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蘇聯近衛軍

作者:燕山紅場  於 2014-10-11 06:16 發表於 最熱鬧的華人社交網路--貝殼村

作者分類:俄羅斯信息|通用分類:前塵往事

關鍵詞:近衛軍, 蘇聯










蘇聯近衛軍,一個充滿光榮與榮耀的名字,一面永遠向前的旗幟,一個戰無不勝的英雄群體。蘇聯近衛軍是在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因戰功卓著而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蘇聯武裝力量的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以及由新的技術裝備(如近衛火箭炮兵部隊)和具有豐富戰爭經驗(或原屬近衛部隊的)人員重新組建和補充的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

蘇聯近衛軍 - 軍隊發展

在偉大衛國戰爭時期,為了鼓舞士氣蘇聯紅軍開始授予那些戰功卓著的部隊、艦艇兵團軍團「近衛」稱號。 這真是一個天才般的舉措。一個個榮譽的授與,使蘇聯的軍隊鬥志高揚,團隊精神更形鞏固,戰鬥力也隨之成倍數增長,為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立下了汗馬功勞。1941年9月18日,遵照最高統帥部大本營的決定,為表彰全體人員的集體英雄主義、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和高超的軍事技能,蘇聯國防人民委員部發布第308號命令,將一批立正大功的兵團改名:步兵第100師(師長魯西亞諾夫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1師(後來改編為近衛機械化第1軍)步兵第127師(師長阿基緬科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2師;步兵第153師(師長加根少將)改稱近衛步兵第3師;步兵第161師(師長莫斯克維京上校)改稱近衛步兵第4師。這些兵團在明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城下同德軍進行了殊死搏鬥,並參加了西方面軍和預備隊方面軍在葉利尼亞城下舉行的反突擊。例如,1941年6月26-28日,步兵第100師所屬部隊在明斯克城下戰鬥中重創德軍步兵第35師和第25裝甲師,殲滅其一個步兵團和一個裝甲團、一個半摩托車營,擊毀坦克100餘輛、裝甲車13輛、反坦克炮23門。該師全體軍人在葉利尼亞城下勇敢堅決地進行戰鬥。1941年9月初,該師在第24集團軍突擊集團編成中實施進攻,突破葉利尼亞以北德軍防禦陣地,切斷葉利尼亞-斯摩棱斯克鐵路線,從縱深中包圍了該地的德軍集團。該師堅決果敢的戰鬥行動,對粉碎德軍和收復葉利尼亞具有重大意義。

蘇聯近衛軍的隊伍迅速在偉大衛國戰爭中的血與火中成長起來。1941年9月21日,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師(師長利久科夫上校),9月26日,步兵第107師(師長米羅諾夫上校)、第120師(師長彼得羅夫少將)、第64師(師長格里亞茲諾夫上校)均被授予近衛軍稱號,分別改名為近衛莫斯科摩托化步兵第1師,近衛步兵第5師、第6師、第7師。1941年11月18日,步兵第319師(師長潘菲洛夫少將)因在莫斯科(沃洛科拉姆斯克)保衛戰中表現無比英勇頑強,改為近衛步兵第8師。1941年11月26日,步兵第78師(師長別洛博羅多夫少將)因在莫斯科城下伊斯特拉方向對德軍作戰中連戰皆捷,被改為近衛步兵第9師。坦克兵成為近衛部隊的有坦克第4旅(旅長卡圖科夫上校)被改名為近衛坦克第1旅(1941年11月11日)。該旅在莫斯科保衛戰中,戰功卓著。10月初,該旅在近衛步兵第1軍編成中作戰,向奧廖爾-圖拉方向挺進,在姆岑斯克地域與德軍突擊的坦克集團遭遇。該旅所屬部隊廣泛設伏,數日之內,遏制德軍兩個裝甲師的多次突擊,並在戰鬥中擊毀坦克133輛。

    其後,光榮的近衛軍稱號從單純的陸軍師擴展到各個軍兵種。騎兵在蘇聯近衛軍的戰史上作出了巨大貢獻。1941年11月26日和12月25日,騎兵第2軍(軍長別洛夫少將)、第3軍(軍長多瓦托爾少將)和騎兵第5軍(軍長克留喬金少將)分別改名為近衛騎兵第1軍、第2軍和第3軍。 

炮兵在莫斯科接近地,同德軍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戰鬥。炮兵第440、471、555、274團,反坦克炮兵第289、296、509、760團,這些部隊因在戰鬥中表現出的英雄主義、大無畏精神和高度組織紀律性,而於1942年1月8日亦被授予近衛軍稱號。反坦克炮兵第280團(團長葉夫列緬科少校)是近衛反坦克炮兵第一個團隊。1941年10月,該團配屬步兵第316師,在沃洛科拉姆斯克以南德軍坦克集團進攻方向,組織了堅不可摧的反坦克地域,並於1941年10月25日的戰鬥中,擊毀德軍坦克37輛。1942年1月8日,摩托車第36團和通信兵第12團被改為近衛團。


    1941年12月6日,紅旗殲擊航空兵第29團(團長尤達科夫少校)是近衛航空兵第一個團隊。該團飛行員在戰爭爆發后僅兩個半月時間就擊落敵機47架。同一天,被改稱為近衛航空兵團的還有:殲擊航空兵第526團、第155團和第129團,俯衝轟炸航空兵第31團和強擊航空兵第215團。水魚雷航空兵第1團(多次參加空襲柏林)、紅旗波羅的海艦隊殲擊航空兵第5團、第13團和紅旗北方艦隊混成航空兵第72團,因出色完成各項複雜的戰鬥任務,發揚了英雄主義精神,於1942年1月18日均改為近衛團。1942年4月,被授予近衛軍稱號的艦艇有:「紅色高加索」號巡洋艦(艦長古幸海軍中校),「剛毅」號驅逐艦(艦長列夫琴科海軍大尉),「馬爾季」號佈雷艦(艦長梅謝爾斯基海軍上校),「T-205」號掃雷艦(艦長什克列布季延科海軍上尉),「Д-3」號潛艇(艇長比別耶夫海軍大尉),「M-171」號潛艇(艇長斯塔里科夫海軍大尉),「M-174」號潛艇(艇長葉戈羅夫海軍大尉),「K-22」號潛艇(艇長科捷利尼科夫海軍中校)。1942年6月18日,「紅色克里木」號巡洋艦(艦長祖布科夫海軍上校)改為近衛巡洋艦。

和平時期,前蘇聯對各軍團、兵團、部隊和艦艇不授予近衛軍稱號。但是,為保持戰鬥傳統,原各部隊、艦艇、兵團、軍團的近衛軍稱號,在其撤銷時,可轉授給其他軍團、兵團、部隊和艦艇。近衛軍是一個光榮的稱號,有其一整套榮譽授予體制和載體。根據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決議,凡榮獲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和兵團,均授予近衛軍軍旗。近衛集團軍軍旗旗面由紅色絲綢製成,邊緣裝飾以金色流蘇,尺寸為145x115厘米。正面中央刺繡有直徑60厘米的近衛軍徽章圖案,在其上方為俄文「消滅德國侵略者」(Смерть  захватчикам)口號,下方是部隊的名稱。在旗面的三個邊緣處刺繡有金星、鐮刀和鐵鎚圖案。軍旗的背面,中央為列寧刺繡頭像,其直徑為48x46厘米,上方是「為了我們蘇維埃祖國」 (За на нашу Советскую Родину)標語,下方則是蘇聯的俄文縮寫。軍旗旗杆為木質,長2.5米,直徑4厘米,顏色為深棕色,頂端裝有金屬箍並系有兩條金色飾帶。 其它級別近衛軍部隊的軍旗與近衛集團軍軍旗基本一樣,只是旗面中央的近衛徽章沒有[url=]橡葉[/url]飾,尺寸也縮小為38x50厘米。  

    遵照1942年5月2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的命令,為蘇軍陸軍近衛部隊和兵團的軍人頒發「近衛軍」胸章,而為海軍近衛軍人頒發系有黑豎條橙黃色波紋綬帶的長方形金屬薄板製成的胸章。同時設近衛軍軍人稱號。根據1942年6月19日海軍人民委員部命令,制定海軍近衛軍軍旗。1942年7月31日頒布實行《蘇聯海軍近衛條例》。近衛軍胸章應佩戴於右胸。

    近衛軍在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起了巨大作用。第1、2、3近衛集團軍在會戰中發揚了非凡的英雄主義和勇敢頑強的戰鬥精神。第24、第69、第21、第64、第62、第30和第16集團軍由於在對德軍戰鬥中為祖國屢建戰功,併發揚了集體英雄主義精神與高超的軍事技能,均改為近衛部隊,分別命名為第4、第5、第6、第7、第8、第10和第11近衛集團軍。根據最高統帥部大本營1943年4月16日的指令,沃羅涅日方面軍、西南方面軍、西方方面軍和草原軍區對所屬軍隊中的近衛步兵兵團進行整編,目的在於將其作為最有經驗、戰鬥力最強的兵團加以有效的使用。還有許多坦克軍和機械化軍亦獲得近衛軍稱號。1943年2-3月間,首批成為近衛航空兵師的有:殲擊航空兵第220師(師長烏京上校);強擊航空兵第226師(師長博爾德里欣中校)、第228師(師長科馬羅夫上校)和第243師(師長蘇霍列布里科夫上校);轟炸航空兵第263師(師長多貝什上校)和第272師(師長庫茲涅佐夫上校),以及遠程航空兵第3師(師長尤哈諾夫上校)、第17師(師長洛吉諾夫空軍少將)、第24師(師長沃爾科夫上校)和第222師(帥氏季托夫上校)。紅旗防空航空兵第102師在多次空戰中表現出高超的作戰技能,亦改為近衛航空兵師。   

         1943年,出現了第一批近衛坦克集團軍:2月22日——近衛坦克第4集團軍(首次組建)和近衛坦克第5集團軍,5月14日——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他們在1943年庫爾斯克會戰中不傀是英勇作戰的模範。1944年改為近衛坦克集團軍的還有坦克第1集團軍(4月25日)、坦克第2集團軍(11月20日)、坦克第6集團軍(9月12日)、坦克第4集團軍(1945年3月17日第二次組建)。這些坦克集團軍直到衛國戰爭結束,還保持著自己的番號。 

  1943一1945年多次進攻戰役中,近衛軍團和兵團通常都在決戰方向作戰。蘇聯最高統帥部所使用的近衛坦克集團軍,對在敵防禦縱深中迅速發展戰役勝利起到了極其重大的作用。最高統帥部大本營在1943年4月18日給各方面軍司令員的訓令中要求在進攻中將近衛兵團和軍團務必使用在主要突擊方向突破敵防禦陣地;在防禦中用以實施堅決的反突擊。

1943年6月11日,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對近衛軍作了如下補充規定:近衛軍部隊必須是全軍的表率,……如果近衛部隊在戰爭中出現被殲滅而丟失軍旗、貪生怕死和在戰鬥中潰逃的情況,其指揮人員將被送交軍事法庭,剝奪該部隊的近衛稱號並進行整編。   

    近衛軍各兵團和軍團以輝煌勝利標誌著自己在1944-1945年進攻戰役的戰鬥歷程。近衛軍許多部隊(艦艇)、兵團和軍團在列寧格勒和諾夫哥羅德保衛戰,在收復右岸烏克蘭、克里木半島、白俄羅斯以及進攻東普魯士、維斯瓦-奧得河、柏林和殲滅日本關東軍等重大戰役中,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曾多次受到最高統帥部通令嘉獎,榮獲政府獎賞,並因攻克軍事重鎮而獲得榮譽稱號。按規定,凡榮獲「近衛軍」稱號的部隊將予以加薪,指揮員增加一半,而士兵則上漲一倍。

   到偉大衛國戰爭末期,蘇聯近衛軍已發展成為一支強大的力量。1945年5月9日,蘇聯武裝力量榮獲近衛軍稱號的計有:11個諸兵種合成集團軍和6個坦克集團軍;1個騎兵機械化集群;40個步兵軍、7個騎兵軍、12個坦克軍、9個機械化軍和14個航空兵軍,217個步兵師、9個空降兵師、17個騎兵師、6個炮兵師、53個航空兵師、6個高射炮兵師、7個火箭炮兵師;13個摩托化步兵團、3個空降兵團、66個坦克團、28個機械化團、3個自行火炮團、64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旅、11個殲擊反坦克炮兵旅、40個火箭炮兵旅、6個工程兵旅和1個鐵道兵旅;1個築壘地域;18艘戰鬥艦隻和許多軍(兵)種部隊。

    在和平時期,對蘇軍各軍團、兵團、部隊和艦艇不授予近衛軍稱號。但是,為保持戰鬥傳統,原蘇軍各部隊、艦艇、兵團、軍團的近衛軍稱號,在其建制被撤銷時,可轉授給其他軍團、兵團、部隊和艦艇。所以,在有近衛軍稱號的蘇軍各部隊、艦艇、兵團、軍團服役的所有官兵(包括新戰士),人們會在他們軍服的右胸上看到一枚象徵榮譽的近衛軍證章。

         蘇聯近衛軍 - 經典戰役



01300000200578122386986773985_s.jpg 

蘇聯近衛軍死守斯大林格勒中央火車站

中央火車站是市內交通樞紐,它是通向伏爾加河河岸的主要通道,62集團軍防線也由此穿插而過。那天晚上崔可夫在街頭指揮作戰,發現火車站被德軍佔領后,將集團軍防線一分為二,部隊處於分割圍殲境地。


正焦急時,只見一位個子不高、動作敏捷的戰士迎面走來,崔可夫示意他停下。「報告將軍同志,42團1營1連連長德拉甘上尉正帶領全連去市中心執行任務。」


「那好,我命令你帶領全連佔領這個車站。」「是」,德拉甘接受任務后,迅速拉開隊形,在夜幕中沖向車站方向。


幾分鐘后密集的槍炮聲在車站上空驟然響起。車站周圍的建築物已被德軍控制,他們躲在厚牆和掩體後面,居高臨下,從四面八方射出的密集的槍彈,在蘇軍前進的道路上織成了一道道火網。德拉甘決定避開正面突擊,採用迂迴戰術,抄後路攻佔車站大樓。他將戰士分成若干小組,借著斷壁殘垣,悄悄繞到樓后。然後讓戰士們每人準備好三四枚手榴彈,德拉甘一聲大喊,手榴彈冰雹似地砸了過去。乘著硝煙德拉甘率戰士們沖了進去。


大樓里敵人猝不及防,不知蘇軍底細,倉皇出逃。


就這樣,一連順利地拿下了車站大樓,在德軍進攻的主要方向,築起了一座堅強的堡壘。


然而,這只是一場大血戰的前奏。德軍對車站失守大為驚慌。很快查明佔領車站的蘇軍只有一個連,便調集重兵反撲過來。


16日拂曉,猛烈的槍炮聲重又響起。德軍俯衝轟炸機幾乎挨著對面工廠的煙囪從車站上空呼嘯飛來,瘋狂地掃射,投下了幾百枚炸彈。轟炸之後,炮擊又開始了。大火在車站的大樓里熊熊燃燒,房屋倒塌,連鋼筋都扭曲了,空氣中瀰漫著令人窒息的硝煙。


經過狂轟濫炸,德軍以為車站裡邊的蘇聯人已炸得差不多了,又呼啦啦地擁了上來。等到德軍剛接近車站,從斷壁殘垣的廢墟中飛來了一陣手榴彈和密集的子彈,雙方距離太近了,德國人成了挨打的靶子,一撥撥地倒了下來。


戰鬥持續了一天,車站大樓仍巋然不動。德軍停止了進攻,決定困死他們。全連僅剩19名戰士,德拉甘決心把敵人吸引過來,幫助其他部隊減輕防禦壓力。他們決定在房頂上懸掛起紅旗,讓法西斯分子知道,他們沒有停止戰鬥。沒有紅旗,一位重傷員就脫下血跡斑斑的白襯衣,把它放在正在流血的傷口上染紅了。血染的紅旗飄揚了起來。


德軍開來坦克,準備撞破牆壁消滅他們。反坦克手別爾德舍夫抓起僅有的一支帶3顆子彈的反坦克槍,通過暗道躲到拐角處,準備從正面射擊敵人的坦克。可是很不幸,他還沒來得及佔領陣地,就被德軍的自動槍槍手抓住了。


勇土們看到,別爾德舍夫正指手劃腳地給德國鬼子述說著什麼,德國人聽了他的話后,改變了原來的進攻方向,又重新開始了進攻,而進攻的地段正好在勇士們惟一的一挺重機槍的射界內。很明顯,別爾德舍夫矇騙了敵人。勇士們故意停止了射擊,德國人以為他們沒有子彈了,變得猖狂起來,他們大聲喧嚷著,挺著身子從掩體里走了出來。這時,重機槍突然響了起來。最後一條彈鏈的250發子彈一股腦兒射向敵人。德軍倒下一大片,活著的又驚慌失措地逃回掩體。


很快,勇士們看見,敵人把別爾德舍夫推到瓦礫地上,對他連開數槍。法西斯分子暴怒了,他們拖來大炮對著勇士們防守的房子猛轟。房子倒塌了,勇士們全部被埋在裡面。




高興

感動

同情

搞笑

難過

拍磚

支持
1

鮮花

剛表態過的朋友 (1 人)

評論 (0 個評論)

facelist doodle 塗鴉板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 註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23 15:52

返回頂部