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旅俄親歷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0-7-20 04:5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通用分類:原創文學

關鍵詞:

燭光下的元旦之夜

    2005年12月31日午後一時,安德烈.尼古拉耶夫(漢語名字 - 畢有福)再次來電話確認:16點在地鐵 ВЫХИНО  車站等待我,早在兩天前,他就電詢我是否有空?邀請去林子里的他家做客。並特別提請準備就緒——特別是禦寒衣物。來莫斯科都快六年了,「禦寒」早已無問題了。裝好照相機、揣上小禮物、還有中國小食品,著往常行裝,就正點出發了。安德烈.尼古拉耶夫是我在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東亞文明比較研究中心的朋友、同事。2005年夏天,在北京朋友們聚會時,掛在黑板上漢俄對照的中國天干地支八卦年曆就是他的傑作。
     一個小時的路途后,我們如期面晤。他拉著我先到市場又買水果、肉食、又是菜蔬、果脯,看來準備工作可能未就緒——我心裡暗想。提著大包小袋,裝到他的拉達車後備箱。問及多少時間可到,答非所問的回復,每次不同。僅在開車后10多分鐘,他就停車在路邊,我正奇怪,哪有林子?這還是城郊啊,兩棟高層建築就在近傍。
     「我的兒子- 17歲的郭利亞,一同去。」 安德烈告訴我,他離婚後,兩居室的房子留給了前妻,他們爺倆同在郊外住。安德烈用手機告兒子還要買什麼東西,就連水也要購買,我還是有些不解。正說著,路邊的昏暗中一幕,(此時此刻天已黑)引得我不免發問:怎麼?這居然有人三三兩兩的打水。「對,這裡是地下水井,比自來水好,所以有人打去用。」 「可怎麼沒有鎖,難道免費?」——「是免費的。」他肯定地答覆。真是社會主義大鍋飯的遺跡,聯想到遠東研究所食堂里的免費麵包,…… 真是讓我無言。正說著,郭利亞拉開車門放置停當,我們就又上路了。大約20分鐘后,汽車拐彎駛入森林,沒有了路燈,也沒有了迎面的車燈晃眼。沿著崎嶇不平的小路,汽車慢吞吞的行駛著,最終停下,安德烈下車打開了院落的大門,倒車進院。在搬取食品進屋后,安德烈一指門前院外空地,告知——這就是厠所!好在我們三人均為男士。
     我們馬不停蹄的開始按分工緊張的忙碌起來。要準備年夜飯啊!郭利亞做《聖誕樹》安置工作,安德烈削土豆皮,我劈柴生火。要知道,在俄羅斯人家吃飯,土豆和麵包是必不可少的。本想做個炒土豆絲,問了安德烈,沒有必備的醋,也沒有炒鍋、菜刀,只得作罷。將劈好的乾柴用報紙引著,再加上大塊兒的拌子,安德烈告訴我各個灶門的作用,還有煙囪上的一個個擋風板。這樣一來,房間里的溫度上升了,我切了麵包、各種香腸、滷肉:五花肉-及凈瘦肉,一大盤(1公斤)俄羅斯式的泡洋白菜、酸黃瓜,蜜棗、杏乾兒,紅魚子醬、奶油、乳酪,滿滿的擺到桌面上來。安德烈不勸酒,一切如同在自己家。他開瓶《青梅》,我開自瓶自帶的《干紅》,郭利亞就喝「可樂」。熱湯是來不及準備了,火上煮著大約2-3公斤土豆,並最終成為當晚唯一的熱菜。我們的元旦晚餐開始了。安德烈舉杯聊以自慰,祝福自己初步完工的房子,我作為第一個中國客人向他祝賀。幾杯酒下肚,我們聊到他引以為榮的房子:地皮1萬美元, 20 * 50 米--- 1000平方米,多大一塊地呀,還是所有權。房間9.5 * 8.5 ,地上三層,完全是他本人自行設計、自行施工,兒子幫忙,再請個別民工。光是不同的工具就有幾十種,房間既有暖氣,又燒壁爐,當然還有一個大型號的電熱水器。而且他是根據自己研究成果——中國風水來作為宗旨考慮的。飯後他請我參觀了他的工作間,恰如我在離開京城前的辦公室,高於地面35公分,兩側翼的書櫃正好起到隔牆作用,不大的辦公桌兩台電腦都是《筆記本》,傍邊連接手機,這就是他三部手機必不可少的緣由。離辦公桌不遠,他的床位是大木板搭就的,床上的寢具很簡單。而書柜上竟然沒有俄語版的書籍,全部都是漢語書籍。《周易》、儒家理論、風水、養生、術數學、古代史料,還有不少漢俄字典。這些書籍別說閱讀,能買到就不易。像《漢俄成語字典》是我第一見到。在他的床頭小台上擺放著整套紫砂茶具、茶篩,就連他白璧無瑕的茶杯上還燒印著清晰的黑色漢字:一曰少吃多餐;二曰少鹽多醋;三曰少酒多果;…… 十曰少憂多喜。問到他的大作,他講,目前俄羅斯關於此類書籍出版發行很多,但是真知灼見搞清中華文明的罕見,沒研讀透徹是不會出書的——「這就是我的原則」。對於他的誠心治學,我早有所聞,今日真是目睹了,想想那複雜的八卦年曆圖——我們還記得多少?
     不善飲酒的他,微醉、疲乏,他告訴我,為我的到訪,忙碌好幾天,提出先各自休憩片斷,取來了專門為我準備好的毛衣毛褲給我,告知冷了就穿。我的床位也是大木板搭就的,不同的是還墊了層化纖板,可能怕我冷。但是寢具是個睡袋,化纖棉的,恐怕僅有一公斤多,沒有枕頭,就把毛衣毛褲迭起來做枕頭吧。早就耳聞「木垛子」的房子冬暖夏涼,這會兒就將領教了。不便的是衛生間剛剛建好, 「上傳下達」沒完工,好在沒女士,吾乃第一個客人,「方便」就要到院落外去。他開玩笑的講,會有狼的!不過,院門的燈是聲控的,而且我們每次都是同行。只是郭利亞從二樓上上下下,極不方便。
     大概十一點多,安德烈喊起我、郭利亞,又打開瓶香檳酒。我們關閉了所有的燈,郭利亞點燃兩株粗壯、美觀、大方的聖誕蠟燭,昏暗的燭光下,電視中,В.普京總統在克里姆林宮的新年致詞開始了!在24響的斯巴達克鐘樓鐘聲里——我們舉杯,送舊迎新;我們舉杯,為友誼長青!拌隨著自幼耳熟的俄羅斯國歌,我們相繼祝福新的一年健康、幸福、成功!
     喝罷香檳酒,開始了最重要的節目——放鞭炮。我們拿上安德烈剛剛買的炮竹,在院內院外空曠的雪地上,點燃一個又一個五光十色艷麗多彩的鞭炮,看著飛翔在夜幕里的光彩奪目,在俄羅斯第一次放炮竹的我很不平靜——遠離故土?似有鄉情!—— 文明無國界,友情長萬里。記得夏日在京,耳聞名家的指教:在異國,到別人家裡做客,就是打開了城堡的大門。而今我呢?同樂同慶暖融融!
     我們在午夜一時就寢。窗外寂靜無聲、室內木料飄香,偶爾飛馳而過的電氣火車,還讓我們感覺到21世紀的現代化,否則真有返古之感。
     元旦的早晨,睜眼,已經是11點了,啊!除了清早5點我們倆同去「衛生間」,這一覺差不多睡了10小時。起床后,安德烈告我可以四處看看。看見書包裡邊斜插入一個精製的小盒,透明的盒蓋里是一支筆和兩個小本。我不解的問,這是怎麼回事?他回答:不是你的?那就是聖誕老人送到這的,收下吧。看起來這是他送的禮物,可經過了聖誕老人之手,真是個風趣幽默的朋友。拿上相機,出了門。這所房子全是圓木一根根榫接壘築的。圓木間是密無縫隙的膠質,門窗全是雙層的:內外開雙向。每層收縮,到第三層差不多相當於閣樓,但也有三十多平方米。在此房子兩側也是院落、房子,但均破舊不堪,從路面雪跡看,已久無人居住,大概只不過是夏日來小憩,這就是別墅。可以說目前在安德烈周圍沒什麼鄰居,前方是密林,後面不遠是鐵路,後院種植了幾十棵蘋果樹。微風吹拂,林海發出「嗚—— 嗚」的輕輕呢喃。把納入眼帘的景緻拍攝了幾張照片,這些的確是城區內見不到的。
     回到屋裡,安德烈提到能否向遠方的中國朋友打電話,恰逢我帶有長途電話卡,輸入密碼,幫助他向北京市、天津市分別撥通了電話,他興高采烈的運用還不太自如的漢語,告訴遠在萬里之外的朋友:「可以到莫斯科來玩了,我的房子蓋好了!」望著他孩子般的笑臉,由衷感觸到一片誠心熱情洋溢。
     看錶快兩點了,離最近的返回莫斯科的火車僅有半小時,我們草草吃了點,就上路了。走到車站僅幾分鐘,所謂車站,就是一段站台。既無圍牆柵欄,又無工作人員。只不過是一間不起眼的小房稱之為售票處,安德烈幫我買了票,才16盧布就能到地鐵起點站。記住了這站名:ВЯЛКИ,下次可以自己來了。安德烈告知,途中好幾站,在車上要注意聽廣播,到ВЫХИНО,下車後車票驗證才能丟掉,否則出不了站,還得罰款。恰如其所述,沒有檢票員,可上車的一行人都在那個看不出是售票處的小房買票。到站后,隨著出站的人們順利進入地鐵,16點回到宿舍。
     整整一天,元旦之夜的辭舊迎新,經歷了許許多多第一次,腦海里留下難以忘懷的新鮮和友情。相信這絕不僅是第一次!
    
                 京城遊子
                         草記於寒宅
     02-05 / 01 – 06г.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0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8 10:32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