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幸結識在國內多年從事冶金工作老工程師,聽其講述歷史。文中的「我」事實上是指著這位忘年交。
我們當時去的山西陽城,是省委分派的多個赴地方的工作小組之一。走之前,當時的副省長張天乙做動員報告,非常激動人心,裡面有幾句話我今天都記著:你們走的時候是社會主義,等你們從大鍊鋼鐵勝利歸來的時候,我們就進入共產主義了!
在陽城,我們三人小組還有一位同志叫溫通(同)鼎,當時已經大概是科長,另外一個同志不記得了。我們住在應朝鐵廠旁邊,監督和技術上也幫幫地方。陽城一直有煉鐵和生產鐵鏵犁的歷史。鐵礦的成分特殊,鐵鏵犁用了,像鏡子一樣光滑,又叫做犁鏡,好像還向一些國家出口。
住在老鄉家,村幹部開始上門收鐵,我們的那個老鄉家用的是鐵腕 - 當地煉鐵日子好幾代都有了,家家戶戶鐵物件不少。老鄉也捨不得,都跪下了。要說鐵飯碗,那陽城老鄉是一直端著。幹部說以後共產主義了,家裡用不上。還是溫師傅說,我們住著還得吃個飯,留著吧。村幹部點頭哈腰的就走了。一說我們是省里來的幹部,地方上都很客氣。房東一直對我們不錯。吃的,說不上有啥好的,都沒啥油水,但是糧食還是夠吃。
砍樹,煉鐵,整宿整宿不睡覺。莊稼也沒人收。有溜走的不知道幹啥,都是被民兵捆著回來的。溫師傅都不讓打,人家那個時候已經是當過幹部,有水平。我們三人小組走的時候,老鄉們拉著手都哭,不讓走。不過都是后話。
後來我們大量鋼鐵成績不錯,放了個衛星,但不是第一。第一是廣西的鹿寨。我們是第二還是第三,省里還表揚來著,說了「英雄的陽城人民。。。」。表彰會沒參加,累的就睡覺了。沒辦法,附近公社來來去去都是走路,每天趕好多路。哪有什麼自行車拖拉機。什麼小汽車,中間縣長來的時候是騎著一個大白馬,我到現在都記著。
58年底的時候,內部有個文件,大概是叫共產主義生活條例,裡面說進入共產主義,吃飯穿衣不要錢,每個人每年發幾身衣裳還有幾頂草帽。現在都沒人瞧的上。不能和現在比,現在誰瞧的上。那個時候我們老鄉有幾個人一年一身新衣裳?
(附錄:廣西鹿寨大鍊鋼鐵 信息,來源於網路 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n/2014/0731/c85037-25377579-3.html, 以下內容為節選,供參考)
10月19日,鹿寨宣布:從17日下午2時到18日下午2時的一天時間內,全縣共生產出生鐵207243噸,另產燒結鐵288139噸。這一天的鐵產量,就等於今年國家分配給廣西的全年任務。該縣在10月21日還放出了一顆日產鋼13416噸的鍊鋼「衛星」。這兩項分別創下了1958年一個縣生鐵與鋼產量的全國最高紀錄。
雖然這些鋼鐵「衛星」的真實性令人懷疑,但在這年的鋼鐵生產中,確實出現了男女老少齊上陣的場面,是一場真正的大鍊鋼鐵的群眾運動。9月24日,《人民日報》發表《關鍵在於大搞群眾運動》的社論,強調在當前的鋼鐵生產中,大辦土高爐最能把千百萬群眾的積極性動員起來,最能發揮群眾的智慧和力量,最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取得最大的效果。因為土高爐沒有任何「依賴性」,完全是土生土長的,只要自己動手幾天內就可以建造成功,因而能夠使廣大的群眾插進手來,形成一個全民辦鋼鐵的運動,使生鐵生產高速度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