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精神文化百科大典》簡介指南
《中國精神文化百科大典》(以下稱《中國百科大典》)是在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所長、俄羅斯-中國友好協會主席M.季塔連科院士運籌帷幄的策劃和提綱挈領的指揮下應運而生的。被邀請參加合作全部是俄羅斯和中國卓越著名的科學家們,負責編輯出版《中國百科大典》的是優秀的俄羅斯科學院東方文學出版社。
對《中國百科大典》提供寶貴支持和無私資助,使其如願順利完成的有:中國國家開發銀行及它們的總裁、遠東研究所名譽博士陳元先生。在《中國百科大典》的編纂研究工作中提供大量資助的還有:俄羅斯人文基金會(R F H);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駐俄羅斯聯邦大使館;香港國際投資集團總商會主席、俄羅斯科學院並遠東研究所名譽博士許智明太平紳士;黃興基金會董事長薛君度教授;美國的馬喬里.基輔特夫人。
弘揚傳播中國文化精神的《中國百科大典》與俄羅斯和中國兩國間已經隆重舉行的《俄羅斯年》和《中國年》為主題的大型活動相輔相成,並與兩國間正在有效地進行《俄語年》和《漢語年》相映成趣。正是在兩國關係良好持久地發展前景下,作為特殊的文化禮品,《中國百科大典》曾由俄羅斯科學院院長Ю.С.奧西波夫院士向俄羅斯聯邦總統Д.А. 梅德韋傑夫和俄羅斯聯邦政府總理В.В. 普京呈遞。 同樣俄羅斯聯邦的最高領導特意贈送文化「國禮」給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中國百科大典》就顯然成為順理成章之舉。
國際漢學的學術界對《中國百科大典》早已經讚不絕口。無論在俄羅斯或中國,還是在歐洲,在倍受歡迎的國際圖書展覽上和學術期刊、報紙、廣播電台和電視台無所不在的介紹中,都確鑿的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中國-俄羅斯之間友好文化關係的橋樑」,2009年9月29日《中國社會科學報》如此評介。 「《中國百科大典》引起『中國熱』,對知識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將有助於提高中文書籍的譯著水平」 引自《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2月12日的論文。 「《中國百科大典》給俄羅斯讀者提供了真正的精神財富」 《中國文哲研究》季刊雜誌2009年№34期刊載專家的撰稿。 「中華文化研究中取得的戰略性突破;符合中華文明社會的根本利益,引發了對中國歷史、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的濃厚興趣。」俄羅斯報刊《我們與世界》2008年№12期,2009年№1期連續專文評述。 「俄羅斯漢學家的一個重大貢獻」 這是俄羅斯雜誌《遠東問題》2010年№2期的新近讚譽。 俄羅斯雜誌《哲學問題》2007年№5期早在多年前就強調指出這是「重大成就的研究,對世界漢學卓有成效的貢獻。」。《中國百科大典》得到以上這些及其它數以百計的學術期刊的客觀如實評定。
《中國百科大典》在享有崇高威望的專家學者間,在廣大讀者之間爭先恐後的被迅速傳播,需求與日俱增,現在已經提出了出版發行第二版的問題。
第一卷《哲學》(2006年出版)專門闡述古代到當代中國哲學的歷史。它包括三個部分。前一部分包含專題研究和學術論文,反映中國哲學的主要問題。在辭彙部分介紹了中國哲學的術語、哲學思想、哲學流派、趨勢、學說和思潮,著名中國哲學家人物索引記載。參考部分包括索引,專題分類圖書的書目,不同時代中國的地圖,年表和作者列表與文章列表、基本著作和插圖詳單的主要來源。
第二卷《神話.宗教》專門用來闡明哲學精神、神學思想和宗教神話意識基礎上共同的術語、文字和禮儀。常規部分包含詳細的理論文章和歷史散文,反映了受影響地區的主題。在辭彙部分介紹的基本概念、分類、神話、邪教、儀式、神、神校、課程、典範作品、人名索引介紹。參考部分包括選擇書目,年表索引。
第三卷《文學. 語言和寫作》向讀者介紹豐富的中國文學遺產,中國文學的發展和口頭語言文字特色的豐富特點。本卷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介紹原始社會開始前古典時期的詩歌創作(自遠古到第三世紀)、古典詩歌結束(三 - 十八世紀)的作品與詩歌由清朝(十九 - 二十世紀)開始的新趨勢。第二部分是專門的語言和文字,使讀者了解文學歷史和漢語方言,來源和象形文字書寫的發展、標識、文字功能。在古代中國冠冕堂皇的改革和在亞洲漢語分布區里的語言立法(二十 - 二十一世紀)。文章辭彙和參考部分主要是補充現有漢語文學語言的信息。
第四卷《歷史的思維. 政治和法律的文化》包括從遠古時代直至今天的中國歷史意識形態的發展。常規部分文章給予了時間的歷史概念,論述了關於王朝的概念,朝代的理念,比較了二十世紀歷史思想傳統史學至二十一世紀初的狀況。辭彙部分介紹了基本概念、思想的歷史和政治學派、產物、包括王朝的歷史、法典,人名索引。條文部分大量專門刊載了中國歷史學家的全部作品,對皇帝、著名歷史人物、政黨和國家領導人做專項基本傳記索引。
第五卷《科學. 技術和軍事思想. 衛生保健和教育》涵蓋了科學務實,包括從現代的眼光來看偽科學規範(例如:占星術、煉丹、風水)。這樣理解的科學牢不可破地把該卷與前述之事相結合起來的研究時,「科學學說」融合了哲學和宗教。即科學是與宗教緊密相連的,以往的事實是——這個在獨特的原始組合下中國和西方的科學學建構。常規部分包含詳細的理論文章和歷史的文章。在辭彙部分介紹的基本概念和範疇、學派和趨勢、產物和個性特點。參考的部分包括詳細的索引。
第六卷《藝術》是致力於呈獻中國人民的藝術創造力。開始一般部分對中國藝術和傳統藝術文化歷史的特性論證。向讀者提供獨一無二中式建築,描繪實用裝飾藝術、獨特手工藝的材料。首次披露中國音樂與歷史相互聯繫的特殊性、戲劇和電影。這是一個完善的新程序,是由藝術教授 – 武術教練、茶文化,烹飪法和烹飪藝術構成的。本卷結束時,刊載關於在俄羅斯研究學習中國藝術的論文。由於它的藝術特點采用了中國圖書的插圖,大量選擇了俄羅斯和歐洲圖片藏品。辭彙和參考部分使常規部分內容具體化。
說明:原文是俄羅斯語言,漢語稿是本人翻譯的,同時還有英語稿。
該《指南》為8頁彩印,比B5紙略小。
201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