝鮮,那麼今天呢?我們需要不需要負責?
4。我們支持了巴解,可是巴解是不是也參與了一些恐怖主義活動?
如果我們套用血債都要算在美帝國主義頭上這個邏輯,就會發現我們腦袋上的屎盆子也不少呀。當然,美帝國主義和一些所謂的學運領袖就更是臭到家了。
這個邏輯或者說法,在一定程度上混淆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忽視了64的有關國內國際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背景。忽視了有關高層決策在六4前後幾個月內整個的過程。有關的資料現在越來越多,多方對比和映照,事件的脈絡也越發的清晰。
有些事件發生相靠前甚至比較久遠但是對後來的發生的事件以及參與各方打上了種種的烙印,僅僅挑一些距離89不是很遠的國內的事情來說,就有文革后的反思風潮,以及民主牆上一張大字報:「要民主還是要新的獨裁」,在摸著石頭過河的時候開始改革開放。
從學生進入天安門廣場到最後的悲劇性結局,中華大地發生了太多太多,社會的各個階層政府的各個部門不同程度的捲入和涉及,各方個面需要反思的東西也太多。
淡化對錯之爭,淡化左派右派的立場之爭,淡化感情色彩,弱化預設立場,力求邏輯嚴密,認真思考,多方綜合,不要試圖「一言以蔽之」,少一些政治教條和喧囂的大字報,多做歷史研究,相信會有更加有力的文章和觀點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